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泛偶像化"现象具有表征易变性、娱乐趋俗性、虚实交互性等典型特征,文章从青年受众群体、先进传播手段两个方面分析"泛偶像化"现象的内外动因,并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新媒体应培养的传媒责任、偶像自身的示范作用、崇拜者自身的社会认同感等方面对"泛偶像化"现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新媒体时代“泛偶像化”现象具有表征易变性、娱乐趋俗性、虚实交互性等典型特征,从青年受众群体、先进传播手段两个方面分析“泛偶像化”现象的内外动因,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新媒体应培养的传媒责任、偶像自身的示范作用、崇拜者自身的社会认同感等方面对“泛偶像化”现象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3.
将新媒体技术融入"红船精神"传播,既是适应新媒体时代下"红船精神"传播的有效手段,也是推动新媒体时代下"红船精神"传播的必然要求。借助新媒体能有效突破传统传播途径下的局限性,提高受众的认知度与认同感,增强"红船精神"的时代感,并使"红船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基于此,本文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分析当前"红船精神"的传播现状,并针对"红船精神"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困境与乏力,从传播内容、方式、主体、受众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与"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态环境"是现代信息社会人们了解和认知世界,并由此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的重要"依据".新媒体因其交互性、延展性、分众性和融合性,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具有环境监测功能去权力化、"宏内容"向"微内容"转向、话语泛在传播和加速环境化等特点.对此,应当从引导新媒体客观反映现实环境、与传统媒体"拟态环境"融合互动、提高新媒体受众的媒介素养等方面着手,促进新媒体构建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微时代”背景下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时代"是一个关注碎片叙事、世俗生活的时代,比较注重个体的个性需求。网络的泛在化、信息的碎片化、传播的裂变化、文化的世俗化、价值的多元化、社会的扁平化是"微时代"的主要特征。"微时代"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亲和力、吸引力和渗透力的提升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性、准确性和厚重性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微时代"背景下,要强化理论认知,奠定"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想基础;要实现价值认同,彰显"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本质要求;要提高道德素质,巩固"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保障。  相似文献   

6.
如今,移动阅读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主流阅读方式,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进行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广泛传播、增强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当代影响力,成为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古代文学经典的当代传播,不仅要构建更加多元化的网络传播方式,还要注重不同阅读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使读者进一步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传播的及时性和海量性,以及社会经济转型期的各类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会舆论也呈现多元化发展。公安机关要善于运用好网络新媒体,以主动、及时、透明、亲民的方式应对,既做到正面宣传公安工作,遇到危机又能善于化解矛盾,让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公安工作。  相似文献   

8.
作为高校大学生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大学生"宅"现象已经引起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而新媒体的发展无疑是其直接原因。本文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宅"现象、新媒体、大学生群体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梳理,以新媒体为切入点,综述出新媒体境域下大学生"宅"现象的研究状况,并从概念、原因、影响、对策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许多新问题。发挥新媒体统战工作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渗透力中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以人为本""敢于亮剑"和与时俱进,积极发挥新媒体统战工作的独特优势,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大统战"格局。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舆论的生成与传播方式,对当前的网络舆论治理提出了新要求。抢占舆论引导先机,要遵循主体性、方向性、主动性、包容性四大原则,完善新媒体管理法律规制,健全应急信息发布制度,构建网络舆论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多元化交流平台,完成从"把关人"到"指路人"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1.
论新媒体视域下民族文化的当代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民族文化为视角,关注新媒体的突入为亚文化及其传播领域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展开对"现实的传播困境"、"交互性的回归与拓展"以及"全媒体传播形态"等方面的分析,试图对新媒体背景下民族文化在传播领域的生存与博弈予以讨论。最终指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式发展路径有益于克服主流文化均质、引导群体传播实现"微繁荣",由"天下大同"到"美美与共"再到"时代共荣"。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6,(11)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政治社会化程度直观反映出国家政治体系的发展水平。在新媒体时代,在网络传播自由性、匿名性、开放性等特质影响下,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知模糊、文化自信弱化、实践行为无序等问题日益突显,大学生国家认同日益呈现多元化、矛盾化和盲目化的趋向。因此,需对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国家认同弱化的原因进行剖析,探索培育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级政府部门对接新媒体的步伐正在加快。从"面对面"到"键对键",政务新媒体的应用逐渐成为政务工作的新常态。但是,政府、新媒体、人民之间要实现真正的良性互动、构建起彼此的信任关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进一步迈向"社群化"就成为政务新媒体的一门必修课。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部分青年道德失范:漠视道德现象,道德情感趋于麻木;亲友关系疏离,与道德环境脱节;沉浸舆论"狂欢",炮制和传播消极信息;思想功利,理想信念弱化。对此,要从舆论引导、资源挖掘、网络监管、文化治理入手,加强对青年的道德培育。  相似文献   

15.
李浩 《青年探索》2022,(1):102-112
青年是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化,思潮多元化,青年的自主性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在此情境之下,教育引导青年理解爱国主义内涵,认同爱国主义精神,并合理、自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对帝吧"出征"事件、"饭圈女孩"为祖国庆生事件、许可馨事件三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新媒体从信息、话语、关系等层面赋予了青年新的权力,使其能够借助新媒体获取信息、进行发声并采取行动.而藉由对这些权力的实践,青年爱国主义情感传播呈现出传播形式多样、群体性和互动性明显、娱乐化倾向严重等新特征,并可能对国家、社会和青年本身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未来,国家和政府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年理性爱国;加强网络引导与监控,防止爱国主义情感变质;提升青年的媒介素养,疏解其不良情绪;同时积极与媒体、学校、社区等多元主体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新媒体赋权下青年爱国主义情感的合理传播和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的政务新媒体覆盖率已经达到90%,其发展趋势呈现普及化和全面化。政务新媒体有助于各级党政机关更加有效地展开宣传思想工作、实行政务信息公布、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主动接受人民的监督以及优化和改善工作,但其在发展中却沦为"摆设"。对此,应从人才培养、运维管理、平台规划和建设入手,实现政务新媒体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主体更加多元化、大众性,速度也更加快捷,互动更加频繁。这就要求公安机关的新闻工作者要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去不断融合新媒体的新内涵、新思路、新视角,以改革的心态,去接受、适应、运用新媒体为公安工作服务。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只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公安新闻舆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8.
《新东方》2021,(1)
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是我们党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环境下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既有其新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文化多元化、统战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知识以及新媒体平台投入不足等困境,这对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积极应对新媒体环境下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挑战,通过培养新媒体环境下统战工作的"意见领袖"、全面抓好统战工作队伍建设以及促进新媒体载体创新等,不断增强新媒体环境下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前进》2015,(7)
<正>社会发展的进程将新媒体推到了时代的前沿,时至今日,新媒体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平台。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在技术创新、运营理念以及产品服务等方面拥有强大的优势,思想舆论在新媒体的作用下都能够被快速地制造和传播。新媒体借助于新技术革命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大踏步发展。当前,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利用好新媒体的资源特点,促进宣传工作方式的多元化。新媒体的使用不仅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创新手段,更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6,(12)
新媒体凭借其自身独有的特性吸引着大学生,对大学生的德育养成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为使德育教育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高校教育者有必要展开深入的探究。因此,高校教育者应利用新媒体发展的契机提升高校德育的理念,利用新媒体进行大学生德育工作形式上的创新,满足多元化思想要求,掌握网络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