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北的2月天气用“冷”来形容最为恰当,但是当你问到在吉林务工的农民工们现在的感受,他们会告诉你,是“春风行动”记他们感到了温暖,使他们可以安心地进城打工挣钱。  相似文献   

2.
就业市场,技校生成为“大热门” 近年来,与全国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技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片大好!相比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技校生往往被许多人所忽视。不过,与此相对应的却是,当大学生们为就业难而愁眉苦脸时,技校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却是长期供不应求,广受用人企业的青睐。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全国平均90%以上的一次就业率足以让大学毕业生和他们的家长们羡慕不已,更何况在许多地区,技校生的平均月薪要高于社会平均工资。在许多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单位尚无着落的时候,许多应届技校毕业生早已落实好单位,而且已经开始享受工资和福利了。“学技术上技校,招特工找技校”已经成为学生、学生家长和企业的共识。在主要由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的今天,谁还用不屑的目光冷眼看待技校生?  相似文献   

3.
时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焦点。不仅仅是大学毕业生,一些技术性人才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下面让我们通过技校生们的“就业愿望”、“薪资要求”等来了解一下他们。  相似文献   

4.
陈丽影  易石宏 《求索》2007,(11):111-113
从“双重嵌入”理论视角看,加强高校创业教育不仅要求大学生们积累就业资本,而且要求他们学会创业,通过创业教育实现就业资本积累。通过对不同阶段大学生就业数据资料比较分析和部分高校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就业制度的转型、就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大学生创业所形成的能力对就业选择的作用在不断加大,大学生创业的过程实质上是就业资本的积累过程。大学生创业与就业问题同时需要政府、社会与高校协同来解决。  相似文献   

5.
2006年夏,又一波大学毕业生求职的潮峰涌来了,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为找工作南北转战。东西奔走,各种悲喜故事又轮番上演。兴奋、懊丧、冲动、失落写满了年轻人的脸。就业的压力让临近毕业的“天之骄子”们喘不过气来。为了就业。有的学生甚至提出了“零工资就业”的口号。有的家庭甚至在思考“举一家之力、倾一家之产”去供养一个大学生是否合算?难道大学生真的多了吗? 与此同时,值得人们去关注、去思考的是:许多的中小企业正在为“用工荒”发愁。农村大量基层组织急需一大批有知识、有技术的年轻人带领农牧民脱贫致富。一边是为找工作发愁。一边却是“用工荒”,二者的脱节,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教育者。我们的家长及大学生们,难道不该好好地认真地去思索吗? 今特编发下文,鄂尔多斯市的做法,你认为是否有所启发呢?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面对竞争日剪辑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的就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我要学什么专业?如何通过我的专业通向理想的职业之路……”大学生要想成功就业,以下因素不能不考虑。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实习制度:鲜花可否结出饱满的果实? 随着大学生见习制度的提出,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实习制度也成为当下的“焦点议题”。作为就业之前的一个“缓冲期”,实习业已演化成了就业的一个重要“砝码”。强化实习已成为弥补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就业新机制为大学生展示才华提供了公平的机遇和宽松的舞台,越来越受到社会用人单位和广大毕业生的理解和认同。但新型的就业办法也在不少毕业生的心中引发强烈的波动,导致种种的心理误区与心理障碍,对顺利择业十分不利。作为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如何加强就业心理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与社会竞争呢?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实习感言:在汹涌的大军中随波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求职的门槛变得越来越高。走出象牙塔,蓦然间你会发现,缺乏工作经验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短板”。面对一年一度的实习和愈演愈烈的“僧多粥少”困境,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到底该作何选择?很多人为此困惑不已,苦苦徘徊和等待。  相似文献   

10.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逆向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经过媒体渲染,似乎已经成为“定论”。如果以国家包分配时代100%的就业率来衡量,今天的就业形势用“严峻”来描述有充分的根据。但是,如果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同期其他青年群体的就业情况作为参照坐标,则不难发现,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就业战争”,大学生就业市场虽不能说是“风景这边独好”,但至少占尽“天时地利”,当属强势群体。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进行的2011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再次创下历年“国考”峰值。其中,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一职以4961:1的竞争比例高居热门职位榜首。这些年,中国大学生的择业目标,首选是公务员,然后依次是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等。尽管有相关部门的官员认为,“公务员热”有降温的苗头,但从现实的情况看,今后很长时间内,中国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还将是大学生最向往的就业单位。那么,北美大学生就业有什么新动向呢?  相似文献   

12.
刘文涛  利爱娟 《前沿》2014,(11):190-191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为国家和社会广为重视,在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和改革毕业生就业体制的过程中,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企业发展不断革新,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人难”的“两难”现象,这是一种结构性的矛盾,也是大学生知识、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错位的矛盾。这种现象暴露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教学、社会要求、个人取向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适应,需要我们在分析客观环境因素及主观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构建多个抓手的立体式指导方案,引导大学生提高就业力,实现最优就业。  相似文献   

13.
眼下,本该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招聘的高峰时节,但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用人单位缩减用人计划,大学生找工作并没有出现供求两旺的局面,更有人预言,大学生就业将遭遇一个“寒冬”。危机之下,大学毕业生如何化危为机,实现就业突围?  相似文献   

14.
蔡雪莉 《传承》2009,(4):140-141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大学生要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要求大学生放下"知识分子"架子,把自己作为社会普通劳动者参与社会就业竞争,通过竞争展示自己的才华,让社会接纳自己,最终实现个人的人生抱负。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大学生要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要求大学生放下"知识分子"架子,把自己作为社会普通劳动者参与社会就业竞争,通过竞争展示自己的才华,让社会接纳自己,最终实现个人的人生抱负.  相似文献   

16.
李玲 《半月谈》2003,(12):9-12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212万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如何跨过今年这道“就业槛”?各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有何新思路、新举措?本刊记者电话采访了4所大学分管就业工作的负责人,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金山区提出实施“农村优秀使用人才培养工程”,区政府牵头组织的农业人才招募工作同时拉开序幕。2009年4月,首批招聘的百余名大学生已陆续来到农业合作社实现就业。在“人才求职若渴、农业求才若渴”的背景下,随着这波大学生农业就业热潮的兴起,他们的就业适应情况如何?农业合作社最需要哪类人才?农业用人机制还有哪些方面待完善?一系列相关问题的答案也随之揭晓……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障世界》2006,(6):26-26
“我这么好的专业,找工作问题应该不大吧”、“唉。自己专业这么差,怎样才能找到好工作呢”……对这两句话,每一位应届大学毕业生都会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据预计,今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达413万人,大学生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那么,在激烈的竞争下,找工作,专业重要还是素质重要?哪一个才是职场“王牌”?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难就是个令人头疼的社会问题。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下,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对于去年刚刚颁布的《劳动合同法》是不是在这种情况下就失去效用了或者效力就变弱了呢?是不是在金融危机中,大学生就应该“识相”一点。心甘情愿地接受用人单位的不合法待遇呢?  相似文献   

20.
孙慧  袁珊 《青年探索》2023,(4):45-54
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议题,除外部就业环境外,个体就业心态和职业选择是影响就业与否及就业质量的关键。基于对广州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本文揭示了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与职业选择的个体化特征,主要表现为高校大学生择业时普遍存在焦虑心理;“先就业后择业”为第一选择,关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薪酬待遇仍是择业首选条件,同时也注重个人发展空间;一线城市成为多数大学生就业首选,具有发展潜力的内地中小城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增大;体制内单位最受青睐;“佛系”“躺平”未成为主流,拒绝“躺平”、合理“内卷”成为大学生职场工作理性选择;创业方面,以满足个人兴趣为导向的创业动机凸显。针对大学生个体化的就业心态和职业选择,本文从加强思想引领,养成健康择业心理;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全过程的就业创业教育;因势利导,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措并举,提升大学生就业综合能力等维度提出促进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