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利用抽样调查资料,对“流动”与“留守”子女亲子关系进行了比较与分析.从总体上看,两类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是正常的和良好的,从两类家庭亲子关系的比较来看,“流动子女”亲子关系要比“留守子女”亲子关系和谐.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对两类子女亲子关系起作用的多数变量在影响性质和程度上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说两类子女亲子关系影响因素的相似性多于相异生.  相似文献   

2.
几种特殊家庭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丧偶家庭、离异家庭、留守家庭、主干家庭、流动家庭、无威家庭和病态家庭都会对于女的社会化进程造成不良的影响,增大其子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流动好?留守好?——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于实证调查数据对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过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智育社会化与生活社会化方面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身心健康、知识面广度方面流动儿童优于留守儿童,在人际关系方面留守儿童优于流动儿童,总体社会化结果上流动儿童优于留守儿童。这意味着农民工子女选择流动更理想,更能够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家庭“386199”问题不容忽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淑济 《小康》2006,(4):17-17
人口流动使农村家庭承载的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的功能开始弱化,婚姻、情感生活面临新的挑战,也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从概念来说,流动人口子女不仅包括流入城市的流动儿童,而且,也应该包括留底在乡村的"留守儿童".因此,讨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也相应需要从这两个方面着眼.作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是整个社会而不仅是流动人口子女的家长要对这个问题负责.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留守子女成长障碍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工留守子女问题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而凸现出来的新问题。农民工留守子女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主要表现为:体制政策障碍、心理需求障碍、社会环境障碍、家庭教育障碍等。消除农民工留守子女成长障碍,必须加快体制创新、推进素质教育、强化保障机制、倡导人文关怀,为农民工留守子女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帅庆 《青年探索》2008,(3):15-19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对劳动力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人口流动呈现“家庭化”趋势,而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从流动人口的家庭文化视角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博涵  博彦 《前沿》2012,(19):134-137
在我国城乡之间,每天流动着上亿农民,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于城市的各个角落.而在这些农民工身后,有着数量庞大且不断增加的数千万未成年子女.与农民工问题相连最为紧密的一个焦点就是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解决不好将影响几代人的整体素质.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农民工家庭的走访,了解了目前呼和浩特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并找出了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民工家庭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较大规模问卷抽样调查的结果,对农民工子女流动还是留守的选择进行分析.本项研究发现,八成农民工在进城过程中,选择将子女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将子女带进城的只占两成左右.农民工自身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以及在城市的适应状况对子女的教育选择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公共政策转型的社会背景下,经济因素和外来工家庭因素是影响其子女在城乡之间进行就读选择的重要原因.外来工子女在城市就读的制度方面的"硬性壁垒"已经转化为经济支出的"软性壁垒",外来工子女进入城市上学的成本是留守在农村的两到三倍,进入城市的外来工子女比留守在农村老家更容易失学.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6,(4)
正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已经成为家庭的常规模式,《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显示,20%的家庭已经成为流动家庭。"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关注"三留人口"。在坚持共享发展的框架下,如何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主流的结论认为流动与留守家庭在学业成就、心理健康,人格发展方面都存在非常严重的、不可逆转的问题。但流动/留守是一个不断变  相似文献   

12.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这深刻揭示了家庭建设的重要性,揭示了家庭建设与子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河北省广平县坚持把“代理妈妈”活动作为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组织引领“代理妈妈”们不仅在经济上、物质上资助特困家庭子女完成学业,而且在思想教育和行为养成方面履行一个母亲、一个家长的职责,弥补“留守儿童”因家庭原因而造成的缺憾和心灵创伤,  相似文献   

14.
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及其影响因素是一个被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运用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采用分组比较的相对分布法和回归估计法,比较了流动儿童和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的期望、目标、投入、内容、方式和执行者等方面的差异,回归估计了流动儿童和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的差异并分析了导致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观行为没有明显的差别,但他们的家庭教育内容、教育投入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影响流动儿童和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差异的因素包括家长教育程度、家庭结构、家庭收入、家庭子女数量和居住环境。文章最后提出通过立法构筑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以及消除儿童家庭背景特征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有近1.5亿的农民在外务工,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超过5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子女处在义务教育年龄段的约为2000万,其中超过1000万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协调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学需求理论的框架内分析我国子女的家庭需求得出,尽管收入的持续增长会导致用于子女的支出增加,但子女质量的收入弹性大于数量的收入弹性,加上养育子女的成本持续上涨,以及养育子女的预期效用呈下降趋势,最后导致家庭对子女的需求下降.这是最近十几年来我国人口生育率加速下降的经济学原因.  相似文献   

17.
家庭道德教育行为偏差与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是子女成才的源头。家庭教育是个非常古老的话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把“齐家”作为“治国”的重要前提条件。家庭具有重要的教育职能,家庭教育、家庭道德状况如何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发挥家长的主导作用,已成为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一、家庭教育偏差种种1.家长对子女包办代替。由于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以及传统的家庭观念,子女“成龙”、“成凤”是家长的共同心愿。他们对子女的期望值往往过高,急于求成思想严重,很多家长对子女的生活、学习包办…  相似文献   

18.
刘玉梅 《前沿》2005,(2):81-82
离异家庭子女由于家庭破碎这种人为因素的出现, 极易造成他们动机与目标无法实现与满足的挫折情境。挫折情境的产生, 对挫折耐受力较强的离异家庭子女来说, 一般能忍受挫折的打击而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心理平衡, 而对于那些挫折容忍力较弱或极差的离异家庭子女来说, 则会被挫折情境所困扰, 从而使自身人格变态与心理失衡。离异家庭子女得到同伴间的支持越多心理问题就越少。  相似文献   

19.
半流动家庭中留守妇女的家庭和婚姻状况探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大量农民从农村到城镇的流动冲击着农村传统的家庭模式,使广大农村出现了许多新的家庭模式,如半流动家庭等。由于我国传统的性别分工和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半流动家庭中很大一部分是主妇留守家庭。留守妇女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家庭角色转变、夫妻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婚姻情感维系的脆化等。面对这些问题,留守妇女应及时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人口流动到户籍地以外时把其未成年子女留在户籍地而形成的,是指与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总数已超过20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8%,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