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古代虽无“悲剧”的概念,却产生了大量的悲剧作品。尽管与西方悲剧迥然有异,但诞生于中国社会文化土壤的古典悲剧有着属于自己民族的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心理。悲剧人物以善良柔弱的女性为主;悲剧情感呈现悲喜交集的中和之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双重结局体现出“团圆之趣”。  相似文献   

2.
王治国 《求索》2014,(9):85-89
民族艺术感性形式的生成往往承载着本民族文化符号的能指性对象意义,以及这种符号在本民族反映和表达世界关系中的象征性与隐喻性表达,即民族艺术的生成与表现总是具有感性形式的概念对象性,与纯粹艺术审美具有不同的特点与规律.席勒“游戏冲动”中的“经验美”,康德“反思判断力”中的“自然的理性的合目的性”的“纯粹美”,黑格尔“感性显现”中的“依存美”,分别从民族艺术文本生成的概念对象性审美、艺术象征表现的概念对象性审美与艺术鉴赏判断的概念对象性审美三个方面,阐明了民族艺术感性形式的审美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3.
刘勰强调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和文艺创作中要保持审美心胸的澄静澹泊,才能进入“神与物游”的状态进行文艺创作;柏拉图则认为创作的源泉来自神的赐予,文艺家一但“神灵凭附”,就会获得神力而陷入迷狂的状态。前者肯定了文艺家后天的才识、修养等理性因素,承认创作的差异性;而后者则从神的理念出发,摒弃审美过程的理性因素,认为文艺家只是神的代言人,审美活动和创作过程与之毫无相干,从而否定文艺家创作的差异性。因此,以“神与物游”为中心的“虚静”说同以“神灵附体”为核心的“迷狂”说构成中西方古代美学的不同体系,体现出不同文化特质中审美方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孙书敏 《前沿》2006,(4):254-256
儒道思想在文化上的对立互补,衍生出中国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动态之美”、“自然之美”以及“意境之美”等独特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5.
统观《诗经》中写到“狐”的九篇诗歌,《诗经》狐意象可以分为原生态的、象征性的和艺术化的三个层面,但三者的关系十分密切。相关诗篇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宗教意识和审美情趣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6.
在市场化过程中,如何防范和治理雇主追求个体资本利润最大化引起的整体工人人力资本“公地悲剧”问题,需要引起政府高度重视。英国市场经济早期的实践证明,完全依靠市场机制,产生了大量的工人人力资本“公地悲剧”现象。其原因之一是工人与雇主之间的产权交易留下了权利“公共领域”,为工人人力资本“公地悲剧”的发生提供了可能;而雇主与工人产权交易中存在的“强权界定产权”规则和雇主的强权地位,使工人人力资本“公地悲剧”由可能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7.
筱剑 《人民公安》2006,(16):34-38
一对年轻夫妻因彼此间各自无法释怀的“心理阴影”,感情渐渐转冷直至破裂,一腔悲凉的妻子向丈夫提出“相约自杀”的建议.竟然得到了丈夫的“积极响应”,在此过程中.两人中只娶有人说一句“软话”.事情就有可能发生根本性的逆转。但“箭在弦上”的夫妻俩为了各自的“尊严”.在沉默对峙中溃出了人间悲剧。  相似文献   

8.
漆器的赤、黑为主的色调极大影响了传统审美观念,黑与赤的色彩组合成为某种约定俗成的象征性中国符号.一直以来,“黑”、“赤”二色在漆器上应用被当做是理所当然的,被认为是原始自觉性的审美色彩选择.分析古代色彩运用中决定色彩使用的因素,从视觉心理、漆器材料、社会习俗三个方面可以揭示黑、赤在我国先秦时期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9.
人体修饰     
姜龙飞 《人民公安》2011,(23):63-63
“人体也许是最早的艺术对象之一”——美国人类学家卡·恩伯夫妇小心翼翼地猜测道。这样的猜测当然不是毫无根据的臆断.人们在选择表现文化的对象时,最简捷的做法,就是把作为自然物的人体抽象化、表意化,为之添加某些象征性的符号.从而使自然的人转化为艺术的审美(以及审丑)的人.  相似文献   

10.
<正> (一) 十年改革开放有如春风化雨,孕育催生众多文艺佳作。从裸露“伤痕”到讴歌“改革”,从冷静“反思”到痴情“寻根”,文学的形神风格应时推移、五彩缤纷:或感伤深沉,或慷慨激越,或崇高壮阔,或委婉朦胧,或呈悲剧美,或显喜剧美。新时期百花争艳的文学发展态势,极大拓展了“极左”黑云所掩盖的审美视野和领域,适应、激活和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人们丰富多样的审美需求,文艺审美的道路在改革开放中愈亦宽阔、活泛。然而,在审美领域多方开拓的态势下,“丑”却以其怪异的外形掩盖着邪恶的内核,在本属于美的领域内顽强  相似文献   

11.
“五四”新文学作家普遍追求的“真” ,构成了“五四”新文学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审美特质 ,正是这种特质推动着新的审美形态的形成。首先是现代悲剧的成型 ;其次是审美视野的转换与拓展、艺术表现手段和体式的更新与丰富、艺术个性的多姿多彩 ;最后是文学语言的变化所带来的中国人感知方式、表述方式和思维方式走向现代走向世界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2.
意象:东方美学的核心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颖  王洪波 《求索》2007,(2):186-188
“意象”是东方美学中的核心范畴,它发源于中国古典美学,同时在东方其他各民族的美学体系中也有具体、深刻的体现。“意象”的美学特征表现为象征性、含蓄性、暗示性、神秘性,这也恰恰是东方民族审美思维方式的鲜明特色。“意象”理论集中体现了东方各民族美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是东方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陈建华 《探索与争鸣》2023,(3):161-176+2+180
22岁的王国维从外省来到上海,随即被推到时代风潮的前线。近代上海五方杂处、包容多元,从中孕生出一种讲求诚信和实利的精神形态,而青年王国维独钟情于“哲学”,他以《教育世界》为基地,广泛引介其所谓“纯粹哲学”,为上海迎来“形而上学”的高光时刻。可以说上海也因为王国维,在诚信和实利的基础上更产生某种超越性的精神。王国维从叔本华转向康德,即希望中国人放眼世界、正视现实,树立科学、理性的世界观,他以哲学为纲,以美育为目标,从思维方式、学术传统、大学学科、美育普及到国民人格等方面建构了一套制度移植的现代性方案。然而,哲学“可信”而不“可爱”,理性与感情始终处于矛盾状态,这是王国维的悲剧所在。沪上十年,青年王国维扮演了输入“理性”之光的角色,然而“理性”却激起他的感情反弹,使他对理性的局限产生警觉,也由此给我们提供了一面反思中国“现代性”的历史之镜。  相似文献   

14.
“民是千江长酹水,一瓢江水一瓢情”,编罢《刘少奇百年祭》,这是留下的最大的感慨。刘少奇的人生悲剧、品德光辉和人民情结,在数尺厚的来信来稿中展露无遗。人民对他的敬仰、理解和感情,使人深深感动,历史才是真正的权威。正像毛泽东的秘书李锐在本书前言中说的:“如同《诗经》、《离骚》,诗文自是用心声铸成的历史,用情感和热血铸成的历史,这是一部千万颗心声吟成的历史……”这本书,每个字都是用“情”浸染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桑建良 《前沿》2006,(11):106-108
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在“风以化人”、“寓美于乐”、“寓教于乐”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其它教育手段不能替代的。在音乐教育和教学中体现审美教育,则既要抓住音乐这种艺术形式的特质和音乐教育教学的规律,更要结合审美教育的特点,把音乐教育和审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审美教育自觉地融入音乐教育中。  相似文献   

16.
涂淑珍 《理论月刊》2006,(8):193-194
“尚中贵和”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古老精华,“中和”教育思想应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培德砺志的重要内容,使处在社会转型发展时期的高校学生,能接受我国儒家传统教育理念“中和”的价值,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王宏甲 《文明大观》2001,(11):47-47
如果用“感谢”二字来表达我对《文明大观》的主编和编辑们的感情是不够的。我在10年前离开福建故乡到北京工作,他们在我离开故乡的10年里,给了我那么多的信任和关照,使我在全国各类期刊中与《文明大观》的联系是最密切的,也使我长期以来得以有机会与故乡人保持着非常珍贵的遥遥沟通。  相似文献   

18.
李清 《前沿》2013,(22):156-158
王国维的悲剧美学思想深受西方的影响.本文着重讨论了西方悲剧美学思想与王国维悲剧美学思想的相通之处,从而了解西方悲剧美学思想对王国维的具体影响.二者诗学理论的相通之处主要有:悲剧的“真”:人生苦痛的诗学;悲剧的“美”:“壮美”说;悲剧的“悲”:悲惨毁灭的大结局.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王国维的悲剧美学思想中西方悲剧美学思想留下的鲜明印痕.  相似文献   

19.
董惠芳 《前沿》2009,(7):191-194
杜夫海纳把审美对象看成“为我们”而存在的“自在”“自为”的“准主体”。他认为“自在”与“自为”在审美对象中可以调和为一种自律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又创造性的赋予审美对象以“准主体”的地位,这样,在审美活动中,作为“准主体”的审美对象与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便形成一种交流和对话的关系。杜夫海纳将审美时象界定为关系性的存在是对传统美学审美对象主客二分存在方式观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20.
杨雨佳  郭鹏 《人民论坛》2014,(1):192-193
审美经验是人与审美对象互相作用,在人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关系中,人的审美潜能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得“艺术”与人发生关系.一个人一旦拥有丰富的审美经验,必然会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世界和人生,并从根本上改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