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彭澎 《湖湘论坛》2012,(4):53-61
经济社会转型期随着市场化发展而日渐觉醒的村民的民主意识、法治理念、权利思维、平等观念的不断增强,使得村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和参与农村社会政治事务,农村现有的基层治理模式和乡村民主政治体制面临着变革和调整的重任。作为农村治理模式和乡村民主政治体制的村民自治,成为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系统的有机构成与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它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发展在不断的进行变革,转型期的新背景要求农村基层治理问题的研究必须构建新的思维与创新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内涵与发展目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市场化带来的经济社会转型客观上推动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变革,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成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发展的象征。农村基层治理的以往分析主要注重治理的政治内容,没有抓住基层群众性自治所揭示的基层治理的法治方向,没有紧扣农村社会法治建设的时代场景,忽视和缺乏对基层治理自身法治内涵的深刻探讨和深度挖掘。基层治理模式的创新和变革具有鲜明的法治内涵和法治特性。法治化的基层治理既需要对农村基层的经济政治资源进行整理和组合,更需要在法治理念的指引下进行基层治理制度的调整和革新。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具有丰富的制度内涵和明确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大视野     
村民自治的概念 何泽中在《法学评论(武汉)》2001年第1期撰文提出,村民自治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综合概念。一、村民自治是自治理念性概念。主要体现在自由理念、民主理念、权利理念三个方面。自由理念是权利理念的根据和基础,民主理念是权利理念的保证,权利理念是自由理念和民主理念在自治理念领域的具体化。二、村民自治是制度性概念。村民自治是一种基层制度概念,是农村基层政治制度、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农村社会管理制度、农民组织制度概念。三、村民自治是基层治理模式概念。其特点是国家对农村治理由直接转为间接;广大…  相似文献   

4.
探索构建“三会村治”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德华 《群众》2010,(4):71-72
<正>如何扩大和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连云港正积极探索村民议事会、村民委员会、村民监事会"三会"村务治理新机制。这是农村扩大基层民主和提高农村治理水平的一个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贯彻实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伴随着这一历史进程处于变革中的村级治理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调整,"村民自治"已无法适应和容纳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了,其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和农村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促使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由"村民自治"向"居民自治"转型,加上县乡基层政权的行政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两者相结合推动了新型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初步形成。这种新型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既能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在新的发展条件下对基层民主政治变革所提出的要求,又能满足国家政权有效地控制和改造农村社会的需要,并由此重塑了基层政权与自治乡村的关系,形成了以"服务—监督"为核心的新型"乡—村"关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农村社区治理面临着新的问题。农村社区治理主体缺失、经济利益分化严重、村民自治能力培育不足、不良选举文化频繁入侵等问题广泛存在,严重干扰了农村社区村民自治的开展,损害了农村社区村民的合法权益,危害着农村社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山东省日照市作为全国唯一的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在农村社区组织架构、管理形式和目标追求上实现了"三破三立",创新基层民主形式,推动基层民主进步,实现了农村社区的文明自治和稳定发展。当前推进农村社区治理,需要维护村民自治权利的主体地位,确保村民自治权利有充分的实现路径;需要厘清农村社区的自治任务与服务功能,以创新精神推动农村社区治理工作格局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上官酒瑞 《前进》2005,(5):37-38
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实践是实现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实践形式,作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力量,村民自治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民的政治社会化,而且在逐步改造和变革着农村社会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9.
村委直选、村民自治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村委直选与村民自治为主的农村治理模式改革推动着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党在农村基层执政能力的提高,直接关系着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直接关系着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村民自治制度和农村党组织领导方式调适》是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前期成果。王国琳教授认为,村民自治制度是适合中国农村发展现状和农民政治承受力的基层民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工程,它与共产党的执政本质所决定的国家政权民主建设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文章指出,村民自治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对党的领导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积极探索村委会直选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基层协商民主成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的路径之一,这也是农村居民真正当家作主的体现。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只有积极发挥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的联合作用,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协商制度,才能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经历了自治组织体系化、基层民主规范化、民主建设纵深化、乡村治理现代化等四个发展阶段,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和法律体系,保障了亿万农民直接行使民主的权利,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道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推动基层民主法制化建设,突出农民主体地位,顺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改革创新,是我国村民自治历史发展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3.
李学才  孙银梅 《传承》2011,(8):40-41,48
拉票问题在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果拉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它将会成为我国基层民主选举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和谐农村建设的障碍和困境。因此,加强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拉票问题研究,探析其成因,寻找更有效的解决对策,对完善基层民主选举,改善乡村治理,推进村民自治,构建和谐农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诸多进展,突出表现在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上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中国绝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农民们从缺少民主基因的传统中走出来,参与村民自治活动,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及民主监督。农村基层民主在中国的意义非同一般,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让农民当家作主,实施村民自治,就是中国最大的民主。草根民主的发展,普遍增强了人们的民主意识,提高了参政议政的能力,在农村民主实践中,基层民众发挥了主体性作用,形成了诸多宝贵的经验,他们越来越强烈地期盼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这对中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无疑是巨大的推动力。分析和总结30年来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经验成果,对今后农村基层民主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新中国成立以来,从计划经济时期的“政社合一”,到改革开放后“党建引领”与“村民自治”的协同推进,再到十八大以来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创新,农村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不断进行着协调互动。农村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互动关系的变迁实质上是“党治农村”模式的实践变迁,它们围绕农村“土地产权”的变化,实现了农村工作理念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之适应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在逐步向前推进。我省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经过十年的探索,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格局已初步形成,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1978年,我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搞起了“大包干”,引发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秩序的一系列变革。农民群众不再满足只拥有经济自主权,还要求改革上层建筑,拥有政治自主权。在这种情况下,1983年至1984年在全省农村普遍建立了村民委员会这种群…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扩大基层民主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江泽民同志从我国实际出发 ,把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突破口 ,这是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伟大创新。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时候 ,深刻理解和坚决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  村民自治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是与联产承包责任制相伴随的一项重大政治改革,是宪法规定的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形式。在村民自治条件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与作用,关系到村民自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在农村基础的巩固。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的时候认真研究这个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与作用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村民自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自治制”思想在我国的创造性实践,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领导和支持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重要组织…  相似文献   

19.
基层民主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内容之一。近年来 ,在温州地区屡屡发生的村民罢免村干部事件 ,引起了对如何建设农村基层民主的议论。本文就这一现象分析了村民罢“官”对农村民主建设的积极意义和村民罢“官”的原因 ,并从村民罢“官”这一现象看我国目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同时就如何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0.
陈浩天 《桂海论丛》2011,27(5):54-58
村民自治是贯穿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逻辑。首先,公共政策制定是村民自治的运行基础,村民自治为公共政策执行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其次,农村经济发展与基层民主运行互为因果,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结构变迁并有助于民主价值观的形成。再次,公共政策执行与政治参与的适应程度是决定农村政治稳定的关键诱因,其不仅推动了民主的发育成长,而且维持了整个基层农村经济的繁荣,为民主的发育提供充分的空间,保障了基层政府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