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潘海燕 《前进》2023,(1):40-42
<正>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造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制造强国”,作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省委书记蓝佛安特别指出,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筋骨,制造业主导型经济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强调要猛攻制造业,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全球供应链可能将面临新一轮震荡和重组,我国制造业供应链也受到明显的冲击。当前中国供应链开始进入竞争优势提升期,供应链发展正面临全球资金回流、供应商本土化、产业链升级、数字化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疫情危机后加快推动中国制造企业供应链发展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高度重视逆全球化影响,对制造业供应链进行长期系统布局;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深度提升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能力;加强区域经济全面合作,加强制造业供应链全球布局;高度重视供应链安全建设,提升制造企业供应链弹性。  相似文献   

3.
制造业智能化的盲目性有可能造成延缓制造强国建设进程、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削弱智能制造产业生态自主可控能力等不良后果。为此,应提高对制造业智能化的认知水平,明确目标导向、夯实发展基础,系统协同推进;政府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有序推进制造智能化进程;注重打造智能制造产业标杆和示范企业,发挥典型企业的示范引领效应;在系统推进基础上加快突破制造业智能化的一些关键环节,从根本上消除盲目智能化风险。  相似文献   

4.
马里兵 《群众》2007,(9):37-38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以加工工业为主体的现代制造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承接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主要区域。就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特别是工业化水平来看,现实的选项既包括发展现代服务业,也同时包括提升产业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我们必须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统筹考虑和安排好制造业发展,当前重点是要妥善处理好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5.
《政策瞭望》2018,(7):43-4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5月,省政府印发“富民强省十大行动计划”之《浙江省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2年)》,对消费品制造、原材料制造、机械装备及零部件制造三大领域的优势产业如何全面升级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机械装备及零部件制造领域以汽车零部件、低压电气。  相似文献   

6.
《世纪行》2021,(1)
正湖北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湖北制造"已成为"中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湖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任务很重。建议:一、加大科研投入,优化创新要素配置和创新空间布局。通过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工程和产业园区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中非公企业、民营企业快速成长。对于制造业产业结构中的短板,  相似文献   

7.
课题组 《前沿》2006,(5):32-36
在落实中央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可以借鉴产业集群战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有效促进地区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使其真正成为支柱产业,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包头市提出了在2007年装备制造业要实现300亿元产值的具体目标,即装备制造业到2007年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的贡献率要达到27.3%,使其成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包头市的装备制造业近二十年来,通过合资和引进技术,在原有常规兵器制造的基础上,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重型汽车、工程机械、铁路车辆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雏形。但近期装备制造业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还较小,离支柱产业还有相当差距。文章从产业集群一般概念出发,联系国际和国内产业集群的发展概况,尤其针对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状况作了一般性的描述,重点指出包头市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唐晓燕 《求索》2011,(1):28-30
研究我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必须考虑产业技术差距对产业市场需求的影响,考虑产业市场需求变化对市场集中度及产业创新的反作用。本文拟利用制造业上下游对研发投入需求博弈及下游企业适宜技术引入对制造产业技术创新市场约束来分析技术引进对整个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认为,制造产业下游需求的转移将促使东道国制造产业企业技术的升级。这种技术升级水平由研发投入来决定,而研发投入水平又由制造产业需求及其市场结构来确定。所以制造产业下游需求及市场结构对制造产业研发投入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将促成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正>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中国制造2025》指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为此,必须把握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趋势,深入分析我国制造业现状、面临的困境,探索寻找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战略路径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制造业迅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制造的多是高消耗、低附加值产品,处于技术链和价值链的低端,必须转变制造业发展模式。为此,要着重发展微型系统制造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和省耗绿色制造技术等现代制造技术,促使制造业向技术链高端延伸;要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产品、装备、工艺流程和产业组织,促使传统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拓展;要通过发挥现有优势,分类培育,形成具有不同特点和要求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促使制造业获取集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范式,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融合对于正面临着严重资源和环境约束亟待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国制造”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发展范式。通过对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过程价值链分析,揭示出两大产业的融合过程实际上就是两大产业的价值链重组过程。在此基础上,将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产业融合方式分为价值链纵向延伸、价值链横向拓展、价值链活动虚拟及价值网式融合四种类型,以百丽为例,对其从传统制造业转型为服务企业的产业融合化发展路径进行了剖析,以期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世界制造业正逐步向我国转移,顺义区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使其具备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工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条件;同时,顺义汽车制造、电子通讯、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已经建立起较为密切的产业配套协作体系,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仍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当前和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顺义要继续发挥既有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探索产业集聚的有效途径,继续壮大提升传统产业集群,努力培育新兴产业集群,为建设首都现代制造业基地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全球掀起了新一轮制造强国的竞争热潮,我国的制造业依然表现为"大而不强"的特征,若要在新的国际环境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走制造强国之路,这就要求把握好以下五大关系: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关系,宏观政策环境与制造强国战略的关系,经济结构调整与制造业竞争能力提升的关系,产能过剩与创新驱动的关系,以及"一带一路"跨境合作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变"辽宁制造"为"辽宁创造",既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辽宁省由装备制造业大省向强省转变的要求,更是贯彻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郭永海  从海燕  王春霞 《群众》2018,(14):28-29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制造业集群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区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制造业集群化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江苏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各类开发区、特色产业基地(集群)等为载体的集群化发展格局,有力支撑了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6.
《政策瞭望》2009,(8):38-38
浙江省最近出台《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拟通过杭州装备制造业等21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抱团"打造数十家千亿级的产业集群,为"浙江制造"提供转型升级新样本。  相似文献   

17.
保持制造业的一定比重是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必要条件,也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重大问题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比重存在下降过快问题,制约了我国经济效率和竞争力提升,助推了生产要素"脱实向虚",加剧了"产业空心化"风险,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不利于抢占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对此,"十四五"期间我国制造业比重应保持在28%—32%的区间,同时还应注重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注重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不同区域之间制造业比重应体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下降低我国制造业增值税税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造2025》实施以来,我国制造强国建设已取得不少成效,但当前增值税改革滞后于制造强国建设步伐,成为制造业塑造核心竞争力、提升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的阻力。基于当前国内外最新经济形势,降低我国增值税税率,毋庸置疑将有助于优化增值税税制结构,释放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深化我国税制改革,有利于制造业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助力我国制造业抢滩国际市场,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加速推动赶超跨越式大发展。借助可计算的一般均衡CGE模型模拟增值税税率变动对GDP及制造业税收负担等方面的冲击,综合评判CGE模型情景模拟结果来看,降低我国制造业增值税税率措施宜多维并举:一是单刀直入式:降低适用税率;二是关联调节式:下调关联税率;三是辅助调节式:减税清费;四是公平调节式:加大财税优惠;五是收入调节式:完善地方税体系。  相似文献   

19.
高技术跨国公司的进入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收益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兵 《岭南学刊》2003,(6):72-75
高技术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后对我国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影响:我国的高科技产业的规模在得以迅速扩大的同时,由于主要是在高技术产业的制造和装配环节得到发展,使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反而具有了“低技术”特征;高技术产业收益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我国的高技术产业收益率出现低于普通制造业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比分析海峡两岸制造业服务化现状,研究其互补特征,对于进一步加强两岸产业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法,用经济体制造业出口中所内含的服务行业增加值比重来衡量制造业服务化,可对1995—2018年海峡两岸制造业服务化现状与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发现如下:(1)台湾整体制造业服务化水平高于祖国大陆,但大陆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提升较为迅速,台湾却有明显退步,两岸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均落后于发达经济体。(2)大陆运输仓储、金融保险等中低端服务化水平高于台湾,而科学技术、信息通信等高端服务化水平以及批发零售服务化水平则低于台湾。(3)台湾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对岛外服务要素的依赖性较大。(4)大陆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发展较为滞后,台湾在此方面领先于大陆。未来两岸应进一步推动形成双方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优势互补布局,在深化两岸经济融合的同时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