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玲 《前沿》2009,(4):146-149
人民调解作为我国重要的民事纠纷解决方式之一,近些年存在着弱化的现象,这其中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也有制度性原因,人民调解本身在新时期的定位不清晰也导致其发展缓慢。重振人民调解需要从扩大人民调解的影响入手,坚定其“民间性”、完善相关制度,并注意在农村和城市的不同侧重点。  相似文献   

2.
刘旸 《传承》2007,(8):99-101
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很有中国民族文化传统和特色的民主法律制度,是新时期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最好的方式之一。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向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现行的人民调解制度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这使得我国人民调解工作出现了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必须做到为人民调解工作提供资金保障,转变思路,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的建设,制定明确的人民调解工作程序,明确调解协议的效力。  相似文献   

3.
委托人民调解是公安机关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借助社会力量调解处理因民间纠纷引发的轻微违法案件,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新举措。公安机关要深入研究委托人民调解的功能定位、适用范围和法律效力,不断发展与完善委托人民调解制度,释放公安行政调解功能,发挥人民调解的独特优势,着力构建大调解格局。  相似文献   

4.
卢燕 《人民论坛》2014,(11):103-105
乡村人民调解在灵活、便捷化解民间纠纷的同时,全面、深入地参与乡村事务,是乡村治理中最活跃的元素之一.但是,受社会组织、村民素质、资源供给的制约,乡村人民调解的社会功能并未完全实现.当前,乡村人民调解存在吸引力式微、形式化倾向和评价机制矛盾的问题.应基于乡村社会的现实和需要,在适度承认城、乡人民调解差异前提下,逐步改进并有效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稳定与和谐是中国走向法治现代化的标志,人民调解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长期以来,人民调解制度的不健全以及与诉讼机制的脱节,导致人民调解未能充分发挥社会效能,其司法资源也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故此,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探索人民调解与诉讼机制的有效衔接形式--司法ADR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法制社会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6.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解决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法律制度,在中国现代法治社会中,人民调解制度也应与时俱进进行改革。本文分析了人民调解制度在新时期存在、发展的理论基础,评述了人民调解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现代法制条件下如何建构完善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搞活政策引起社会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起人们传统观念的变革 ,民事流转加快 ,经济活动频繁引起民间纠纷增加 ,基层人民法院审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人民调解很有必要。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现代社会的各种观念都在更新 ,传统的人民调解制度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并受到传统观念的不断冲击 ,必须以现代观念指导人民调解 ,使人民调解工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何真 《人民论坛》2013,(2):152-153
四川省人民调解工作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调解经费保障不力、调解员队伍结构尚待优化、调解协议的公信力有待提高,调解手段的创新性有待提升等现实问题。因此应准确定位人民调解工作性质,在"大调解"工作体系构建中确保人民调解的自主性和多元化,建立合理的经费保障机制,动员与培育各种社会力量参与人民调解工作。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人民调解体现了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主法治状况,有助于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传统的人民调解机制赖以发展的社会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使农村人民调解的作用有所减弱.对此,我们要坚定农村人民调解的理念,提高人民调解员的素质,在村民自治的框架下重塑农村人民调解的权威.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颇具中国特色的民主法律制度,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最好方式之一。当前我国的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对人民调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现行的人民调解制度仍存在着一些缺陷,在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必须进一步明确人民调解组织的定位,注重组织建设,提高人民调解员队伍的素质,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程序,明确调解协议的效力,从而使我国的人民调解工作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人民调解制度作为"东方经验",在转型期中国纠纷解决、社会治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作为群众自治、自理的重要体现,而广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人民调解制度的研究也非常繁荣,通过学术梳理,发现当前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应用对策研究,尽管也有部分学者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进行了跨学科交叉研究,但研究内容整体上不足以解释和满足社会转型期的人民调解实践。以《人民调解法》的出台为背景,详细论述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人民调解制度的理论发展,有助于对此进行反思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吴德成 《人民论坛》2012,(23):20-21
人民调解由传统社会民间调解演化而来,二者在文化传统、制度基础、功能定位、个体权利保护、运行机制等方面均有巨大差异,相比而言,人民调解制度有其重大创新。正确认识这些差异及创新,有利于排除民间调解的某些不良传统对人民调解的侵扰,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制度在化解矛盾、平息纷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民调解制度是传统中国社会纠纷化解的一种重要机制,也是中国法律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以往人民调解制度的社会基础和作用、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这一制度出现了合法性危机.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在市场经济和陌生人社会中重塑人民调解的合法性,是一个时代性难题.深圳市的实践探索表明,拓展调解领域、创新调解载体、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以及推进人民调解的规范化、专业化是新时期重新激活人民调解制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委托人民调解是公安部门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借助社会力量调处因民间纠纷引发的轻微违法案件的客观需要,是公安部门积极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创新举措。探索委托人民调解制度的功能定位、适用范围、程序规范、法律效力等问题,对不断发展与完善委托人民调解制度,释放公安行政效能,发挥人民调解独特优势,构建大调解格局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村纠纷的人民调解机制完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人民论坛》2012,(14):44-45
针对新时期的农村纠纷,该文重点探讨了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人民调解制度,具体分析了新时期农村纠纷的特点和人民调解在解决农村纠纷中的优越性,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分析了当前人民调解机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农村社会背景提出了完善人民调解机制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易清 《湖湘论坛》2009,22(1):89-91
谢觉哉人民调解思想形成于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期,发展于建国初期,是我们党和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其内容涉及到人民调解的意义、方法、方式、依据、误区以及调解与审判的关系等。研究谢觉哉人民调解思想,对今天我国人民调解的实践及其立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剖析了人民调解制度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现实运行情况,指出人民调解未能有效发挥作用的原因,宏观上是由于社会转型导致藏区社会发生了变化,微观上源于部分人民调解员的能力未完全发挥,进而提出新时期藏区基层纠纷解决中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人民调解亟须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树立调解优先、理性治理和现代治理的理念,确立人民调解在社会治理大格局中的应有地位,充分发挥出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根本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调解制度,因其具有简易迅捷的解纷方式,能够吸纳国民个别合意的规范集合以及一个具有反思性和柔韧性的社会控制结构,被认为可以较好地适应转型、变动期的社会需要。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主要组织载体和最重要的实践样式,考察其生产与流变的逻辑,探明其成长预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人民调解委员会发展分期为基本的论述结构,分别阐明各阶段人民调解这一制度在行政场域、社会场域、司法场域、进而在政治场域中的位置及变动;而正是不同场域的话语系统、知识体系以及权威类别,表明了人民调解组织生产及变迁的动力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历史悠久,在中国法制建设中有着其独特的功能和地位,对纠纷解决以至于社会治理影响深远,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民调解的作用出现了明显下降。目前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没有对人民调解的对象——民间纠纷作出明确界定,因此对民间纠纷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人民调解法的顺利实施,而且有助于防止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司法机构相互推诿案件,对保护公民权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