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什么现在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技术工人严重短缺?就是因为我们的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比例失调了。”在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王超斌委员告诉记者。他说:“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不能互相替代。大学工科培养的是搞设计的工程师,而技术院校培养的是技工,是实施生产的。建设创新型国家也不能光培养工程师啊!再好的工程师,你设计出来的图纸没人去制造,想法实现不了,怎么办?比如德国,它是一个资源不怎么丰富的国家,但人家有奔驰、宝马。在现代制造行业,不仅需要设计师,更需要优秀的技术工人。在德国、日本等国家,很多高…  相似文献   

2.
《思想工作》2005,(2):15-15
呼伦贝尔虽然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砺炼,但经济总量小、工业实力弱、产业水平低的现状,仍然是难解的隐痛。同样的外部环境,为什么先进地区敢做的事情我们不敢做?为什么先进地区能办的事情我们办不了?为什么在先进地区能行得通的我们这里就行不通?决策层三个有力的躬身自问,引起全市上下的思索。  相似文献   

3.
黄炎 《人民公安》2014,(13):58-62
<正>船坚炮利,是清末有志之士对西方最真切的感受。以李鸿章、张之洞为首的改革派发起洋务运动,就是想发展中国自己的现代军工产业。而最让他们心仪的,是德国军工制造业老大克虏伯工厂。除了大量购买克虏伯的武器之外,李鸿章还派段祺瑞到克虏伯实习了半年。克虏伯工厂究竟是个怎样的企业?何来"德意志的利剑"之称?科技与战争的互补关系又是如何在一战中得以体现的?  相似文献   

4.
一篇新闻报道能否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注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会不会"讲故事"。对同样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为什么有些记者写得枯燥无味,有些记者却写得引人入胜?主要是因为有些记者会讲故事,擅于利用戏剧性的情景抓住受众的注意力。一、记者为什么要会"讲故事"美国记者威廉·布隆戴尔说过:"我们理应是故事的讲述者和事实的提供者。当我们不能完成这个职责时,就不会有人读我们写的文章。"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钢更是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焦点式消息的结构是"聚集于独  相似文献   

5.
德国德国职业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19世纪德国田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就是得益于职业技术教育,在二战后重新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职业技术教育被视为"经济发展的柱石"和"民族存亡的基础"。德国的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中级人才和技术工人,这被认为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特色是:重视立法,依法施教。二战后的冷战时期,德国仍执行1938年制订的《学校义务法》,实施8年制的全日制国民教党和3年(或2年)双重职业教育。这是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所在。德国1959年订了《关于改组和统一公学…  相似文献   

6.
秦俊勇  孙博 《小康》2004,(2):12-13
12月17日,上午10点,临沂市市委门口有人在市委大门口集会。你们为什么在这集会?我们是化工厂的工人,工厂已经破产了四五年,我们有3年没有发工资了。医疗保险、劳保、社会保障金都没有,我们要吃饭。今年上半年工厂拍卖了,拍了3300万,但是政府只给我们1060万,我们不答应,我们要政府解决我们的安置问题,还我们欠发的工资。  相似文献   

7.
张謇和黄炎培是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两位先驱人物.张謇怀着"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宏愿,在家乡南通"办实业、兴教育、举公益",取得了卓越成就,惠泽时人与后代.黄炎培则创始了中国近代的职业教育事业.并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这两位教育家亦师亦友,曾长期在教育界共事,面临的是同样的社会状况.比较他们在教育思想上的异同,发掘他们凸显各自特点的宝贵经验,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历史,对于我们思考和解决当前我国现实存在的教育问题也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8.
12月17日,上午10点,临沂市市委门口有人在市委大门口集会。问:你们为什么在这集会?答:我们是化工厂的工人,工厂已经破产了四五年,我们有3年没有发工资了。医疗保险、劳保、社会保障金都没有,我们要吃饭。今年上半年工厂拍卖了,拍了3300万,但是政府只给我们1060万,我们不答应,我们要政府解决我们的安置问题,还我们欠发的工资。  相似文献   

9.
责任与快乐     
正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深重的忧患意识,使我们始终对参政议政不敢掉以轻心,甚至有些沉重。1938年,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现代著名诗人艾青写下了《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中国知识分子、民主党派成员为什么感觉沉重、忧患,是因为参政党成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如何既能完成使命,又能够发现、创造并让更多人感染快乐呢?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同样没有结论,只有感悟和体验。  相似文献   

10.
周宇 《理论月刊》2008,(1):149-151
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性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辩证吸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精华及其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成功经验,对丰富我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实践内涵,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刚刚颁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明确提出,"到2020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基本得到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8年就实施了,为什么没有很好地得到落实?为什么还要再等7年?深入分析发现,大致有3个层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文化大革命"组成部分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为什么会在1966年底由毛泽东亲自发动起来呢?这是我们今天反思"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应该弄清楚的一个问题.一、直接的社会原因是为了解决当时红卫兵运动所造成的全国动乱的局面和积压在校的"老三届"毕业生的就业出路问题.1968年9月7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联合发表社论,传达了毛泽东关于建立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大批判,清理阶级队伍,工厂进行斗、批、改的指示.反映了毛泽东试图通过"斗、批、改"达到"天下大治"的设想.但事实上,当时全国动乱的局面已相当严重,红卫  相似文献   

13.
法律制度在各级政府公职人员心中处于什么地位?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尊崇与信仰?人民群众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如何?他们承认法律法规的权威地位吗?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实现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反映出我国的法治建设的程度和水平. 目前从上述问题的追问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政府各级公职人员还普遍缺乏法律信仰,宪法和法律的崇高地位还没有在他们心中树立起来,还没有形成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习惯,在社会生活中也还没有形成法治社会的氛围.对全国大众来说,同样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对法律制度的认同度不高,通过法律来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的遵纪守法的习惯也没有形成.从上下两方面看,我国的法治建设还任重而道远. 翻开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廉政史,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一个触目惊心的现象:那些纷纷落马的各级官员都是熟知我国政策法规的人,为什么知法犯法?为什么法律法规只对下级和百姓起作用?为什么不能实现在法律面前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人人平等?要回答这些问题可以用一句话就够了:他们缺乏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4.
法史学界一般都认为中华法系的源头是"刑始于兵",然而西方上古社会时期也同样是部落、城邦战争不断且非常残酷,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是"刑始于兵"呢?其实,中西方法律的不同源头应主要在两者完全不同的部落权力结构之中,应该是中国上古社会的一权制政治体制导致中华法系以"刑法"为主体.  相似文献   

15.
正德意志不是个"喜新厌旧"的民族,德国人喜欢有经历的东西,有历史记忆的东西,有文化记忆的东西。德国人生产的圆珠笔摔在地上10多次,捡起来依然可以用。德国建造的居民住房120年也不会倒,就是被战火摧毁了,德国人也一定要按原样将其重建起来。有一张关于德国建筑物的照片,名叫"不变的德国",展现的是二战以后德国人修的房子,完全是巴洛克时代和洛可可时代的风格。为什么?二战结束后,德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成了一片废墟,那些古老的房子基本  相似文献   

16.
2012年11月21日,全省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推进会在丽江市召开,与会代表分别到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的丽江火车客运站片区、玉龙县一中、丽江翔鹭旅游开发项目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为什么全省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推进会的现场考察点在玉龙县设有三个点呢?为此,我们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  相似文献   

17.
一、为什么要制订"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几年来,工厂企业在安全卫生工作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劳动条件有了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  相似文献   

18.
深秋德国行     
我们不知道,德国最漂亮的季节是在什么时候。但我们知道,德国的深秋之行,不仅提供了视觉上的盛宴,还经历了心灵上的洗礼。德国的深秋,深在何处?甫抵德国,扑入我们眼帘的是,流金溢彩的红叶、黄叶,构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秋意图。中国自古就有"山无红树不经秋"一说。其实,看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16,(10)
正德国双轨制培训打下过硬基本功职业教育被认为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德国的职业教育采取双轨制,由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合作开展。初中毕业生到企业当学徒,每月大部分时间边干边学,一小部分时间到政府资助的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德国,每两个就业者就有一个参与过职业培训。德国1/5的企业都参与到这种共同培养模式里。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NGO的研究仅仅关注宏观的制度空间或中观的社会资源等组织与外部互动层面,鲜有深入到组织内部关注微观的个体成员尤其是其心理认知与组织间的关系。在个体层面上为什么广大青年会参与无偿的志愿服务,在组织层面上为什么草根NGO之间的组织绩效迥异,在整合层面上是什么协调个体与组织的目标一致?通过运用"自我认同——社会认同——组织认同"理论和对广州市30家草根NGO的526名青年成员的调查,且以构建组织认同"前因——中介——结果——控制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来探求以上研究问题,并总结"公域"范畴的草根NGO与"私域"企业组织认同方面的异同,为此建议草根NGO应加强个体和组织特征建设以提高组织认同与组织绩效,共同推进志愿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