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国栋 《中国人大》2012,(22):20-21
从“白富美”“高富帅”到“土肥圆”“厢丝”,从“打酱油”“你out了”到“坑爹”“hold住”,每隔一段时间,网络上都会出现一批热点词汇。不管美丑、不管好坏,这些带有特定意义的词汇在网上传播速度之快、接受人群之广、影响之深远,成为网上一道独特的景观。这种现象正是网络文化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2.
不管秒针指向哪个方向,平安总是那原点,归结于民之所愿:不管怎样“嘀嗒”.责任就如那钟摆,释放着永不停息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名人名亭     
范仲淹与范公亭范公亭在山东益都县外阳河畔。宋代范仲淹曾为青州知府(州治即青州市),居官清廉,遗爱在民,范仲淹建亭醴泉之上,后人称范公亭。 欧阳修与醉翁亭醉翁亭在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相传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命山僧智仙建亭酿泉,以为游憩之所,欧阳修常登饮酒  相似文献   

4.
人们说,一届政协委员,一世政,协情缘。这话一点都不假。在政协这个组织里,不管你是多大的“官”,不管你是多大的“腕”,更不管你是多大的“款”,一律被称之为“委员”。这话更是一点都不假。  相似文献   

5.
黄山石阶     
黄山的石阶,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者,从你入山的头一天起,就指给路径,诚诚恳恳,没有任何的欺诈,民之淳朴,让人感动得血涌汗漓。黄山的石阶是一个纯真的少女,东躲西藏,从这儿把你引进去,又从那儿把你送出来,曲径通幽,落落大方。倘遇山泉潺潺,你可听到那少女咯咯的笑声。黄山自古叫黟山,唐代乃改为黄山,即是说黄山的石是黑色的。欧阳修有言:“黟然黑者为星星。”上黄山便是登天。石阶是黄山的筋脉,有时突兀在峰面,有时隐藏于幽林。有了这筋脉,人们才找到了方向,才能在石阶的牵引下,领略黄山处处风光佳境。从黄山北上,石阶…  相似文献   

6.
《新东方》2005,(10):51-51
孔子的学生子贱有一次奉命担任某地方的官吏。当他到任以后,却时常弹琴自娱,不管政事,可是他所管辖的地方却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兴业旺。这使那位卸任的官吏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每天即使起早摸黑,从早忙到晚,也没有把地方治理好。于是他请教子贱:“为什么你能把该地治理得这么好?”子贱回答说:“你只靠自己的力量去进行,所以十分辛苦;而我却是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7.
如果我们认为“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是不足取的,那么“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就是值得提倡的么?如果有人倾向于认为这个社会的“谎言”是没有底线的,那么“什么都不信”的底线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8.
如何为政、为人、为学,融“三为”一体,挥洒自如,成就事业,造福于民,这是古今领导的一个永恒话题。古往今来,凡能把握“三为”之道者,大都是杰出的领导者。品味经典,纵览历史,领悟领导“三为”之道,可用三句话表述,即为政有止,为人有度,为学有识。  相似文献   

9.
论争论     
“争论”即“各执己见,互相辩论。”(《现代汉语词典》)“执”者,“坚持”之谓。也就是说,在互相辩论的过程中,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谁也驳不倒谁,谁也不信服谁。与人争论是希望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其实,这只是争论双方个人的一厢情愿。事实就是这样。仔细回想你所经历过的争论,不管是你与别人的争论,亦或是你听别人的争论,哪一次争论有人服输?  相似文献   

10.
“部”之由来冯铁金新中国成立之后,“部”是国务院(1954年以前称政务院)直接领导下的行政机关。那么,“部”的由来如何呢?隋朝以前的职官治事机构叫做“曹”。《后汉书·百官志》三记载:东汉尚书分为三公曹、吏曹、二千石曹、民曹.南主客曹、北主客曹。三国两...  相似文献   

11.
李钧 《中国保安》2012,(17):37-39
欧阳修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努力图树立,庶几终有成”,说的是只要你有理想,肯为之努力,就会取得成功。这句话用在山东省济南市振邦保安服务总公司高新分公司四火队孙村片区中队中队长蒋兴岳身上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12.
论退休     
刘援朝 《人大论坛》2010,(10):54-54
到了规定的年龄,该退休的都得退休,不管你当不当官,不管你官有多大,谁也绕不过这座“奈何桥”。 退休是人生的分水岭。退休之后,一切都与从前不一样:生活的环境、生活的节奏、生活的待遇、你与别人的关系、别人与你的关系等等。而且,总体说都不如从前。因此,虽说人人都知道“终究会有这一天”,但在“这一天”还没有到来时,谁也不愿去想它,尤其是官当得越大的人,越不愿去想它,因为“退了”就意味着“休”了。  相似文献   

13.
高剑 《小康》2004,(12):35-37
在古代的政治理念中,基层官员被称为“亲民之官”,是天下治安之关键。尽管在整个金字塔型的政权体系中,“亲民之官”处于最底层。但由于数量庞大,且直接面对民众,对民众的影响最大、最直接,“官贤则民先受其利。官不仁则民先受其苦”。  相似文献   

14.
梅德高 《理论月刊》2003,(11):F002-F002
孟子生当乱世,其时诸侯混战,民不聊生。他清醒地认识到,德治并不简单意味着道德教化,而是首先要施行仁政,以德惠民。孟子认为,以德惠民并不是君主的恩赐行为,而是关系到其统治存亡的治国措施。就君民关系而言,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就政治成败而言,得民心者得天下,“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施行仁政必然得到民心,“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就社会和谐而言,民众拥有基本的生活条件和财产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民众若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根本无法接受治理和教化,“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实施以德惠民的具体措施,一是制民之产,使民众有维持生活的能力,“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二是使民以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三是省刑薄税,“省刑罚,薄税敛”,“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四是善养孤寡,“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  相似文献   

15.
倪春元 《群众》2011,(12):85-85
有关清廉的警训古已有之。宋代吕本中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日清、日慎、日勤。”他指的是为官之要。清代张们行说:“一丝一料,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膏脂。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墩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他算的是为民之德。而曾了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我则视之为洁身之宝。  相似文献   

16.
《江西政报》2007,(11):I0001-I0001
吉州古称庐陵,位于江西省中部,素有“江南望郡”、“吉州福地”、“文章节义之邦”之美誉;吉州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培育出了民族英雄文天祥、大文豪欧阳修、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永乐大典》主编解缙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吉州还是一座红色名城,是通往“革命摇篮”井冈山的天然门户,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并写了“十万工农下吉安”等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17.
打半死     
打半死一人性最贪,富者语之曰:“我白送你一千银子,你与我打死了罢、”其人沉吟良久,曰:“只打我半死,与我五百两如何?”打半死...  相似文献   

18.
小禾:我们想倡导一种精神,喊出一个口号:“让我们时尚起来!”不管你是不是贫穷,不管你是不是爬不起来,除了物质,除了身体的障碍,你还需要一种精神。人活着,要有一个精气神儿,一种向上的精神,朝气蓬勃,不停地向上,向上……  相似文献   

19.
据史载,欧阳修写文章十分认真。一次,他写一篇《醉翁亭记》,开头写滁州四面有山,写了几十个字,觉得不满意,一连改了几次,最后改定时,只剩下“环滁皆山也”。他的妻子见他改得非常辛苦,便劝他不必自讨苦吃。欧阳修却说:“文章不写好,我怕后生讥笑,更怕给后人留下话柄。”(《朱子语类辑略》)欧阳修的这种“怕”显然与我们平常说的“怕”含义不同。坏人面前心虚胆怯、竞争之中畏缩不前……这类“怕”令人不敢恭维。而欧阳修怕的却是文章达不到水准,怕因此贻误后人,留下话柄。他这种“怕”显然不是胆小,而是对自己的文才有清醒…  相似文献   

20.
勤政舟民是为政之要,但是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实践者,人们往往疏于对“勤政为民”本身进行反思。要把握勤政为民,首先要厘清勤政的边界,注意勤政的下限与上限。“勤政”是“疏于政务”与“扰民”的中道,“为民”是爱民、知民与富民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