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女性主义的视域内,女性在国际关系中的缺席与国际无政府状态之关联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研究命题。作为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的重要理论预设——国际无政府状态表现出男性特征。本文沿着现实主义设定无政府状态的逻辑,从对自然状态下女性特征的解读、男性化国家的描述以及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女性缺席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现实主义逻辑中女性之缺席与无政府状态的相关性,指出女性缺席是现实主义逻辑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无政府状态的前提而非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解释层面,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表现为权力本体与制度本体之争;在现实层面,虽然两者在国际体系无政府状态的理解上有所分歧,但在理论建构中,都接受了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这一核心假定,把无政府状态设为既定的或给定的事实。并且,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都秉承物质主义的观念,在国际关系的分析上,以物质性力量为基础进行研究,都坚持物质本体论。  相似文献   

3.
在对国际社会的研究中,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是进行国际政治文化研究的重要路径。强调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是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石。本文在分析东西方思想基础上,明确了国际社会的"三种状态":无政府状态、建构主义状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状态。并以"三种状态"为起点,分析其各自的本体论基础,从而在物质与观念的视角下进行东西方文化的对比论析。通过对东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发现其本质区别,探究差异现象背后的思想文化逻辑,有利于推动各自文化的发展创新。与此同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背景下,从文化视角深化对国际政治的认知,为中国立足于世界舞台、参与国际事务提供新的文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关系基础理论中,国际合作论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以亚历山大.温特为主要代表的建构主义学派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国际合作论:第一,从整体主义和理念主义方法论上揭示了共有知识和观念对国际行为体的意义。第二,否认了先验性的国际无政府状态,认为国际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第三,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角度阐释了国际合作论:合作文化论。  相似文献   

5.
贺鉴  欧阳翠兰 《求索》2007,(11):80-82
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核心机制。从新现实主义的角度来解读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无政府状态理论和国际合作理论是新现实主义的核心部分。新现实主义认为,在无政府状态下,国际关系的主要形式是冲突和竞争,但是,当国家具有共同利益时,它们是可以进行合作的。因此,可以以新现实主义为指导完善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  相似文献   

6.
温和建构主义是新近崛起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该理论吸取社会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将观念因素引入国际关系研究,成为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之一。"和谐世界"理念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在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一致性及对世界政治最优状态的设想两个方面做出了与温和建构主义理论有所不同的判断,为当前世界秩序的调整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娄伟 《长白学刊》2010,(4):47-50
国际冲突一直被视为理解国际政治的一个核心问题。关于国际冲突的根源,国际关系主流范式有着不同的理论解释。新现实主义认为国际无政府状态与其引发的均势的破坏与重构是主要原因;相互依存论作为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分支,认为国际冲突来源于相互依赖的非对称性;建构主义则认为国际冲突与行为体身份密切相关。三者对国际冲突根源的解释既有相同也有分歧,主要因为三者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本体论和来自于不同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8.
"安全困境"与中国的和平崛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有关中国和平崛起的讨论日益引人注目。中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重点似乎主要在于针对西方的“中国威胁论”,并且比较多的相关论述着重从中国自身发展的非扩张性来证明中国的崛起将是和平的。然而,可能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全面地探讨国际体系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影响,其中特别是应该深入地研究分析当代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以及由无政府状态所造成的“安全困境”与中国崛起之间的关系,因为实际上相当部分来自于西方的“中国威胁论”的理论前提,就是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和与之相联的国际体系中的“安全困境”。“安全困境”与大国崛起及…  相似文献   

9.
由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国际事务研究所程又中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和“211工程”建设课题“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国际合作”目前顺利结项,所出版的一套“国际合作研究”系列丛书于2006年11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本套丛书旨在解析当代国际合作的理论问题和中国当前参与国际合作的实践问题。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国际合作,世界各国只有在互利合作中才能实现共同发展。过去和当前存在于国际关系中的合作现象,早就受到国外学术界的关注,井得到国际关系主要学派的不同解释。在理论上,功能主义、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建构主义和英国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国际合作理论。这些理论大体上涉及对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国家之间的合作是否可能和如何实现、国家之间开展合作的障碍足什么、国家愿意合作的目的定什么、国家之间在何种条件下才能实现合作、何种条件对于成功实现国际合作最具决定性意义等问题的不同回答。在实践中,进入21世纪,全球化使中国和世界发展所依赖的国际合作处于一个新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个阶段上的国际合作,无论是参与合作的主体、有利于合作的条件,还是合作的领域和范围、合作的影响和意义,等等,都不是现有的理论所能充分解释得了的。为了全面了解新的国际合作现象,具体分析国际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国际合作的发展趋势,同时认真思考中国正在从事的各种国际合作,我们不仅必须放眼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合作,对国际合作做整体的调研尤其是基本的理论思考,还必须就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里的中国与外国、外国集团和国际组织所开展的国际合作做历史和现状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创新思路,为拓展和深化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国际合作寻求因应之策。在丛书之一《国际合作理论批判与建构》,作者宋秀琚博士对西方国际合作理论进行了批判,分析了它们在本体论和方法论方面存在的不足,认为受政治立场和价值观念的制约,这些理论反映的主要是大国强国的自身利益,并不具有普遍性。为尝试建构一种新的国际合作理论,作者提出了三个理论假设第一,国际关系就是国家能力间的关系,国家能力的分布格局决定了国际关系的总体态势。在国际关系中,国家的直接目标是通过各种方式或弥补或增强自己的能力,国家能力趋同和能力自主是国家  相似文献   

10.
薛亚梅  洪文婷 《前沿》2008,(11):19-21
国际关系理论发端于对国际秩序的追问和探寻,构建国际秩序理论模式是每一种国际关系理论范式的规范性价值追求。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谱系包括两个发展脉络:美国学派和英国学派。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国际秩序观:国际体系秩序与国际社会秩序。如果将和谐世界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相对接,可以说,和谐世界是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谱系的综合与超越。  相似文献   

11.
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缺乏自身稳固的世界观,对国际关系研究没有理论贡献。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具有观照共同体演进的思想传统。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洞察现代国际社会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演化逻辑,指出人类社会的理想形态是“自由人联合体”,明确了共同体演进的目标与归宿。此后,苏联把建设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作为共同体演进的实践原则,而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学者则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国际霸权凸显对共同体演进的价值关怀。为广泛凝聚共识,推动实现共同体演进的时代跨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方案,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化进程,为构建具有世界历史普遍性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筑牢了本体论和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何宛昱 《前沿》2013,(14):23-24
世界体系分析作为一种挑战传统范式的理论,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影响是深刻的,它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国际关系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及方法,虽然存在争论,但是这些概念曾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国际关系研究。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拓宽了国际关系研究的领域,世界体系理论的分析单位"世界体系"可以作为国际关系研究中合适的分析框架,沃氏对于现代国家主权的分析挑战了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主权概念。  相似文献   

13.
程哲  郭树勇 《前沿》2012,(7):24-27
自新中国成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便开始萌发,在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实践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但近年来,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陷入低潮,究其原因,除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先天优势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冲击和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体系外,还缺乏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交往———对话与论战。当前,中国的崛起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参与对话与论战提供了客观动力。  相似文献   

14.
聂军 《社会主义研究》2006,25(4):99-101
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国际相互依赖观与其它国际关系理论尤其是新自由主义理论的观点相去甚远。结构现实主义运用体系结构的三原则来考察国际相互依赖。结构现实主义认为,只要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国家在功能上就是相似的单元,为了生存,国家就会最大程度地保持独立而避免依赖于他国,同时考察国际相互依赖应以大国之间的依赖程度为主要测量标准。国际相互依赖的程度是松散的,而这种松散的相互依赖有利于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5.
现实主义作为国际关系理论中最有影响和最有解释力的一种理论,它关于国际合作的深刻思想对将要构建的国际合作理论是应该得到批判性借鉴的.对于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合作观,我们要进行批判性的解读,既不能完全肯定,更不能全盘否定.既要看到它合理性和相当深刻性的一面,又要看到它局限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王逸舟教授的新作《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第二版)》于2006年3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与第一版相比,第二版保留了主要的理论精华,同时又结合时代进步和理论的新发展进行了改写。一《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在当代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8年之前,在人们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还了解甚少的情况下,王逸舟教授经过多年的努力,将一本宏大系统的理论巨著奉献给国内的国际关系学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不夸张地说,对于大部分象笔者这样7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国际关系学人来说,《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  相似文献   

17.
国际冲突研究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西方国际关系各种学派和理论范式就此提供了丰富多彩但又相互矛盾的见解和主张。西方国际冲突研究中的矛盾与对立、对话与交流,对帮助人们全面认识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冲突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帝国主义论"不仅是当今西方大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而且也是这些国家对外政策的理论依据。他们通过对当今不同民族国家的整合定性,进而论证其在对待所谓"前现代国家"和"现代国家"时所施以的强权政策的合理性。这种新殖民统治的主旨,再次论及了"依附论"的主题,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及其本质。  相似文献   

19.
国际合作是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议题,但长期以来,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国际合作理论:批判与建构》的面世,挑战了西方国际合作理论的话语霸权。它在对西方国际合作理论进行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建构了以“国家能力-国际合作”为主轴、国家意愿和国际社会为干预变量的国际合作模式,实现了对现有西方国际合作理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20.
李曼  罗雯 《理论月刊》2007,(7):46-48
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之路一直是融各学科之所长,避本学科之所短的历程,众多学科在该领域内都找到了一席之地。在当今时代,当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日益走向体系层次的建构时,微观国际心理分析的解释力有多大,国际关系学与心理学是如何结合的,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尝试进行初步分析,并寻求出两个学科的结合点和可供进一步探讨的线索,进而期待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国际关系理论分析的方法进行丰富和延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