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宪法的原则精神和规范体系作为我国税法发展的根本性决定因素,应当切实地反映在税收法律的实践活动之中,税法合宪性要求税法的制定和实施与宪法规范及其体现的宪政精神相一致。税法的合宪性可以体现为多个层面,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分为税收主体法的舍宪性、税收行为法的合宪性。税收实体法的合宪性、税收程序法的合宪性。税收立法的合宪性和税收执法的合宪性。  相似文献   

2.
税收优先权是否及于税收滞纳金的争论显示了税法与破产法的理念分歧,对于该问题的讨论应从二者理念融合的视角展开。在明确税收滞纳金性质是行政执行罚的基础上,引入课税特区理论,确定破产法可以对税法在实体和程序上进行适当的调适,衔接税法量能课税原则与破产法利益平衡原则,实现破产法与税法之间理念融合、规则互认。因此,以理念融合为视阈,税收优先权不及于税收滞纳金;在具体的破产清偿顺位上,税收滞纳金应置于普通破产债权之后。  相似文献   

3.
我国税收法制在经济转型期虽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表现是税收立法权限尚未理顺,需要按市场经济规则进行调整。税收立法权主要包括税法的制定和颁布、税法的解释、税种的开征与停征、税目的增减与税率的调整,减税、免税与加税的确定等方面的权力。税收立  相似文献   

4.
税收补充债务制度,对于我国现行税法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而纵观其他国家和地区,税收补充债务制度得到了高度重视.把债的观念引入到税收法律关系之中,不仅合乎法理,也是税法自身不断完善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税收补充债务制度,正是建立在税收债法理论基础之上,对税收债务承担方式的一项特殊规定,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保障税收债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1991年10月,香港国际展望出版社推出由湖南省税务干部学校吴长云先生主编的《中国税法原理》一书,这是一部规范税法理论的专著。 将税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进行研究和教学,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70年代中期,日本也正式承认其独立学科的地位。吴先生认为,中国税法作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存在,是随着国家的形成、税收的出现而产生、发展起来的。然而在我国长期税收立法实践过程中,尚未有人对税法从理论上加以规范。 吴先生认为,经济性和行政性是税法的两大基本特征。税法的经济性特征,指税法所调整的税的征纳关系,是一种再生产过程中的分配关  相似文献   

6.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和监督手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此要高度重视,支持和加强税收工作。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和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整顿税收秩序,加强税收管理,坚持以法治税,切实保障国家财政收入。为此,特作如下决定:一、严格执行国家税法,认真清理整顿减税免税。国家税法必须统一,税权不能分散,统一税法的原则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而不能有任何动摇和变通。任何地区、部门和个人都无权变更国家税法,不得乱开减税免税的口子。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所做的减免税规定,都要逐项审查。凡违反税法规定和超越权限的,要立即纠正;在管理权限以内减  相似文献   

7.
何小王 《求索》2012,(5):250-251,73
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收非过错行为,现行税法中欠缺全面规定,而只规定了因税务机关责任造成未缴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有权在三年内追征税款,不予加收滞纳金。由于税务机关通常不愿主动承认自身责任,以致该条款形同虚设。本文认为,对于税收非过错行为,不应给予行政处罚,也不应加收滞纳金,税法中应当承认税收非过错行为的客观性和多样性,完整规定对税收非过错行为的补税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优化税法品质,应成为税法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战略布局上,要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建构纳税人公平负担的税法体系,强化保障纳税人最低生存权,加强纳税人财产权保障,多措并举营造各方利益平衡格局,助力税法品质优化。  相似文献   

9.
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作为税收三个特性一直是中国税收学研究和实践的起点,鲜有反驳之,被作为先验的真理为多数人所接受,且有国外的经验相佐证。税收三性映射的税公法、税权力法主导着税法学的研究和实践路径,使征税机关和纳税人失衡的权力、义务在法律层面上确立下来,且固定之。我国税法基础理论,尤其是纳税人意识提升研究,亟需在税收特性上深化认识,并注重税收学和税法学的协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税务征收主体的理财模式,既是一种探索,一项改革,又是一项制度创新。征收分局作为税收征管执法部门,直接面对广大纳税人,几年来,历经风雨磨砺,已赫然呈现丰硕成果。一、组织收入出效益征收分局组建以来,依法治税,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清缴欠税,不断挖掘增收潜力,年年超额完成税收任务。首先是宣传到位。征收分局在税收实践中不断加强和扩大税法宣传,大力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坚持税法宣传的日常化、制度化,让税法观念、税收政策深入人心。通过大屏幕电子公告栏、《金税》杂志、《地税通讯》、《税收法  相似文献   

11.
豫政〔2000〕26号(二○○○年五月十九日)  1994年国家实行税制改革以来,我省的税收秩序得到了规范,越权减免税的现象大为减少。但近几年来,一些地方为缓解企业困难或吸引投资,相继自行制定了一些税收先征后返政策,扰乱了税收秩序,违背了统一税政、集中税权的原则,削弱了财政的调控能力,形成了潜在的财政风险。为维护税法的严肃性和统一性,严格税政管理权限,根据《国务院关于纠正地方自行制定税收先征后返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2号)精神,现就纠正地方自行制定税收先征后返政策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坚决制止越权制定税收先征后返政…  相似文献   

12.
纳税人对待税收问题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遵守税法的规定,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即税收遵从;另一种是不按照税法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即税收不遵从。税收不遵从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从我国税收实践看,主要有四种:一是自私性不遵从,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税收宣传中存在误区,长期宣传税收的无偿性,以及我国数千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封建文化传统道德的影响,形成了纳税人的错误税收观念,导致纳税人为谋私利而采取造假帐或不设帐等手段偷逃国家税款。二是无知性不遵从,形  相似文献   

13.
多数时候税法被界定为行政法的子部门法,为此,税法与私法的关系理所当然地与公法与私法的关系等同。随着税收债务关系和平衡论的引入,税法的纯正公法属性遭到质疑。所得在税法和私法中的融通进一步证明税法与私法并非泾渭分明。市场关联性和等价交换理论则凸现税法的私法色彩。本文正是从以上几个角度对传统的“税法与私法的关系就是公法与私法的关系”的命题进行反思,以重构新的税法与私法的和谐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王化敏 《前沿》2013,(4):74-75
实施税收风险管理,是有效促进和提高税法遵从的需要,是防范和控制税收流失的税收征管要求,同时,也是提高税收征管质效,适应新时期税收征管改革的需要。本文拟就税收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再认识、税收风险管理理念的再认识、税收风险管理实践的再认识等方面阐述加强税收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新税制实施以来,我国的税制迈入了法制化轨道,为依法治税奠定了稳定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下述问题: 1、税收立法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税收的基本法尚未制定。这样,税收的立法原则,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税法的解释权及税收管辖原则等无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这是现行税法不完整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现行税制正式立法的较少。目前在流转税和所得税方面只有个人所得税和外资企业所得税  相似文献   

16.
税收筹划是一项实用性和技术性很强的业务 ,企业运用税收筹划时 ,必须在税法规定的合法范围内进行 ,要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 ,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将税收政策与筹划方法结合起来 ,处理好竞争战略与税收筹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审议同期声     
《中国人大》2016,(4):6
我认为,慈善法最关键、最核心、最具有"含金量"的就是税收激励,要和税法对接,不能把所有东西都推给税法去做。如果把所有东西都用一句话推给税法来做,这部法就会显得比较空。所以,慈善法草案的修改要体现和税法的对接,体现落实税收政策的精神,可以在这部法律中进一步更具体地作出一些规定。辜胜阻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税收法定主义原则是税法的基本原则,也已经发展成为一项宪法原则。本文研究税收法定主义原则的内涵和在我国宪法中的缺失及危害,进一步探讨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入宪的理论基础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对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入宪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税收立法权、税收法定主义、分税制模式、税收程序法和税收实体法进行比较后认为,各国都是根据自己的政体、国情,即本国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需要,选择和完善自己的税收法律体系;各国税法体系表现出一些共同性的规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纳税遵从也叫纳税人遵从或税收遵从,是指纳税人必须遵照并服从税法的规定来按期申报、按期足额缴税。税收遵从是依法治税的体现,只要存在税收,纳税人就必须要按税法规定来履行纳税义务。影响纳税人遵从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纳税人自身的因素,也有社会环境的因素,另外,税务人员本身的执法与服务水平、税务机关征管模式、税务机关的征管与处罚力度、税制简便程度等因素也影响着纳税遵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