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李伟楠 《青年论坛》2014,(4):102-106
小额贷款公司是随着民间金融的发展出现的,渐渐成为社会期待的一种有效金融模式。其具有商业兼公益性、民间金融草根性等特征。由于缺乏对小额贷款公司的专门立法,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日益暴露出风险问题,其背后是整个法律监管制度的缺位、错位。我国立法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定性不明,重合规性监管,导致风险并没有得到控制。需明确监管的主体和内容、确立适合性监管制度、建立激励性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2.
《两岸关系》2010,(6):F0003-F0003
以"成为亚洲一流的金融机构"为发展愿景的富邦金控,旗下主要子公司包括台北富邦银行、富邦产险、富邦人寿、富邦银行(香港)、富邦证券、富邦投信等。经营绩效耀眼,位居市场领导地位,为台湾第二大上市金融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3.
韩宇 《前沿》2012,(14):81-82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金融控股公司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由于经济转型与金融全球化紧密相连,使得金融系统风险显著增加的,这就必须对现行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制进行反思,构建与时俱进的监管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快完善相关监管法律体系的构建,理顺监管架构,减少监管真空,提高监管效率,及时预警各种风险,为金融体系安全提供保障,进而使金融控股公司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燕娟 《两岸关系》2009,(7):39-40
对台湾金融业来说,过去的2008年,是备受煎熬的一年。 全球金融海啸狂袭,台湾金控公司人人自危,不但要处理踩到的各类投资地雷,还得忧心股价暴跌,真的进入如履薄冰的阶段。富邦金控是少数的例外之一,2008年,在台湾岛内、岛外,连下“两城”,投资战略取得里程碑式发展。2008年10月富邦金控宣布以6亿美元,约新台币195亿元购并台湾最赚钱的ING安泰人寿,创下台湾首次本土金融机构收购海外金融机构的案例,这也是近年亚洲最大的寿险公司合并案。2008年底富邦金控签订入股协议,参股厦门市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5.
田毅 《两岸关系》2007,(11):36-37
适值全球金融体系笼罩在美国次级房贷风暴的狂风骤雨中,台湾的行政主管部门今年8月上旬突然宣布了"三合一"金融合并计划,拟成立台湾金控公司,从2007年底启动并限3年内完成,提高台湾金融服务业整体竞争力,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6.
《两岸关系》2013,(4):9-9
4月1日,第i次两岸银行业监管磋商会议在台北举行,会议达成多项共识,包括大陆银行赴台参股投资实行差异化管理,其中参股金融控股公司子银行的持股比例最高可达20%。双方磋商决定,将单一大陆银行投资俞湾L市、上柜银行和金控公司的持股比例由此前的5%提高至10%,而投资俞湾未上市、上柜银行和金控公司持股比例提高到15%。  相似文献   

7.
《小康》2021,(21)
正2021年6月,央行受理中信集团、光大集团设立金控公司的申请,标志着金控公司的实质性监管落地,金控公司迈向持牌经营的"新监管时代"。金控公司,全称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和非金融机构产融结合下的产物,已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2年设立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试点到2018年首设金融控股集团监管试点,再到2020年正式发布《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下文简称《准入决定》)和《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下文简称《金控办法》),  相似文献   

8.
试论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监管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 ,金融控股公司在现实运作中包含了诸如多重财务杠杆风险、不良关联交易风险、监管真空风险等多种经营风险。为了对金融控股公司所蕴藏的种种风险进行有效监管 ,应尽快建立包括监管内容、监管组织体系以及监管法律体系在内的风险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的是分业经营,但受国际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的影响,国内也有了一批从事多种金融业务的金融控股公司,它们凭借其集团优势,产生了巨大的协同效应,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立法规范,也聚合了多种风险。为此,必须从市场准入、业务控制、风险管理、持续性监管、市场退出等方面抵御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曾利  尹吉 《前沿》2009,(11):91-93
内部风险法律防范是约束金融控股公司成员间的内部交易,控制风险在各金融分支机构之间相互传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化解金融控股公司混业经营所带来的内部风险。文章首先从金融控股公司内部风险法律防范的基本原则入手,其次从三方面论述了金融控股公司内部风险法律防范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1.
地方金融稳定发展组织框架的构建是影响本轮中国金融监管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牵涉到中央与地方关系和省政府金融办、"一行两局"之间关系的调整和职责定位,是地方金融管理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规则系统理论,提出和运用"规则系统-组织结构-操作系统"扩展框架,回顾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演进,遵循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原则,对地方金融稳定发展组织模式进行选择和设计,提出重组监管资源和构建规则操作系统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家寿 《桂海论丛》2012,(4):126-129
1998年以来,连续发生的几次金融危机对中国和东盟均带来了程度不同的冲击,加强金融监管合作的意愿也越来越迫切。CAFTA框架下区域性金融监管合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建立了东盟监督机制和危机救助机制。为了进一步推进区域性金融监管合作,借鉴欧盟金融监管合作的经验,CAFTA框架下区域金融监管合作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确立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就是要开展多层次双边合作、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加强培训合作,中期目标就是要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监管合作机制,远期目标就是要建立健全区域金融监管合作框架。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是当今网络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顺应各方需要,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但是,互联网金融也存在金融风险,如果缺乏有效监管,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变成金融危机。因此,在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如火如荼阶段,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影响,规避其对金融安全的冲击,重新界定互联网金融机构法律地位、构建多层次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切实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确保国家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以及金融创新步伐的加快,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出现,金融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但伴随而来的是因金融市场监管不力,内部控制疏漏以及其它各种原因所引发的金融犯罪活动也日趋猖獗。因此,研究这类犯罪的特点及其侦防对策,以更好地为打击这类犯罪提供参考,实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对主要国家稳定金融的举措和国际惯例的实证分析,认为有必要制定一部适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稳定法》,其内容包括金融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信息披露机制、公共资金救助机制、预警机制以及国际合作与交流等诸多方面的法律处置方法,以此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达到保障金融秩序的和谐与稳定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6.
黄积虹  杨丰 《思想战线》2003,29(6):89-92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是美国金融法史上一部重大、意义深远的法律,其许多规定对世界各国金融立法和金融监管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它在金融业实现混业经营前提下所确立的功能监管原则给中国金融监督立法带来有益的启示。中国金融监管立法应考虑构建统一基本法,引入功能监管、双线多头监管制。  相似文献   

17.
1977年,由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大会通过的《利马宣言》明确表述了财政的系统监督主张。在这一主旨下,本文考察了分权制衡的权力体制中立法机构、行政部门的财政监督职责,描述并分析了广东省进行的财政绩效预算改革,从中引申出行政性预算改革对于整个绩效预算具有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最后,回归《利马宣言》对财政进行系统监督的精神宗旨,申述了建构系统的财政监督机制对于提高政府执行力所具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监察法》非常重视涉案财物调查程序之正当性,针对搜查、扣押等调查工作确立了强制录音录像制度。但是,目前刑事涉案财物调查体系制度定位仍存在偏差,如未能体现其财产保全价值;监察机关能否对刑事涉案财物进行实体处分,立法方面语焉不详;利害关系人之权利保障机制尚不健全。应当以人财并重理念及程序正义原则为指导,强调对物调查之财产保全价值;检察机关应成为财产保全及实体处分的决定主体,加强检察权对监察权的制衡与监督;细化和完善利害关系人之程序性权利,构建以检察机关为主体的程序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9.
李楠 《中国发展》2013,(6):55-58
该文指出,中国台湾地区组建的财团法人性质的金融消费评议中心,作为单一、独立处理金融消费争议的机构,运行以来通过法制化的争议处理机制确保了公平合理、快速有效地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对中国大陆地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宏观层面和证券产业层面选取衡量证券业竞争力的指标,并运用历史数据对两岸证券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发现大陆证券业在宏观发展环境、产业规模和发展潜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台湾金融市场和证券业的成熟度、市场集中度高于大陆。由于两岸证券业的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并有明显的互补性,两岸可以通过合作达成优势互补、获得双赢。两岸证券业在市场互通、机构和监管合作领域存在很大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