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活的巨变,面对新的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的价值信仰产生了危机.通过对大学生的价值层面的考察,提出加强学习教育、道德教育、金钱观教育和政治教育,重塑大学生价值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2.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活的巨变,面对新的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的价值信仰产生了危机。通过对大学生的价值层面的考察,提出加强学习教育、道德教育、金钱观教育和政治教育,重塑大学生价值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3.
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活的巨变,面对新的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的价值信仰产生了危机。通过对大学生的价值层面的考察,提出加强学习教育、道德教育、金钱观教育和政治教育,重塑大学生价值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4.
胡芳 《前沿》2012,(15):135-137
通过对贵州大学两次实证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从政治信仰、宗教信仰、道德信仰和实用信仰等多方面对当代西部大学生信仰状况及发展特点进行了较为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信仰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生活世界是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实土壤.在生活世界中,大学生的信仰教育面临诸多困境,如何才能重建大学生的信仰,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命运的大问题.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应针对人生信仰、道德信仰、政治信仰等不同层次,进行灵活教育.将大学生信仰教育融入生活世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域.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思想多元化趋势影响下,高校大学生信仰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调研发现,部分大学生信仰不清晰,信仰宗教者亦有存在。笔者从时代的因素、社会的因素、教育的因素等多方面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信仰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文章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性入手,简要介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状: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流是健康积极的,但大学生信仰教育还存在一些困境,如内容脱离现实、方法呆板、环境复杂等。进而提出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路径选择:以求是精神统领信仰教育的全过程,以创新精神构建信仰教育的体系,以实践精神加强信仰教育的环境建设,以发展眼光建设信仰教育队伍。  相似文献   

8.
樊利娟  段靖 《前沿》2012,(21):40-41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承担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目前部分大学生中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价值取向多元且物质化,重现实利益而轻理想信仰,自我意识强,且个性化明显等等.针对以上现象,本文旨在分析原因的同时指出应该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加强网络管理,积极规避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认知的不良影响,同时重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注重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价值教育的积极作用,最终使大学生的价值认知向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从理论意蕴上讲,相对于思辨性方法性的哲学教育和事实性实证化的科学教育而言,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应强调作情感性综合性的信仰教育;就现实效应而言,信仰教育可以缓解大学生政治信 仰迷失、道德信仰迷乱、人格素养迷丧的危机;就当下诉求而言,我们可以构建一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态度-感情-行为”模式,或为确立大学生的信仰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希望之径.  相似文献   

10.
社会环境的变化给大学生带来就业的担忧和恐惧,就业压力成了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信仰心态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深层次原因。就业压力大,信仰心态会差;信仰心态不良,就业压力就大。要从根源上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现实困扰,就必须帮助大学生调整信仰心态,把大学生的职业教育与信仰教育进行耦合,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信仰决定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人的精神面貌。在网络信息时代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大学生呈现出信仰冷漠化风险,突出表现为政治信仰缺失、道德信仰冷漠、法治信仰淡薄等。大学生信仰冷漠既与个体认知、情感与意志等内部因素有关,也与国家、社会、高校等外部因素息息相关。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冷漠风险,既要强化理论武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又要紧扣时代发展,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还要尊重青年主体,激发大学生坚定信仰的内生动力。研究探讨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信仰冷漠化问题,既是当下重要的现实问题,也关乎国家未来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宗教文化热的背景下,大学生如何看待宗教,宗教文化怎样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信仰,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我们通过自制问卷对山东省7所高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进行调研,了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实际情况,分析大学生宗教观及其成因、影响和特点,并提出建议和对策.要在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和宗教政策教育,有针对性地强化科学信仰教育,同时要加强对高校的管理,创造有利于信仰教育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3.
胡喜海 《传承》2014,(11):64-65
全球化视野下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相当重要,面对世界各种文化的相互碰撞,加强大学生以爱国为核心的政治认同教育,既是应对西方强势文化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高校应从信仰教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网络新媒体相结合的维度,积极推进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是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领域改革的目标与方向,它对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不仅体现在教育目标与内容方面,更渗透至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的全过程,为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撑。在依法治国视野中,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应该包括法治信仰的内涵、法律基础知识、法治思维能力和法律规范认识等方面。就方法而言,应该强调从学校教育、社会协同、学生个体自觉践行等三个层面构建立体式的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黄基凤  陈一栋 《传承》2012,(24):26-27,43
当前,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仍然重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通过理论教学彰显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回应现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开展实践教学,锻炼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与运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原因与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统计显示,近年来大学生基督徒人数增长.与普通民众信教历程不同的是,大学生信仰基督教是在遭遇危机、认知探索和人际网络三者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大学生信仰基督教与大学教育的缺失有着某种关系.  相似文献   

17.
程荣晖 《人民论坛》2013,(2):170-171
当代青年的信仰困境主要表现为理想与社会的错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博弈、主流信仰与多元信仰的竞争、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疏离等方面。信仰传承要契合青年人的情感或利益需求,结合物质条件的发展程度、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以及大学生的思维特征等进行阐释和引导,并且要避免过度政治化、功利化、世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18.
魏庆东 《前沿》2012,(21):36-39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情况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中国的未来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代中国的种种遭遇表明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挖掘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当代价值,重塑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大众化,大众化的出路是我们高校大学生信仰问题的出路,是摆在我们面前严峻而紧迫的重大课题,具有理论和现实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选择直接决定着当代大学生主流文化和主导价值的认同、内化与把握。必须现实地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体系,关注大学生理想信仰和价值取向的方式方法,科学地塑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践行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自觉这一主题,生态信仰以生态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核心价值观实效构筑在信仰与文化的互动逻辑上。因此,生态文明视域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在于对生态信仰文化价值的自觉。在当前互联网发展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视野必须拓展和实现网络生态下的实效,构建生态信仰文化价值信息网络;同时,高度重视校园文化核心价值中的大学生生态信仰文化价值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