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在不同的文化视阈内,由于各国家各民族发展的历史不同,各自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语义等存在很大的差别,跨文化中的文化冲突就不可避免。思维方式与文化有着密切关联,它体现在民族文化的各个领域,不同的思维方式将造就不同的民族文化。当然。在理解文本时,"前见"的介入,也会使文化融合中的文化误读成为可能。为了避免跨文化交流中异质文化的冲撞,确保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我们应该强化文化移情和注重文本翻译的适当形式,这是跨文化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系.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就是以其文化特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的。我理解文化有大文化与小文化的概念之分。小文化的概念应与知识同义,概念再放大一些是指精神文化的内容,包括科学理论、教育、文艺、道德、宗教等人类总体精神生活领域。大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应该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等。从这个意义理解,就等于与人类有关的一切都可以划人文化的范畴。人类从野蛮进入文明的过程中,文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贯穿始终,所有问题都可以归为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汤飞宇 《求索》2014,(7):74-78
艺术是人类对于外在世界的一种心灵化构成和想象性观念成果,即人类以“美”的方式反映与表达自身世界的一种文化生成,体现和反映人类对自然和世界的理解方式和表达观念。艺术作为一个民族反映世界的文化符号,承裁着一个民族自身“调适环境”的思维观念与情感态度,并且这种符号化的创造性构成总是在具体的世界关系表达中,延伸与丰富其隐喻替代与象征表达意义。民族文化的不同存在直接影响与决定着艺术的符号生成方式与象征表达方式,并体现和反映着民族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成果,人们正是通过一个民族的传统艺术来认识民族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4.
马凤龙 《长白学刊》2009,(4):159-159
和谐社会是人类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们为之不懈追求的方向。那么,在这个美好的社会中各民族的心理素质会发生什么变化?换言之,各民族要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才能与这美好的社会相匹配?笔者认为,和谐社会民族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和谐文化,在民族心理素质中只有具备和谐文化要素才能与和谐社会相匹配。  相似文献   

5.
对话何时开始,语词的意义就何时开始。文本话题何处开始,哲学阐释学的语言问题就在何处出现。谁进行理解,谁就已经进入了一种事件(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之中,意义是或总是通过事件完成自我主张的。意义发生在语言事件之中,或发生在对话得以发生的空间中。每一个语词,作为一个瞬间的事件,通过回应和召唤,与和它相关联的未说之言(沉默)共舞。所有人类言说都是有限的,其中隐藏了需要解释和揭示的无限意义。现象学家梅洛-庞蒂认为,意义起源于存在的结构性振荡,而哲学阐释学家加达默尔认为,意义起源于言语的虚拟性和表达的无限可能性。他们关于意义发生的相关论述,对理解文本与世界、文本与读者及文本与历史—空间的结构性关系,以及把握文化翻译如何在语言中实现其诗学的、历史的、民族的“存在性投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6.
追求和谐——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自身灵与肉在内的“和谐四重奏”,是人类发展中重要的、并具有恒久性的课题。当然,人类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文化环境中,有完全不同的表现并形成不同的文化特殊性。也就是说,只要有地域的差异,有民族的差异,就会存在文化上的差异,当然这差异更主要的是在于传承意脉与文化内涵方面;同样,只要是时代在变化,就会导致文化上的变化,文学艺术上的变化,而这变化引起的差异在本民族、本地域作历时性的比较即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7.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又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文化现象。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形象思维,是表达人类本性和欲望的隐喻产生的重要原因。隐喻作为人类进行思维、认知的一种方式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共性特征,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又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民族性。人们对隐喻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目的与文化的理解与把握。因此,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必须将文化教学提高到应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陈亚颦  马黎 《思想战线》2008,34(1):13-16
从环境感知行为的视角研究傣族地域文化系统,有助于我们把宏观地域环境置于人类的主观意识知觉中,进而理解西双版纳傣族地域景观不再是自在情景,而是可供傣族阅读的文本,傣族按照特定的阐释方式行动,形成生态节制行为,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傣族整体人类生态系统景观.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得西双版纳傣族环境感知意识的第一手资料,并用模糊集数学评价方法对环境感知意识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如果人为地去破坏这一法则,人类就会等于是破坏自己未来的生存空间.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生计方式.这就是,在多样性的生态环境里产生了不同文化选择的文明起源多元中心的原因.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时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民族文化的保护是维护民族利益的根本,一个民族只有不丧失自己的文化,才会在未来社会中拥有自己的生存资本和发展空间.本文从国际法、民族习惯法、党和国家民族正策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云南少数民族故事片以异文化观众和本民族观众的文本读解与意义选择来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异文化观众倾向于将电影文本当做梦幻性质的虚构文本,选择其娱乐性、审美性的意义,以满足在现实世界被压制的欲望.本民族观众则倾向于进行参照性解读,主要参照自己民族的现实文化来判断文本内容的真实性,并对文本中一些不真实的内容予以宽容和接受.二者力量的悬殊导致了传统的消失和传统的发明,这也是在传媒和旅游背景下,在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同质化的大趋势面前同一个问题矛盾的两面.异文化观众与本民族观众的解读及其意义选择是交错互动的两轮.云南少数民族故事片文本的构建要能够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之间达成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11.
曹国新 《思想战线》2005,31(2):123-127
在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认识架构内,旅游文化资本由其他类型的资本转换而来,可以区分为旅游文化能力、旅游文化产品和旅游文化制度三种形式.旅游文化资本的存在揭示了旅游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其中隐含的权力动力学.旅游文化资本在某些条件下是人的社会竞争的有效资源,旅游活动只是社会区隔这一人的社会存在的本质目标的手段之一,社会区隔是旅游活动的文化社会学本质.  相似文献   

12.
论历史重审的意义--一种历史观向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与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存在方式的同位语,两者互为对象性而存在着并在其相互作用中互相创造.历史重审是发生在历史活动过程之中体现着创造历史的主观能动作用的人的感性活动.它既体现着人们以当代实践为基点从事历史活动的历史态度,又是人们在理解历史活动的同时经受着历史活动本身检验的过程中获得的历史评判的主观尺度.  相似文献   

13.
如果仅是阅读两岸官方的文书与代表性谈话,就来定论“一国两制”在台湾存续的问题,可能会产生误判.一个模式是否适用,影响最大的因素不是当局,反而是民意.如何检验“一国两制”价值的标准,本文特从台湾历年来对是否接受“一国两制”的民调结果,进行数字与问卷内容的深入分析,希望了解:1.从民调数字分析“一国两制”对台湾的适用性;2.剖析怎样从民调数字观察“一国两制”是否在台湾存在有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柯倩婷 《妇女研究论丛》2021,(2):97-107,128
放在文类承传、文化生产、阅读与接受的动态过程之中去考察,可以发现,霸道总裁文作为言情小说的亚文类,放大了金钱、冷酷男主、温顺女主的特征。金钱至上的观念通过男主的消费来炫耀,又通过女主的节俭美德来平衡。借助这些符码,女性再度被想象为两性关系中的弱者、受害者和受虐者。通过访谈发现,读者既承认深受霸道总裁文性别不平等观念的影响,又认为随着成长和阅读经验的丰富可以抛弃其负面影响。她们在寻求休闲娱乐、认识爱情、建立个人私密空间的过程中遇到了流行的霸道总裁文,发展出"歪读"、结果导向阅读和抵抗阅读,体现了读者诠释霸道总裁文的多样化策略和一定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5.
文化安全:一个关乎国家存亡的现实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金齐 《思想战线》2006,32(1):69-76
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文化安全是一个关乎国家存亡的现实问题。文化安全主要是指对文化主体生存权利、生存方式、文化成果及其价值核心的承认、理解和保护,是对人类文化生存、发展和进步状态程度和水平的一种反映。在资本的全球扩张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是全球化的中心,其文化霸权和在意识形态上的战略使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6.
论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分重要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引起重视、提高认识、科学管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思想包含三个维度:人是自然存在物、类存在物、社会存在物。马克思主张通过从对宗教的批判上升到对现实世界的批判,条件成熟时进行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人的本质复归。马克思关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思想在当代对人的本质复归的途径、过程以及如何看待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复归的关系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林彦虎 《桂海论丛》2012,(4):116-120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先需要达到文化自觉。要达到文化自觉,贵在科学应用相关方法论;把握文化自觉内在物质实践规律,厘清文化自觉内在方法论的两大层次是科学应用相关方法论的前提和基础;实现文化价值,从文化自觉的理论方法论视野出发,不仅需要注重跨学科和跨文化的研究,而且需要辩证的思维与视野以及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有机结合。从文化自觉的实践方法论视野出发,既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原则,也要注重把握时代脉搏,增强中华文化辐射力,更要做到文化融合科技促进创新。  相似文献   

19.
杨春风 《桂海论丛》2004,20(1):86-88
文化深深地蕴涵在小康社会的总体内容当中 ,文化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意识 ,坚持综合创新的文化原则 ,处理好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关系 ,同时要避免重经济轻文化、重宣传轻建设、重短期轻长远、重设施轻素质、重事业轻产业等错误做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英语能力培养中的阅读能力入手,分析论述了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培养运用文化背景知识阅读及整体阅读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技巧及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