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人才,不仅要有“才”,还要有“德”。不论哪个历史时期,哪种类型的人才,都要具备一定的思想品德。自古以来,国内外都把思想品德看作是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一)我国古代十分重视道德品质在人才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在《周记》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他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全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这里司马光提出了“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的精辟见解,把德放到统帅的地位,并指出由于德才的不同,造成了对…  相似文献   

2.
楚风俗漫议     
楚风俗漫议屈景昭“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楚人立于东南西北之中,介于华夏与蛮夷之间,由此形成了色彩斑斓的乡风民俗,其风俗习惯与华夏和蛮夷都有同有异。楚人的风俗与华夏和蛮夷的不同之处,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就是崇拜凤凰、太阳和火;崇尚红色、东方和...  相似文献   

3.
“natural rights”是近代西方启蒙学者提出来的。汉文出版物通常把英文“natural rights”译为“天赋人权”。夏勇认为,“在自然法学里,‘天’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人固有的本性”,“从根本上讲,这种权利是‘天然的’,不是‘天所赋予的’,是‘自然的’,不是‘他然的”~。根据英文的原意,“‘natural rights’以译为‘本性权利’或‘自然权利’为宜。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天赋权利’一词必须废弃”。“当然,不在‘天所赋予’的意义上而在‘自然’、‘天然’、‘固有’意义上使用‘天赋权利’一词亦无不可。”  相似文献   

4.
“naturalrights”是近代西方启蒙学者提出来的。汉文出版物通常把英文“naturalrights”译为“天赋人权”。夏勇认为,“在自然法学里,‘天’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人固有的本性”,“从根本上讲,这种权利是‘天然的’,不是‘天所赋予的’,是‘自然的’,不是‘他然的’”①。根据英文的原意,“‘naturalrights’以译为‘本性权利’或‘自然权利’为宜。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天赋权利’一词必须废弃”②。“当然,不在‘天所赋予’的意义上而在‘自然’、‘天然’、‘固有’意义上使用‘天赋权利’一词亦无不可。”③在我国,有不少学者否定“天赋…  相似文献   

5.
北宋学者谢良佐曾对其子写下《遺训》: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不求人知而求天知,不求同俗而求同理。后人评价,其“不求人知而求天知,不求同俗而求同理”,可以和范仲淹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媲美。所谓同俗,就是一些多年形成的风俗陋习、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而同理,就是道德操守、为官准则、人间大道。对同俗的东西,很多人并不排斥,反而“欣然接受”。恰恰正是这种行为,助长了不正之风,让陋习积重难返。  相似文献   

6.
罗忠福 《新重庆》2006,(5):42-43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从社会的每一个组成细胞做起。特别是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命脉的金融企业,构建和谐企业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就是要准确把握企业运作基本特征,走“以‘学’促和谐、以‘管’促和谐、以‘效’促和谐、以‘公’促和谐、以‘德’促和谐、以‘帮’促和谐”的“六促”之路,在企业内部形成公正、诚信、协作、互助、充满活力的氛围。以“学”促和谐。要实现“和谐”,金融企业全员必须具备一定素质,明事理,辩是非,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既有立身之本,又懂处事之道,更怀包容之心。这就需…  相似文献   

7.
亲属是因婚姻、血缘或收养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最密切、最亲近的社会关系。亲属一词来源于古代的礼,也称亲旅忏一韵川:“亲者爱k,近也”怕虎通》中写道:“族老,凑k,聚l生相亲爱,死相哀痛,有会聚之道,故谓之旅。”’这些解释均说明,亲属之间有互相依托、互相连续...  相似文献   

8.
黄南山同志《鲁迅是这样评论〈水浒〉的吗?》对拙作《鲁迅是怎样评论〈水浒〉的?》提出商榷,我热忱欢迎并再谈一下己见。 第一,关于“鲁迅对‘强盗’有特定的理解,肯定了《水浒》有革命精神”的问题。黄文引鲁迅“有官之所谓‘匪’和民之所谓匪,有官之所谓‘民’和民之所谓民;有官以为‘匪’而其实是真的国民,有官以为‘民’而其实是衙役和马弁”的话,说明鲁迅并未否定“匪魂”,甚至还要“把‘匪魂’看作‘我辈的魂’。”但这番话的用意主要是提醒人们注意:“貌似‘民魂’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12,(8):59-59
在我国古代,城市的改名易称,大多因为汉字的避讳。据《隋书·地理志》记载,为避隋炀帝杨广的“广”字,一下子就改掉几十个城市之名,其中广州改为番州,广饶县改东海,广安县改延安,广都县改双流等。如果说杨广只避一个“广”字,唐德宗李适避讳就宽多了,他不但避讳“适”,连像“适”的“括”字也不放过。《闻见后录》卷二六云:“处州,旧为括州,唐德宗立,当避其名,适处士星见分野,故改为处州,音楮。今俗误为‘处所’之‘处’矣。”  相似文献   

10.
防“左”反“左”首先要破除“宁‘左’勿右”的思维定势,而分析并掌握这种思维定势形成的原因,则是破除“宁‘左’勿右”思维定势的重要前提。本文在三个重要方面对其成因进行探讨:一是在国际共运和我党历史上形成的“‘左’比右好”的观念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向;二是认为“左”倾的社会根源是小资产阶级,比右倾更容易博得谅解和同情;三是建国后人们在“左”的氛围中生活了20年,体验深刻。持续不断的“左”倾思潮的猛烈冲击,在人们的头脑中层层打上“左”的烙印,从而形成“宁‘左’勿右”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07,(1):16-17
“年”字共有三种含意,其中之一是指讲时单位:365天,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谓之一年;“年”既然是计时单位,自然与历法有关,而历法的形成又是天体运行和万物生长规律的产物。这一过程是随着社会的前进和人们知识的提高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当威廉·汤姆斯于1846年提出“Folklore”(民俗)这一术语的时候,他用以指“民众的知识”。这是一个语义有很大伸缩性的词。如果它被理解成文化积累,其范围可以宽广到对人文现象无所不包。同时,由于他当初只提到了它的范围的一部分,即神话、迷信、风俗、歌谣等,所以它的范围又可以被理解得很狭窄。这就把争论留给了后世的民俗学家们。什么是民俗之“俗”?这是民俗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之一,历来的民俗学家自然都要做出自己折回答。例如,英国人类学派的民俗学家把“俗”限定为精神文化现象内的古代遗留物,而欧洲大陆的民俗学家把农民精神的物化形态(工具制作、建筑等)也纳入“俗”。当代欧美民俗学家或把“俗”界定为民间文化,或认为“俗”仅限于民间文学,并就此展开过热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13.
文学原是“乡姑娘”。她从一族一乡的地方走出来,汇入世界文学之林,自然带着各自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孙健忠创作中就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浓郁的湘西乡土气息和土家族民族风味。作家说,他是“从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追求上,开始了自己的创作。我力求在作品中写出那么一点‘湘西味’,那么一点‘山味’和‘野味’。”(《文学与乡土》,载《湘江文艺》八一年第五期)他的  相似文献   

14.
民俗,即历世相沿的风尚习俗。由于长期的历史传承和积淀,它形成了自己的功能特点。作为一种强大的传统力量,千百年来规范着民众的道德行为及对事物的认知概念等方面,由此而积淀成了具有强大力量和根深蒂固的民族民俗心理。我们进行民俗工程的改革,必须了解民俗的功能特点,进行民族民俗的审美教育才能行之有效,所以,研究民俗的功能特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 民俗的向心和排外功能。 历世相沿,群居相染而形成的习俗,无疑具有巨大的向心作用和排外力。任何事物一旦具有悠久绵长的历史,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之后,便具有巨大的传统力量。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来看亦如此。任何事物从其产生发展到一定程度,量的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民俗的形成是长期的,“历世相沿谓之风,群居相染谓之俗”,可见,长久积淀(民俗  相似文献   

15.
曾几何时,社会上吹起一股炒作之风。“风起于青萍之末”,初始人们尚不以为意;继之“舟摇摇以轻扬”,这才有了一点儿感觉;再继之则“甚嚣,且尘上矣”,简直是遮天蔽地的沙尘暴来了!“歌手想变成歌星要炒作,歌星想变成‘巨星’更要炒作;作者想变成作家要炒作,作家想变成‘大家’更要炒作;画家想变成名家要炒作,名家想变成‘大师’更要炒作。而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样的事都敢拿来炒一把:炒绯闻、炒吃喝拉撒睡、炒小道消息、炒白日梦,无所不炒!”这是一种病态,也是一种灾异。可悲的是炒作者自病不觉,愈演愈烈,愈陷愈深,还以为这…  相似文献   

16.
如何界定国际私法中的弱者,是探讨国际私法弱者保护的重要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本文持以下点:首先,国际私法中不宜采用“弱势群体”这一用。原因在于:第一,从语义上看,“群体”是指“持续直接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在特上表现为‘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有持续的相互交’、‘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有一定的分工协’、‘有一致的行动能力’五方面。”[1](P190)但事实明,“社会弱势群体并未形成真正的群体,其内部能没有组织化”。[1](P191)第二,若构成群体必然有的要求,但在国际私法的某一法律关系中,数量对弱地位的存在无…  相似文献   

17.
(文章按期数先后排列,一点祝愿周克玉(3.“’2)建设有少国特色帅杜会主义略论毛泽东思想发展的新阶段·······……几沁二:.认·..1..:...,·········”······……品转孪邓念是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关键·’‘’·….…“···….…吴略论声必武关于党政关系的思想“‘·而程庚生(3 .7)带胃怠设瓜4,·2)、声、户、产︸飞例7 1033故 一一读《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论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二长高曙东(4之‘丫丫胃‘…,.厂’;,’:’;i性’:犷‘”.’‘””””””‘”’‘”’“吕虹(4坚…  相似文献   

18.
周泉根 《新东方》2006,(2):33-34
中国近现代社会是一个方生未死、玄黄待定的过渡转型期社会。梁启超在其《过渡时代论》一文中曾详瞻论述:“今日之中国,过渡时代之中国也。”“人民既愤独夫民贼愚民专制之政,而未能组织新政体以代之,是政治上之过渡时代也;士子既鄙考据词章、庸恶陋劣之学,而未能开辟新学界以代之,是学问之过渡时代也;社会既厌三纲压抑、虚文缛节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是理想风俗之过渡时代也。”[1]的确,这次转型是全方位的,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诸层面,是中华民族在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文明结构的根本性重塑。从动态指向上看,中国过渡时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早在去年,就听到台湾岛内一些朋友说:如今台湾岛已经是“一岛两国”了。最近又接到岛内一位朋友来信说:“蒋经国逝世后,台湾已被美国和平演变,而形成‘一岛两国’——‘中华民国’与‘台湾共和国’的‘国旗’同时飘扬于台北街头。”接信后,我陷入久久的沉思之中。虽然事态实际上并不象岛内一些人士和朋友所估  相似文献   

20.
区别于传统社会法律强制力,当代法治社会法律强制力的“当代”之含义,从其走向看,已从传统“压制或强迫的力量”发展到“内在或自制的力量”.究其缘由,主要是法治社会下“‘内在观点’的提出、‘社会合意’的发展、对社会功利主义的批判、‘权威’理论的阐扬”使得法律强制力呈现“被弱化”之趋势.具体表征上,法律强制力已由传统的法律“硬性”发展至当代的法律“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