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2016年12月7日,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推进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会上,浙江、江西、广东、陕西等省民政厅救灾处长作典型发言,介绍本省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工作措施和进展。社会组织代表介绍了参与救灾工作的典型案例、专业能力、优势项目和主要做法。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殷本杰、杨晓东,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余强,以及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救灾处处长,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招商局慈善基金会、浙江公羊会公益救援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12月15—16日,广东省民政厅在佛山市举办全省减灾救灾业务培训班,就贯彻实施《广东省民政厅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的实施意见》、自然灾害救助实务概论进行专题授课,参训人员就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和应急避护场所建设、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灾情统计报送、自然灾害救助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组座谈。此外培训班还邀请了佛山市菠萝救援中心负责人介绍社会力量参与灾害救援的情况。广东省民政厅副厅长陈奇、佛山市民政局局长张敏良参加培训班开班式并作讲话,各地级以上市民政局分管副局长和救灾科(处长)、部分县级民政局分管副局长以及省救灾物资储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2月12日,为贯彻落实《民政部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指导意见》《广东省社会力量参与救灾促进条例》,引导社会力量在各级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协调和指导下,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有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广东省民政厅出台《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明确了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重点内容和支持方式以及保障措施,还提出在2017—2019年,省市县三级将分别通过制定政策、构建机制、搭建平台,加快推进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10月10日,为引导社会力量依法、有序参与救灾工作,海南省民政厅正式印发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实施意见。该意见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关注和支持参与救灾工作的社会组织成长,将其纳入各级各类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服务平台。该意见强调,要完善社会参与保障机制,通过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保障救灾工作优先权、健全补助补偿机制等措施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该意见的出台为海南省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之后,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救灾力量不断涌现出来。他们积极参与救灾,将公益看作延续生命的力量,将滴水之力汇入爱的海洋。然而社会力量参与救灾需要秩序,需要支持和引导,否则爱心的拥堵与浪费,终将寒了整个社会热切的心。顺势而为,民政部出台了《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指导意见》,地方也进行着各方面的积极探索,一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协调联动、共同应对"的救灾工作格局正在形成,社会力量参与救灾也将走上有序、规范、高效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在统筹社会力量、形成救灾合力上作了一些探索,这些探索在抗击2014年"威马逊"超强台风等重特大灾害、支援云南鲁甸地震救灾工作以及日常减灾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章立制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2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在南宁举办减灾救灾业务培训班,各设区市民政局分管领导和救灾科长,各县(市、区)民政局分管领导参加了培训。广西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韦力行出席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培训班开设了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社区综合减灾和避灾安置场所建设等课程,并邀请浙江、广东、广西三省区民政厅救灾处负责同志作了专题授课。培训期间,学员们围绕"十三五"时期如何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提升民政减灾救灾能力、社区减灾创新发展、支持和引导社会  相似文献   

8.
<正>11月9日,民政部救灾司在江西南昌召开《救灾捐赠款物统计制度》修订工作会暨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推进会。救灾司副司长杨晓东主持会议,21个省级民政部门和深圳市民政局救灾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讨论了《救灾捐赠款物统计制度(修订稿)》,北京、吉林、安徽等8省市介绍了今年以来推进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采取的措施、存在的困难问题。与会代表还就下一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做好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进行了  相似文献   

9.
大力开展救灾捐赠推动救灾工作社会化进程李吉忠(山东省民政厅)近几年我省连续遭受干旱、洪涝等多种自然灾害,救灾任务十分繁重。为切实把救灾工作做好,我们在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和兄弟省市援助的同时,努力拓宽救灾资金来源渠道,广泛发动、组织协调社会力量,开展了形...  相似文献   

10.
正9月20日,贵州省民政厅印发《贵州省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了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总体要求、参与范围以及支持引导措施和监督管理规范等。《办法》要求,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政策体系,搭建服务平台,强化信息导向,做好宣传引导。具体要做到:一是建立协调服务平台;二是建立社会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安徽省民政厅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深入推进全省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具有重要意义。《实施意见》提出了完善政策支持、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培育防灾减灾救灾社会力量、建立"三社联动+防灾减灾救灾模式"、探索推进智慧灾害治理、积极探索整合防灾减灾救灾社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各类社会救援力量发展迅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救灾行动,但由于缺乏可操作性的准则,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2015年10月8日,民政部印发《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主要任务是完善政策体系,搭建服务平台,加大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3.
正9月21日,西安市民政局联合西安市财政局印发《西安市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首次规定了西安市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的工作原则、基本条件、参与范围、申报方式、确认登记等内容,还明确规定"鼓励社会力量自发组建具有一定减灾救灾技能、能够长期稳定参与减灾救灾工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对减灾救灾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如何有效利用国内的社会力量参与灾害治理,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已经成为我国应对灾害特别是重大灾害的一项紧迫任务,这也是当前加强社会治理、保障民生急需解决的现实热点问题。近日,民政部下发了《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进行了总体规划。这是个里程碑式的文件,如能得  相似文献   

15.
论减灾救灾中的社会联动参与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力量参与是减灾救灾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尽管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优势互补、协同配合的减灾救灾格局,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应在转变减灾救灾观念的同时加快配套制度建设,构建社会联动参与机制,在减灾救灾中实现社会力量全过程参与,打造自救、互救、公救相结合的减灾救灾网络,即建立政府居中指挥协调,以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为神经,一点动,全线动的全社会联动参与的减灾救灾机制。  相似文献   

16.
<正>"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是我国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和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也是促进社会治理、维护公共安全的题中之义。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引导下,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灾的专业性、组织性和协同性在不断增强,并走出国门,在国际减灾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江西省遭遇新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造成全省796万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06亿元。江西省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救灾改革创新,着力构建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互联互补、协同高效的新模式。主要做法是:一是推动三个率先,着力建机制搭平台。率先推动制度设计,出台《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深圳市民政局充分发挥本市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和社会组织发达的优势,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要求,积极搭建平台、建立机制,加强与社会组织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项目合作,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减灾救灾新格局。尤其是在"12·20"光明特别重大滑坡事故善后处置工作中,深圳市科学统筹协调民间救援组织、社工、义工等社会力量参与救援救助工作,较好地彰显了社会力量参与灾害救援救助的作用,为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正>6月22日至7月8日,湖南遭遇近年来历时最长、范围最广、雨量最多、强度最大的降雨过程,引发特大洪涝灾害。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全省紧急启动救灾应急响应,切实发挥减灾委职能作用,组织协调各部门和地方政府救灾,建立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救灾信息数据库,积极向社会发出信息指引和工作倡议,动员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抗洪救灾。  相似文献   

20.
近日,山东省济宁市民政局出台《2006年防汛救灾应急预案》,对全市防汛救灾工作做出具体安排部署,以确保安全度汛,及时救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