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静  宋辉 《人民论坛》2010,(1):112-113
老子从"道"出发来阐述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即统治者要依"道"行事,为政以德,清静无为,顺民心,合民意;社会和谐的核心是公平正义,要废苛政、减民负;人们处事要"执中"、"适度"、"贵柔";国家之间也要和平相处。这些思想既有积极进步的意义,也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李程 《人民论坛》2012,(35):198-199
和谐是科学发展观得以实现的前提,也是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老子《道德经》中就有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老子认为,和谐社会主要取决于执政者。如果执政者能具有"道"的品质,实现无为而治,并能得到百姓信赖和拥护,那么社会就必然走向和谐。老子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公平正义作为人类社会亘古不衰的主题,符合人类共有的价值观和道德要求。公平正义思想与和谐社会存在很大的共通性,目前我国在政治、经济、法制、文化、教育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公现象,要努力发挥公平正义思想的作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基础、制度保障、精神力量,为人们提供一个公平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6,(4)
老子的《道德经》虽非长篇大论,但其思想涵盖哲学、政治、军事、管理和文化等多个领域,如同一部百科全书。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它,往往可以得到不同的收获。从老子"为而不争"的思想观点入手,分析人类社会所存在的一些矛盾的缘由,探讨其在处理这些矛盾时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公平正义作为人类社会亘古不衰的主题,符合人类共有的价值观和道德要求。公平正义思想与和谐社会存在很大的共通性,目前我国在政治、经济、法制、文化、教育等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公现象,要努力发挥公平正义思想的作用,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基础、制度保障、精神力量,为人们提供一个公平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从古至今,公平正义与功利二者关系的问题一直是学界的争论焦点,到了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合理处理二者关系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公平正义与功利的关系在儒家理论视域中即义利关系,南宋时期儒家义利思想趋于成熟,出现了以朱熹为代表的"融利于义"义务论义利思想与以叶适为代表的"成利致义"功利主义义利思想两大思潮,二者围绕着义与利何者更具优先性的问题展开了激烈论辩。以此义利之辩为思想进路,可为公平正义与功利二者关系的现代诠释提供来自中国智慧的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7.
徐同来 《传承》2010,(24):150-151
孔子、老子作为儒、道两大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的思想对我国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和老子皆论述了"道"这一概念,并且孔、老之"道"最后是发展到了殊途同归的境地。  相似文献   

8.
孔子创建了以"仁礼合一"为核心内容的德育框架,老子提出知足不争、少私寡欲、柔弱守雌的教育理论。孔子与老子既塑造了圣人理想人格,在道德教育内容的具体建构方面,亦开创出不同的发展路向。深入挖掘以孔子、老子为代表的儒道两家德育思想,追寻可亲可敬的人格榜样,开拓与道合一、守道同德的理想之境,传承创新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追求的理想人格价值目标,对于今天坚定并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更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与条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根本上需要人的公平正义美德。这既要依靠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与文化,又要依靠公平正义的教育,以培养这种文明的德性。培育公平正义美德在当代中国社会是十分必要与迫切的,推进公平正义制度、文化与教育建设,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是培育公平正义美德,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没、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际公平正义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国际公平正义理论、中国"天下大同"的传统思想与当今世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等一系列关于进一步实现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新理念新观点,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为世界各国解决国和国之间的矛盾争端、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中国方案,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公平正义理念和公正合理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东方》2006,(10):26-26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脉源和道家思想的精髓,老子的《道德经》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为当下的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诸多伦理与实践准则。深入剖析老子的政治伦理思想,秉持"道法自然"的核心法则,谨记"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涵育"虚静无执"的超然境界,张扬"贵身重生"的生命关怀,运用"柔弱不争"的为政艺术,养成"少私寡欲"的为政德操,实施"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治政方略,等等都是当下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在诉求。  相似文献   

14.
《老子》法律思想的本质就是"道",而其"道法"思想具体又通过"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表现出来。老子认为,道是"法"的来源:一方面"法"使"道"有了社会性,可以在社会中发挥它的作用;另一方面"道"也为现实中的"法"提供了合理性的根据。总之,道是法的本质,法是道的外在表现和形式,在社会实践中,道正是通过法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问题的重要创新性理论成果,蕴含了丰富的社会学意蕴。在行动逻辑上,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基本向度,以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人的全面发展为实践内容,以实施"基本满足需要战略"为基本路径。这一行动逻辑主要依据于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社会运行的根本原则、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具体的历史规定性内容,反映了新时代满足需要的实现程度,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付莉萍 《创造》2021,29(6):29-33
社会发展规律揭示,当一个社会处于危机和转型时期,其思想文化领域愈发会呈现"百家争鸣"的景象,学术思想异常活跃.正如,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轴心时代"①,在充满社会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古印度、古希腊,不分东西地域几乎同一历史时期,社会思想文化异彩纷呈,伟大的思想家林立交织: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孔子、老子,庄子、孟子、亚里士多德等,各种思潮在各自的国度里同台竞技,大浪淘沙,各自形成了影响世界的文化中心和文明模式.  相似文献   

17.
<正>张连珍主持11月2日上午,省政协举行第49期"名人名家讲座",省政协主席张连珍主持并讲话。讲座中,当代著名作家、国家文化部原部长王蒙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讲座引经据典、分析深刻、阐述精妙,给人启迪和帮助。张连珍在主持讲话时说,老子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的思想内涵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至医学等诸多方面,思想玄奥精深、义理博大、影响深远。我们一要继承弘扬老子独特的辩证  相似文献   

18.
张天本 《传承》2009,(10):72-73
老子的军事哲学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遗产。老子以后的兵家从老子思想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古代兵学文化。老子的战争理念带有和平主义的理想化特征,寄希望于统治者加强个人修养,少私寡欲、实行无为、守柔、谦下来消除战争的根源,使百姓安居乐业,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针对公安工作作了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蕴含着深邃的思想要义,是进一步明确公安工作定位的重要着力点。以实现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这就指出了如何认识公平正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是在制度调节下社会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协调状态,以公平正义为核心构建社会基本制度,协调社会利益冲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公平正义制度的认定和施为,首先关涉判定公平正义制度的方法论。马克思制度伦理以生活实践作为制度伦理内容的客观依据,以生存实践为基础,用立足无产阶级的、面向人类整体的自主性"自由"和非奴役性"平等"表征制度的正义,以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自由、平等权利表征制度公平,为我们立足经济基础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提供了方法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