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仲淹的政治思想和实践深受《周易》的熏陶和濡染,特别是其政治改革理念,更是直接反映了《周易》的思想和影响。范仲淹提倡"经以明道,文以通理",开一代易学新风,《周易》的变法革新理念和崇德尚德观念都对范仲淹的政治改革思想有着重要的启示。范仲淹的易学思想是他推行庆历新政的理论根据和指导思想,他的政治改革思想与实践又丰富和发展了其易学思想,二者相互影响、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2.
吴爱萍 《长白学刊》2011,(3):126-129
康有为与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住重要政治人物,面对当时中国的现状,他们都提出了自己的民权主张,力图通过民权的概念激活民众.但是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康有为民权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从而使他"以民权变法"走向了"依靠君权"变法:梁启超则从"开民智,兴民权"着手解决康有为民权学说遭遇的难题,注重思想启蒙,提出了新民的思想,从而推...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国防部消息,今年国庆阅兵将重点展示中国特色武装力量体系建设的成果,以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为主。如果说装备是形而下之"器",那么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则是指导军事力量发展的形而上之"道"。60年,中国军队之"器"从"万国造"到"迈向信息化",中国军队之"道"则因时因事而谋而变,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从"人民战争"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从"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到"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历代中国领导人在求解兴军之策、强军之道时,既有一脉相承的坚持,亦有因时而动的创新与发展。本期刊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报告之二:"国防建设60年回顾"。  相似文献   

4.
<正>"领导者不仅应是有执行力的人,还更应是有思想力的人",这是房山区教委领导班子的职业追求和事业追求。其思想力展现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们在顶层设计中,秉持"有思想"、"识规律",做到"有观点"、"有方向"、"有定力",从而实现和保证了房山教育的科学发展。以思想把握规律。"思想力"是思维过程对于认识论原理的符合程度,决定着所形成的思想对于客观规律的符合程度。房山区教委着力把思想力提升到理论思维的高度,深入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坚持"博学之":他  相似文献   

5.
商鞅变法与中国传统法制的初次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法律制度并非一脉相承,夏、商、周三代原生的礼治法律传统至战国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其最为典型的事例即秦国的商鞅变法。变法后,秦国在全新指导思想和法律原则基础上建立了体现法家法律思想的专制法律制度。"徙木赏金"是商鞅变法的预备措施,商鞅的这个行为有特定的用意即愚民,又包含了他将推行的法律制度将会具备的基本要素,并且预示了变法的后果及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建 《传承》2008,(24):118-119
谢觉哉先生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战士",在他的法律方法思想中,以一贯之的是对于马克思对于法律的思想的具体运用。谢觉哉在1949年1月23日的"在司法训练班上的讲话"上,阐述了立法、法律适用的原则、法律适用与政治的内在关系等法律方法关注的基本问题,体现了他的法律方法论思想。  相似文献   

7.
李建 《传承》2008,(12)
谢觉哉先生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战士",在他的法律方法思想中,以一贯之的是对于马克思对于法律的思想的具体运用.谢觉哉在1949年1月23目的"在司法训练班上的讲话"上,阐述了立法、法律适用的原则、法律适用与政治的内在关系等法律方法关注的基本问题,体现了他的法律方法论思想.  相似文献   

8.
从孔子至汉儒建构起来的"儒家诗教",搭架起了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主要框架,奠定了两千年来中国诗学的主流思想,影响后世深远。唐为诗之大国,元结、杜甫及白居易等诗作深蕴教化,这自不在话下。然而若摆在盛唐普遍追求"风骨"、"兴寄"与自然音律等美学范畴底下,对历代学者公认诗风冲淡澄彻的自然田园诗派以及雄奇浑厚的边塞诗派之作品进行考察,尝试挖掘彼等诗作中蕴含讽喻教化,体现诗教精神之思想内涵,则是饶有兴味及颇具学术价值的探究,可为儒家诗教影响后世既深作一道有力的注解。  相似文献   

9.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由弱转强的关键,秦国君主通过推行并沿袭商鞅之"术",最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商鞅以强秦为目的,顺应时势采取了合理的"道"与"术",从而为成就秦国强盛之世奠定了基础。商鞅强秦的成功之处在于确立了合理的目标与方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既敢于破除传统,又能与秦国国内背景相结合,时至今日仍不乏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米华 《湖湘论坛》2007,20(2):23-25
早年毛泽东"变化民质"思想的中心环节是"本源入心",为此他通过构建"精神利己"价值体系和"倡学"的方法以实现之,这对他后来"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思想的形成有启迪作用.当然,这种启迪作用并不表现为简单的思想重复,而是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康有为是晚清今文经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经学思想融汇中西,综摄古今,形成了博大的理论体系,他以今文经学为根基吸纳西学而改造传统经学,实现为变法造势之政治目的,此创新之举堪为晚清今文经学发展的新契机。本文选取康有为的今文经学思想为切入点,以晚清今文经学的发展趋势为背景语境,以期探讨与反思康有为的经学思想与晚清今文经学发展的时代意义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集中研讨“荆公新学”的实学性质,并从其核心部分《三经新义》及王安石特别注重的“道德之意”、“性命之理”,延伸至他的变法实践。认为王安石的学术活动与思想的创造几乎全部都贯之实践当中,这是他与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的不同之处,也是与中国历史上许多改革家相异的地方,应该说,这正是王安石作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的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13.
何云鹏 《长白学刊》2010,(6):107-109
冯桂芬作为晚清著名的思想家、政论家,勇于针砭时弊,其所倡导的采西学、制洋器、善驭夷等改革主张,成为中国最早“洋为中用”洋务运动基本模式的蓝本,他提出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稍后被发展为“中体西用”的洋务总纲领,并对其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变法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冯桂芬的变法思想代表了19世纪60年代初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最高水平,并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政》2020,(4):F0004-F0004
世界仰止,一河育天下。韩城是黄河岸边的一座千年古城,大禹治水的故事和鋰鱼跃龙门的美丽传说就发源于此。作为"文史之乡",黄河孕育了"史学巨匠"司马迁。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抱负,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位于黄河之畔的司马迁祠,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后经宋、元、明、清历代修葺扩建,气势磅礴、宏伟壮观,是一个集朝圣祭拜、历史熏陶、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圣人、圣河、圣城",韩城也因此被视为"读书人的圣地",成为中国人在文化探寻上无法绕开的渡口。  相似文献   

15.
《新东方》2019,(4)
苏轼与李定之间存在着间接过节,没有直接发生过冲突,但李定是一个不服母丧之人,投机取巧地投靠王安石变法之新党,并受到重用与提拨。李定的"匿丧事件"受到旧党群臣的猛烈抨击,被迫追服母丧。当他擢为御史中丞掌握大权时,便借宋神宗之力对反对新法呼声最大的苏轼发难,以报复苏轼"诗讥"之仇。  相似文献   

16.
何晓苇 《求索》2013,(11):68-70
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中心,变革天下法度,旨在富国强兵。这与苏轼裕民的政治价值及其治国方略产生了尖锐冲突。苏轼认为,"裕民"理应成为变法之归旨,它是一个义蕴丰富而深广的概念范畴,与"富民"有别。"裕民"既涵盖了执政的举措在御民、抚民,于民以宽仁、宽缓,又统摄了治国"富民而措刑"的"民德归厚"之根本价值。苏轼认为,王安石变法"急於有功而贪富强",有病民、贫民之弊,乃至败坏天下之风俗。裕民作为苏轼政治理念的核心价值,贯串于熙宁前后苏轼的诸多思想言论和政治主张当中。裕民之道与富国之法也成为王安石变法的核心争论。  相似文献   

17.
正金庸绝不仅仅是一个武侠小说家,他完全有着驾驭鸿篇巨制的能力,有着向更高的峰巅冲击的能力,也有着实现这些目标的可能性,他不能实行自己的"暮年变法",实在是文学史上的巨大遗憾。金庸(1924-2018年)的著作曾伴随了我们少年时代最美好的记忆和岁月,那个时节,是一个多么天真烂漫、生命如花的时候啊!就如同"五四"那代人读到《少年维特之烦恼》一样,在上世纪80年代少年的我们的心中,读到《射雕英  相似文献   

18.
正以《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而留名千古的词人李之仪,不仅文学成就斐然,其为人行事也为历代后学所称道。他一生与范纯仁、苏轼、苏辙、折可适、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贺铸、李公麟、米芾、陈师道、李廌等诸多朝廷重臣、戍边将帅、文人雅士交游甚厚,与苏颂、王安国、孔武仲、郑居中等诸多宰执人物亦多有交从。其中,李之仪与王安石变法颇为倚重的三司使、《梦溪笔  相似文献   

19.
秦汉的户籍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户口版籍制度,是统治者控制社会人口的手段。有了它,就有了制定政令、征发徭役、课取赋税和分配权力的依据,更有了加强控制、防乱止暴和彼此监督以巩固统治的基础。因此,治秦汉史实有研究其户籍制度之必要。且户籍之制,殷周之制,已经渺茫。后世历代行之者,大都上属商鞅变法后之秦制。因而研究秦汉户籍制度,更有明历代户籍制度渊源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对教育对象的认知活动具有推动作用、行为选择具有评价作用、健康的心理形成具有调节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情感,应做到晓之以"理",以"理"导"情";动之以"情",以"情"激"情";表之以"言",以"言"传"情";赏之以"美",以"美"育"情";处之以"境",以"境"生"情",付之以"行",以"行"固"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