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苗族民间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古歌与民间长诗.古歌中,流传于贵州省施秉县的"刻道"为急待保护的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刻道>是一部具有浓郁民族气息的苗族婚姻叙事长诗,更是一部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苗族古籍.保护和研究刻道,时于系统地了解苗族进入氏族社会后婚姻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发掘苗族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2.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学。近几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民间文学的发掘、搜集、整理、出版,以及研究工作,皆取得了新的成绩,开拓了新的局面。现在,我们又欣喜地读到贵州民族研究所编印的《开亲歌》。这部《开亲歌》,篇幅浩大,全书长达万余行,内容极其丰富,既有苗族原始社会前期的婚姻形态的反映,又系统地唱述了苗族进入氏族社会后婚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对于历史学、民族  相似文献   

3.
文明一词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标志着人类的开化、进步和发展的状态。中国古代早就有“文明”一词,如《周易.乾挂》曰:“见龙在天,天下文明”。到了十九世纪,文明一词,开始被西方一些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用来明确表示一些先进民族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生活所显现出来的总的特征,以区别另一些原始社会群体生活的野蛮状态。如美国的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就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依次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文明标志着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4.
婚姻,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婚姻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属性的制约。苗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既同于其他民族,又独具特点的婚姻形式和婚恋价值观。这一切与苗族传统居住方式所形成的民族习俗、文化心理等社会属性有着极大的关系。本文试从黔东南地区出发,就苗族传统居住方式的特点,以及它所产生的社会属性,来探讨它对婚姻的影响。 一、苗族居住方式的特点 历史上由于民族压迫与剥削的原因,形成了今天苗族人民居住在边远山区的状况。这些地方地形切割大,地面崎岖,交通阻隔,形成了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状态。这种地理形势,决定了苗族居住方式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其村寨座落和家庭的内部结构两方面具体、明晰地看到苗族的传统居住方式的特征。 苗族村寨一般由一百户左右组成,也有五、六百户甚至上千户的,如雷山县西江镇就有1217户。这些村寨一般选择在山坡上,或者是一个地势较高而且闭塞的坝子上,四面环山、逐级而上。选择这样一些地方居住的原因,是逃避和防御冲突的结果。对此,苗学研究权威凌纯声先生曾在《苗族的地理分布》上有过描绘:苗族居住在平均海拔一千公尺以上的地方,西南  相似文献   

5.
何平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1):137-141
苗族是一个跨国分布的民族群体 ,除了中国以外 ,在与中国相邻的东南亚地区也有许多苗族。本文是作者在所掌握的国内外较新资料的基础上 ,对苗族向东南亚迁徙的时间、路线及他们向东南亚各国发展的具体情况做的一个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要把握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起源与演进规律,应当从纵向上把握人类社会精神文明潜在的始点、它从物质文明中分离出来的现实的始点、它自身成型的始点和达到崭新高度的始点。 1 人类社会精神文明潜在的始点,必须追溯到人类社会的第一个时代。文明时代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现象。在它之前,曾经经历过人类社会的诞生和此后几百万年的漫长岁月。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认为,摩尔根是第一个具有专门知识而想给人类的史前史建立一个确定的系统的人。按照摩尔根的历史分期法,人类社会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时代,即蒙味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而蒙味时代则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起源的始点。因为“人是起源  相似文献   

7.
(一)苗族先民氏族社会的残迹 我们今天来研究苗族社会组织或复原古代社会,较为普遍的依据是:苗族史诗、传说、现存的民族资料,苗族的语言、服饰、互相称呼和带有氏族、部落特征的各种残迹。包话婚姻、丧葬、祭祀、宗教、节日等等习俗。通过这些残存的资料来剖析苗族远古社会。 母系氏族的残迹:  相似文献   

8.
在前阶级社会中,家族是民族共同体的构成物,与民族(peoples)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民族学家历来很重视婚姻家族的研究,不论是J.J巴苛芬(1815—1887)或J.F.麦克伦那(1821—1881)或E.韦斯特马克(1862—1939),直至当代大多数民族学家,都注重研究这个问题。在婚姻家族调查研究方面取得最大成就的,要称L.H摩尔根(1818—1881),他发现了人类最古老的婚姻家族制度,说明了它们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摩尔根和前人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后,苗族的婚姻习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在苗族地区的深入,苗族的婚姻习惯也受之影响,那些不利于自身发展的习惯被简化了,但云南苗民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婚姻习惯。尽管部分这些习惯与我国现行《婚姻法》基本原则存在冲突却依然被保留着。法律尊重少数民族婚姻习惯与《婚姻法》的施行之间的矛盾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而我国《宪法》和《立法法》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苗族地区变通实施我国《婚姻法》提供了法律基础,列宁关于处理民族问题的论断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苗族妇女服装在苗族社会生活中关系最密切、影响最大,是苗族的婚姻标志。本文将分别讨论苗族妇女服装在苗族婚姻三个阶段中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婚姻习俗,是研究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经济状况和家庭关系不可缺少的资料。拉法格说过:“在各族人民中,婚姻曾经产生了为数甚多的民歌,同时也形成了稀奇的礼俗,博古的学者搜集了这些材料,而历史学家却很少利用这些材料来追叙往昔人民的风俗”。 的确,在各民族的民间诗歌中,以反映婚姻家庭为主要内容的不少,苗族《开亲歌》就是其中之一部。  相似文献   

12.
布依族的婚姻习俗和其他民族的婚俗一样,作为社会生活组织形式的婚姻与家庭都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民族的婚姻习俗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革而变革曲。然而,婚姻制度,家庭形式的变化不一定都能跟上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速度。即还不能与之保持“同步”。只能是伴随经济基础的变革而逐渐演变。因此,在某些文化尚不发达的民族中,婚姻制度往往落盾于社会经济基础发展的变化,往往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仍然保留和残存着以往社会的婚姻形态残余,或者称遗风。这是已被中外无数事实所证实了的。  相似文献   

13.
钟鸣 《新东方》2012,(2):72-74
神话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在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这种反映虽然是曲折虚幻的,但我们仍能从中看到社会发展的历史足迹。希腊神话反映了人类从原始社会的蒙昧时代到野蛮时代,并由此过渡到文明时代的社会变化发展进程,这些表现在不同时期记录希腊神话的文本对人类起源、社会演变、神和英雄的追求以及所体现的生产力的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4.
苗族人口质量问题既是一个关系苗族生存、发展的民族问题,又是一个关系苗族同胞同其它各民族共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实现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真正意义上平等的重大政治问题,备受世人关注。本文就提高文山苗族人口质量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苗族人口质量现状及原因分析文山州苗族人口420589人,占全省苗族人口的47%,占全州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22.3%。据历史资料记载,文山苗族是明末清初乃至国民年间从贵州、湖南等地迁徙而来的,并非本地土著居民。由于迁来时间较晚,“好地方”基本上被本地土著民族居住,只有居…  相似文献   

15.
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婚姻状况如何,对民族人口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苗族分布广,各地情况略有差异。本文仅对镇宁自治县各支系苗族的传统婚俗与人口素质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一、婚姻与人口素质现状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苗族计有26,542人,占全县人口的9.73%。据调查了解,苗族非本地土著民族,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实行民族压迫政策,迫使苗族人民为寻找安居乐业之地  相似文献   

16.
苗族人口众多,分布在我国西南诸省,由于历史原因,他们有聚居的,也有与其他民族杂居的。生活习惯和语言等差异很大。所以,要想了解所有苗族是比较困难的;不了解,要想叙述整个苗族的各种风俗习惯、民族民间传说等等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以点带面,难免造成张冠李戴,无法为所有的苗族人民所接受。本文只提黔东南施洞地区的苗族的婚姻俗,原习因正在于此。叙述之中,难免有错,请有识之士指  相似文献   

17.
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Lewis H·Morgan,1818—1881)对原始社会的研究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1877年出版的主要著作《古代社会》一书中,摩尔根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系统地阐述了他的通俗的社会进化概念,这种概念认为,人类社会都是通过蒙昧、野蛮和文明这几个大致相同的连续阶段发展起来的。这种看法实际上体现了他对人类原  相似文献   

18.
苗族多声部情歌是根植于苗族社区的活态文化,随着苗族社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苗族多声部情歌要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中传承.针对苗族多声部情歌濒危的现状和濒危的原因,提出在活态的文化环境中对活态的民族文化进行活态保护的保护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19.
苗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苗族人民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精神财富。在苗族民间故事里生动地体现了真实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的精神面貌。它不仅是苗族民间文学的明珠,而且也是挖掘苗族人民伦理道德思想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川南苗汉从不通婚到反对中的通婚,再到不反对的通婚,这一变迁折射出川南苗族和汉族民族心理的演变过程。汉族对苗族的偏见与歧视,苗族对汉族的不信任感和强烈的民族自尊,成为阻碍苗汉族际通婚的根本原因。新中国建立后各项民族政策的宣传和普及,民族优惠政策的落实,苗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让民族平等的观念深入苗汉人心,苗族的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川南苗汉族际通婚逐渐摆脱了历史的心理隔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