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杨子潇 《求索》2022,(1):107-116
在农民法律意识的生成机制中,"感知—判断决策—图式形成"是基础性内在结构,农民生活中的法治实践是外在影响因素。通过观察"迎法下乡"遇冷的现象可知,正负面法律信息与农民的"关系性距离",规避风险为目的的"判断标准",和既有图式对新判断结果的"顺应",是影响农民法律意识生成的三个关键性因素。它们联通意识生成的内在结构与外在社会特征,形成了完整的法律意识生成机制。正是因为负面法律信息与农民的"关系性距离"更近,农民对法律的避险功能产生消极判断,法律图式又顺应了这些新判断,导致出现了"迎法下乡"遇冷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当前面对我国乡村内生权威严重式微,法律渐成信仰,权利义务意识被激活,法律转为需求,新型农民纠纷不断涌现,法律成为要求的局面,要从需求视角下反思农村法治路径,认识到"实质"法治比"形式"法治更重要,认识到"治理"模式仍然有其在乡村中存在的经济基础和社会需求,认识到农村与国家的关系是基于存在自身需求的"迎法下乡"。  相似文献   

3.
周志远 《创造》2015,(8):50-53
<正>秋菊的困惑,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国法治进程中,现代法治思想遇到传统乡礼时产生的二难问题。序言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语出《论语·颜渊》当西方法律观念在中国传播,一套普遍合式的现代法律机制在中国建立,当中国的现代化法治进程由变法阶段深入到普法阶段,"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的法治进程具有不同于西方的特点"。借用时下流行语"遇见"来打比方,就是当"送法下乡"遇见乡土社会,当"法  相似文献   

4.
弘扬法治精神,在于每一个人自觉自愿的行动,这也是法治精神的最终要义所在。有法必依,法之必行,建立法治政府是关键。如此,全社会就会像呼吸洁净的空气一样去拥抱法律、敬畏法律。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三位国家领导人都着重强调了"法治"二字。习近平说,"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李克强说,"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政府"。张德江说,要使"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  相似文献   

5.
发展基层民主是我国国家民主建构的重要内容,而如何在构建我国基层民主过程中避免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和"组织派别的内耗"是理论和实践中都不可回避的问题。以个人自愿为基础组成的各种基层团体为研究对象的结社民主理论,可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结社民主理论主张限制国家权力的介入,鼓励群众以结社的方式解决公共产品的供给,通过公民在民主集团中的活动增强美德、积累社会资本,促成国家、社会、个人三者间的良性互动。在我国基层民主建构实践中,可以尝试以下三方面的努力:第一,增强基层民主组织的自治性和服务性;第二,优化基层民主组织的决策结构和行为;第三,鼓励基层群众成立各种小型草根社团组织。  相似文献   

6.
乡村社会法治建设是我国法治工作的重心。乡村社会通过传统的"礼治"来维持社会秩序,而现代社会利用"法治"来维持秩序。"礼治"和"法治"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法治"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而"礼治"却代表了中国传统的管理模式。基层司法行政机构在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既要把握用法律治理社会的大方向,同时也不能忽视"礼"在传统社会中的良性作用,正确处理"法治"和"礼治"之间的关系是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可逾越的步骤。本文以基层司法所为视角,从乡村社会法治建设面临的问题、原因、解决方式出发,分析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在乡村社会的适用问题,从而有效地推动城市、乡村法治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厘清法治的对象问题是当前我国推动全面依法治国面临的紧迫问题。在"法治国"的概念中,"国家"是法治的当然对象,在当代中国全面依法治国提出的国家、政府、社会三大对象中,法治"国家"是关系全局的重中之重。分析"国家"的本质可知,权力是"国家"的真正核心。作为法治对象的"国家",根本任务是将来自于人民的权力经由人民制定的法律实现权力的法治化,即:将权力的设定、赋予、行使、监督等权力运行全过程都纳入法治之下,以法治思维、法治方法、法治程序治理权力及与权力相关的事务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林龙 《浙江人大》2011,(4):19-21
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这是我国民主法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人大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在感叹法治成就来之不易的同时,代表们也清醒地看到,这个法律体系尚处于初级阶段,就目前的法治水平而言,我们距离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旧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法治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经过60多年的风雨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艰苦探索,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完善,中国特色的民主协商不断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深入落实,法冶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逐步健全,全民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在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现代国家建构的角度,对农村妇女组织渗透乡村社会的过程进行了剖析,认为妇女组织是伴随着"政权下乡"和"政党下乡"的过程而萌生的,其成长的路径、特点和形式均体现出浓厚的国家建构色彩,是国家意志作用于乡村妇女的体现。也正因如此,妇女组织在下乡过程中承担的任务亦是动员、组织和吸纳妇女,以适应国家的政治需要为主。  相似文献   

11.
从"送法下乡"到"迎法下乡",乡村法律实践一直是学者关注的议题,但其实践的乡村法律环境及其功能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并对基层治理造成影响。一方面,税费改革与打工经济的兴起,导致乡村社会异质性凸显、乡村社会交往的货币化、村民关系的"原子化"及村干部治权弱化,依托村庄规范形成的传统集体约束力下降,难以仅靠乡村干部的"本土权威"实现纠纷调解,催生了乡村社会的法治土壤;另一方面,矛盾纠纷本身性质的变化,村民行动逻辑由"伦理导向"转为"利益导向",更加追逐"权责利"的量化对等,与村干部的传统治理能力形成错位。这两方面因素致使乡村矛盾纠纷调解越发难以"内部化解",但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行政体制压力下,村干部具有援引法律规则以解决纠纷问题的内在治理需求,因而,法律实践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理资源。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基层法治政府的建构及其可行性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庆悦  胡莎莎 《前沿》2010,(20):78-80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构建法治政府需要立足于基层,从基层政府做起。虽然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导致我国基层法治政府建构出现困境,但是仍然可以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探索中国特色的基层法治政府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保障,中国社会保障法治化建设需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法治化存在诸多问题,最主要的即法治理念与法治实际相脱节,主要表现为"立法先行"理念与"先试点,后立法"的实践相脱节,"依宪治国"理念与"宪法中关于社会保障权表述不明"的事实相脱节,"有法可依"理念与"社会保障法体系不全面"的现实相脱节,"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理念与"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质量不高"的现状相脱节。健全我国社会保障法需要树立"立法先行"理念,明确宪法中的社会保障权,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并提高社会保障立法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从治理到善治:基层政府治理嬗变的现实图景与国家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与善治理论,既是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又是一种先进的现代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基层政府权力运作内卷化突出,要将基层政府善治理论放在国家整合的视角下,动用国家可利用的资源,实现我国基层政府治理目标。在基层政府善治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善治目标与社会结构、财政汲取与国家分配、法制建构与制度保障、民主发育与国家资源四对关系。积极探寻善治的制度平台,转换基层公共政策制定模式,有利于政府公共权力合法性的重构与稳固。  相似文献   

15.
自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迄今已逾15年。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了宪法,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应当是包括了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在内的法治规范。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不可能纯粹地建构于国家法律之上。从法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法的定义和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不应成为判断的绝对依据和标准,而应当结合法作为一种调整和指引人们行为的规范这一本质特征进行理解。党内法规具有明显的政党属性,党内法规在制定过程中具有程序性,党内法规在外在形式上具有特定性。广义的法治是规则之治,服从规则并非意味着只服从国家法律,还要遵循各种符合宪法规范与法治精神的其他法治规范。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有赖于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优势互补,形成法治合力。  相似文献   

17.
国家治理是有效协商与现代民主共同合法性推进的产物,"协商"和"民主"的价值融合是理解国家治理的两个重要侧面,协商治理是一个亟待成长的新公共治理范式。协商议题是衔接国家治理与协商民主的重要载体,协商治理实现了程序民主向参与式民主的过渡。公共精神贯穿于公共议题治理的全过程,对公共精神进行培养有助于强化协商治理价值理念中的公平和责任意识。因此,建构中国特色协商治理的话语体系,必须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确保"协商"在国家治理体系这一政治结构中的稳定性,以制度的科学制定与有效执行作为协商民主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现代国家建构是近代国家建立与发展的基本政治前提。地方国家作为国家在地方层次的完备体现物,其公共管理运作本质上是以现代国家建构为目标的。本文从现代国家建构的两个主要层面——现代科层制发展与社会生长的历程,探讨了地方国家公共管理运作机制。文章认为,以国家能力建设为核心的现代科层体制的成长与“准先发内源型”的市民社会的发展,构成了地方国家公共管理运作的机制,体现着现代国家体制在公共管理运作机制中的建构逻辑。  相似文献   

19.
法治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历史,是无法超越特定的时代和自然环境的。但是,现代的世界是一个整体,法治的普适性与地方性的矛盾就表现为法律的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对立,应在本土之上谋求对普适的吸纳,这个本土即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中国的市民社会离不开国家的监护,只有建立在对国家正确的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对法治的种种建构也许才有发展的余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一系列标志着司法活动由国家领域进入公共领域的"公共法律案件"使得我国法理学研究有了新的标本。揭示这一类案件的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透过司法过程总结我国当代转型时期法律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