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先后提出不仅为中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描绘出新的目标,而且也进一步彰显出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的决心与担当。由于"碳达峰"与"碳中和"贯穿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过程,因此有必要科学规划减排、达峰与中和的路线图,以保证在碳约束之下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体而言,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与消费结构、合理规划植树造林以及积极推动国际碳排放交易将构成推动中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策略。  相似文献   

2.
能源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任重而道远。中国石化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以创新驱动低碳转型,以技术引领低碳发展,注重低碳技术创新优化布局,加大低碳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加强党建引领保障低碳发展,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3.
戴钰 《湖湘论坛》2013,(2):57-62
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导致银根紧缩从而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货币政策变化给碳基金带来了冲击,需要建立一种规避政策波动的新型资金融通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对碳基金实施的项目固定或增加的二氧化碳量逐年计量和长期监测对碳基金进行监管和评估,可以避免货币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低碳产业的资金来源,解决低碳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低碳产品的开发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加强低碳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衍生出对相关碳金融需求的制度安排。碳金融的兴起不仅为低碳经济提供了金融支持,碳金融市场本身也为金融交易和投资提供了更多的交易、投资和创新机会。面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发展的新格局,发展碳金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全球碳交易定价权)的关键,也成为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支撑和需要。国际碳交易和碳金融的实践活动也为中国探索低碳经济发展,实现金融业战略转型提供了借鉴意义: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碳金融规划、监督、管理和引导中的作用,积极制定低碳经济和碳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保障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应更多引入市场机制,逐步由政府引导转向市场主导,强化市场对碳金融发展的驱动作用;三是应关注碳金融风险的防范,加强碳金融法制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5.
当下数字艺术德性整体呈现负值,主要因为高碳数字艺术文本的盛行对接受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大力建构低碳数字艺术文本,带给接受者更多强烈而健康的自由情感是遏制高碳数字艺术文本侵蚀、促进人类幸福事业的不二法门.而自然生活的改变阻碍了创作者精神层次的提高和灵感的产生,但如果创作者用心倾听,依然可以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素材,抚慰人的创伤,表达人性关怀,构建低碳数字艺术文本.  相似文献   

6.
随着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的高度关注,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为本国的碳达峰碳中和设定了实现目标和期限。而全球能源治理中长期存在问题和功能性缺位,使国际社会对全球能源治理进行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大国,中国在国际能源事务中地位不断提升的同时,在碳达峰碳中和上也提出自己的目标。在当前的全球能源治理改革中,中国可积极发挥自身作用,适时提出中国方案,以提供能源治理领域公共产品的方式,助力全球能源治理改革和“双碳”目标的实现。通过在价值理念上倡导以合作共赢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在制度机制上推动现有治理机制的改革与不断完善,在技术发展上积极推动低碳能源技术创新与双多边合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下的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曼怡  王楠 《人民论坛》2010,(8):130-131
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碳金融业务过程中面临着CDM项目合规性不足、一二级市场CER存在价差及政策风险等因素的制约。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在项目贷款、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碳交易中介服务等方面进行业务创新,将是我国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绿色和低碳发展,协同经济社会增长与碳减排,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碳排放与产业紧密相关,我国低碳发展战略可优先调整产业结构,通过聚集更多高价值、低碳排放的高科技产业,降低单位GDP的能耗和碳排放。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经济产值的能耗显著偏高,长时间内节能降耗将是协同经济发展和碳减排的优先途径,潜力巨大。提升能源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和非碳能源供给是实现能源供给低碳化的必然选择。该文还分析了我国潜在可实现年亿吨规模以上碳减排的生物质及有机废弃物低碳化利用和增加光合作用固碳能力的其它可能减碳途径。  相似文献   

9.
“碳金融”发展现状、前景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历一场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反弹时期,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的在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之路,而发展低碳经济则成为引领全球再次走上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可行之路。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因此,"碳金融"自然成为重点。本文主要分析了"碳金融"发展的国际和国内现状,我国"碳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碳金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碳金融交易金融支持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晖 《中国发展》2010,10(6):17-20
低碳经济是当前全世界关注的话题,也引发了碳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该文从中国碳金融市场现状入手,提出了构筑中国碳金融市场体系的设想,包括建立银行主导型的碳金融市场体系;建立新的碳金融政策性银行;鼓励商业银行加强对节能减排项目的资金支持以及设立碳基金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低碳化背景下的碳金融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金融激励机制是实现中国低碳经济和兑现国际减排承诺的有效选择。营建中国碳金融激励机制,必须要理清碳金融激励内在机理,克服现有国内机制缺陷,设计合理改进方案,方能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帕累托均衡,顺利完成肩负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12.
季鸣 《群众》2022,(6):4-5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要求,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近期印发《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称《实施意见》),对我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决策部署作出系统安排。  相似文献   

13.
碳标签是蕴含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由英国于2006年率先推出,通过测算产品或服务在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标识形式呈现,旨在引导绿色消费。碳标签也是一张可视化的绿色通行证,可赋予公众更多的绿色知情权,营造出更多可参与、可获得、可感知的低碳消费场景,引导全民参与,营造高品质生活环境,引领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提升城市绿色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别从碳金融的逻辑起点、碳金融的理论基础、碳金融的实践探索三个方面,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的研究文献。国内外对碳金融的研究有相似之处,但由于研究视角和方法不同,再加上国内外碳金融实践层次参差不齐,现有文献研究更多是存在差异。国内须进一步加强对碳金融的研究,以适应当今低碳经济蓬勃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政协公报》2011,(6):14-15
<正>2010年,在市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发展各类投资基金、融资租赁以及航运、科技、消费、碳金融等新金融。并提出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围绕着我市低碳经济的发展,如何把碳金融提到政府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议事日程,切实走出中国特色的碳金融发展的新路子。"转"和"调"都是要走循环经济的路子,发展低碳  相似文献   

16.
郭大勇 《群众》2022,(2):45-46
发展绿色金融,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要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这为做好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7.
中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东卫 《中国发展》2010,10(2):23-29
“碳金融”是环保项目投融资的代名词,是国际金融界的新课题,泛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主要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银行业开展“碳金融”业务不仅可以推动经营战略转型,提升国际竞争力,而且可以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该文简要介绍“碳金融”发展的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碳金融”发展现状,分析了中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中国“碳金融”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国高度重视能源科技创新发展,新一轮能源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新的能源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将持续改变世界能源生产、传输、存储与消费格局。立足我国自身资源禀赋及能源需求结构加强突破能源高效转化、存储与利用前沿变革科技,以原创性、前瞻性研究引领能源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世界范围内加快抢占能源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9.
陈希希 《群众》2022,(6):45-46
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城市承载着我国60%的常住人口,碳排放量占总量的70%以上,必然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扮演更重要角色。当前,现代城市越来越重视集约节约、绿色低碳发展。江苏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城镇化率达到73.44%,更有条件积极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现代城市治理体系中,通过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等各方面的调整,改变大量建设、消耗、排放的发展模式,提升城市宜居指数。  相似文献   

20.
碳普惠制是一种基于市场信号的激励机制,核心在于助推参与者作出符合公共利益的绿色低碳决策。由于本身具有公共属性,碳普惠制的减排目标实现离不开政府的有效引导,应深入分析实际场景下不同的碳普惠设计模式。基于管理和流转两个维度,可区分出四类碳普惠模式和场景,并据此从交易动机、激励机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考察现有的实践案例。进一步地,围绕不同碳普惠模式的得失,总结出政府主导型碳普惠模式的优化方案,包括构建组织管理体系,框定体系顶层架构,设计低碳减排场景,构建减排量资产化机制,搭建消纳交易市场等。最后,提出激励企业和公众践行绿色低碳行为的相关政策建议,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