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风俗习惯,是指一个民族表现在婚姻、丧葬、节庆、礼仪、娱乐及衣食住行等方面,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喜好、风尚、习俗和禁忌等。它是一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心理素质。 风俗习惯是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它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对它加以调查研究,乃是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了解民族的社会历  相似文献   

2.
壮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实践中一代又一代地创造了很多优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积累了诸多的民族风俗,体现了壮族民情特点。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需对壮族的民俗改革与发展进行探讨。一壮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俗。它以某种方式世代承袭,长期因循,对人们的思想、生活、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是人们自愿遵守的无形的民间“法律”,它具有精神的制约力。同时,又是壮族的一面镜子,是面向社会的窗口,是壮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反映,是中华文化及世界文化共同宝库的组成部份。斯大林说:…  相似文献   

3.
姚同发 《两岸关系》2004,(10):53-55
民俗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异的历史流动载体,它含有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丰沛的积淀物,也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由这历史决定的民族心理特征、文化特质。因此,我们通过了解台湾民众的生活习俗、生命礼俗、民风民俗、祭祀风俗,便不难窥知其与中华文化的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民族性。民族和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民族风俗习惯是伴随着民族的产生而产生的,因而在其形成过程中就深深地烙下了民族的印迹,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民族性是指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自己独具一格的民族色彩。如苗族的跳月和芦笙会,气氛十分热烈,但与西班牙舞和吉卜赛人的民间舞蹈风味则完全不同。可以说,民族性在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上得到最充分的表现。因此,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构成民族差别的重要因素。只要民族的差别还存在,就必定有反映这种差别的风俗习惯。二、稳定性。任何一个民族的风俗习…  相似文献   

5.
一、民族法行政执法的基本概念 民族法的行政执法,是指享有国家民族行政管理权的组织,把有关国家民族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付诸实施的活动,是一个与民族立法、民族法的法律监督相对应的概念.具体的说,民族法的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以及经合法授权、合法委托的组织行使职权,做出行政行为,使民族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内容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具体实施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所谓风俗,是指人类某一群体里被普遍接受的一套多少定格化了的行为标准和处事方式。《汉书》有云:“凡民禀五常之性,而有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无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意思是说,因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习尚叫“风”,由社会环境而形成的习尚谓之“俗”。由于一定地域、一定民族的风俗紧密地联系着自然和社会,因此,风俗就成了人们借以观察社会人生的窗口。风俗的形成为文学作品的诞生提供了充分的条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消费习惯是民族风俗习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一定的生存环境下,受本民族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的支配,为着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在生活领域的实践中长期传承的行为心理表现和行为方式。它主要通过一个民族的人们在衣、食、住、行、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等方面的活动中表现出来,使人们明显地感知到它的客观存在。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少数民族消费习俗除有顺应协调的一面外,同时存在矛盾冲突的一面,即严重制约民族地区改革开放的进程和民族现代化发展进步的一面,我们称这一面为消费陋  相似文献   

8.
消费风俗学     
消费风俗学是研究消费风俗运动形式及其在这一运动过程中反映的各种社会、经济现象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消费风俗,即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关于消费的风俗习惯,实际上是指人们所认为的关于消费过程中具有流行性、稳定性、经常性的一种消费行为方式,它往往通  相似文献   

9.
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地反映了一个民族或一定地域内的各个人们共同体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物质文化特点和精神风貌,包括该民族的社会历史、生产活动、生活方式、社交礼仪、宗教信仰以及民族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内容。也即是说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不断发展的轨迹。因此,节日不仅仅是单纯的文化娱乐活动,而且“是一种综合文化”,它具有民俗学、民族学、史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记载着这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轨迹,也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整体发展水平。然而,伴随全球化进程,各民族文化在得到更多人认识的同时,其本身的原生性也不可避免受到了影响。具体到民族地区的日常生活中来考察,在大家不经意间,原有的一些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生产方法等等都发生了改变。而这种改变也使得包含于其中的民族文化在不知不觉中点滴消逝……幸运的是有这么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克服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的愚昧落后的东西,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一、生活方式的基本概念 生活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广义的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全部生活活动的总体,狭义的生活方式,通俗地说,是指人们如何进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是紧密地相联系的;生活方式同历史传统、一定地域、民族风俗、一定阶段是分不开的;生活方式受一定社会上层建筑的制约。因此,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生活方式时,一定要考虑到生活方式的这些特点。 二、社会主义生活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历史的原因 我国原是一个封建统治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一、违法行为的社会文化违法行为是人们违反法律规范、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范把人们的社会利益固定下来,它反映着统治阶级的需要。因此,违法行为就是反对统治阶级的社会需要和利益的行为。在复杂的社会中,特别是由于当今城市生活的社会复杂性,社会冲突成为普遍的基本因素。在规模不大且属同质的简单社会(如  相似文献   

13.
民族法的行政执法,是指享有国家民族行政管理权的组织,把有关国家民族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付诸实施的活动,是一个与民族立法、民族法的法律监督相对应的概念。具体的说,民族法的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以及经合法授权、合法委托的组织行使职权,做出行政行为,使民族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内容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具体实施的活动。民族法行政执法的要点包括:(一)民族法的行政执法主体。民族法的行政执法主体是行政机关,具体地说就是国务院、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民族行政工作部门以及其它合法委托、门主要由一个部门和以一个部门为主的行政执法不同,…  相似文献   

14.
民俗在文学作品中的魅力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是人类生活中普遍而特殊的一种社会存在,是民族集体文化意识的综合体,是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的标志体系。作为生活反映的文学必不可免要反映民俗。然而对民俗在文学作品中的魅力形成和价值定位却少有研究。本文力图从民俗与文学的关系,民俗在文学中的多层次渗透...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已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精辟地阐述了确立精神支柱的重要作用。一、精神支柱的深刻内涵精神是指人的思想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唯物主义者在把意识与精神当作同一概念使用时,认为它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精神支柱作为这种物质反映的最高产物,是人们在政治、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带有强烈示范和导向作用的行为倾向,并与社会形态、民族精神和进步程度息息相关。概括地说,我们需要培育和确立的精神支柱,代表着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族人民在衣着、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B、庆典、礼仪等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共同喜好、风习和禁忌等。它在不同的程度上反映着各个民族的传统和心理素质,成为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内容。民族风俗习惯是建立在民族生活条件基础之上的,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有着极大的影响。一般地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每个民族的人都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有特别深厚的感情。他们往往把其他民族对待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态度,看作是否尊重自己民族的表现。他们很自然地认为: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就是对本民族的尊重…  相似文献   

17.
民族心理是指民族群体本来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它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等特点在精神面貌上的反映,是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发展呈现参差不齐的状态,实行改革开放,不能不考虑到民族心理因素。所以,有必要探讨改革开放与民族心理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优化民族心理以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一)民族心理是构成民族这一人类共同体的特征之一。它指一个民族在共同生活的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这一民族所特有的心理风格,即各种稳固的心理特点的总和,是民族风貌的体现。民族心理对于发展、促进、巩固一个民族及其本民族的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各个民族既有自己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创造,又有各自的社会习俗、宗教信仰、道德准则等传统,而宗教信仰是迄今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被尊奉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但是,由于各个民族的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其宗教信仰也出现了非常复杂的情况。然而,根据社会调查和翻阅历史资料来看,在许多少数民族中间,原始宗教观念尚作为历史遗存和变异了的宗教意识形态,活生生地保留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原始宗教观念既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共同生理素质、道德形式、社会风俗、生活方式,又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活动处于什么发展阶段、具有什么特点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20.
民族素质是体现和反映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精神标志;政治文化则体现和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与发达的状况。这两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探讨两者的关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民族素质和政治文化的基本内涵民族素质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该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它是一个民族特殊的精神现象。在一般意义上民族素质有它自己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