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正>"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重要内容,也是2014年全国"两会"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议题。贯彻落实这一原则,是政府依法征税、公民依法纳税的前提,事关民主法治建设全局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笔者认为,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对此作出立法设计,循序渐进、逐步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依法治税的美好愿景。税收法定是指税收的开征、停征及纳税人、课税对象、税基、税率、税收优惠等基本要素必须由最高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确定。在法学界,普遍认为税收法定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通过税收立宪,实现了国家征税权的宪法限制、私有财产权的宪法地位、纳税人权利的宪法保障,最终走上了宪政发展的道路。我国宪法税收条款缺失,没有规定税收法定原则,行政机关成为税收立法权和执行权的中心,使得征税权在我国成为几乎不受约束的权力。我国宪法对于私有财产权与公有财产权实行不平等保护,只规定了纳税人义务内容而没有规定权利内容,导致纳税人权益无从得到切实保障。税收立宪的价值就在于通过限制国家征税权来保障人权并实现宪政。  相似文献   

3.
韩涛 《江苏政协》2012,(8):49-50
"聚财为国、执法为民"是我国税收工作的宗旨。税务部门妥善处理公共关系、树立良好形象,对于做好税收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税务部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是"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内在要求。征税与纳税表面上是一对互相矛盾的社会关系,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前提下,国家征税的目的是集中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的收益者是社会大众。因此从本质上讲,征税与纳税又是一对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社会关系。税务机关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助于公众进一步认清这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在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税制改革的第一步是取消农业税,认清我国农业税的性质和取消农业税的原因是一个重要理论前提.我国的农业税名义上(法定的)是收益税,形式上是资源税,本质上是对农业生产行为征税,是行为税.在当代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免征农业税是通例,而且征收农业税违背税收公平和效率原则.为了保持我国农业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和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内、国际竞争力,"支农"措施必须从取消农业税开始.  相似文献   

5.
杨颖 《人民论坛》2011,(12):88-89
税收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重要形式,是一国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税收立法是在民主宪政道路上税收法定主义的必然要求。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复杂,当前我国税收立法更多以授权的形式表现出来,授权立法的广泛使用对传统经济法责任的适用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经济法责任势必需要在传统责任形态的基础上得到超越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税收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重要形式,是一国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税收立法是在民主宪政道路上税收法定主义的必然要求。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复杂,当前我国税收立法更多以授权的形式表现出来,授权立法的广泛使用对传统经济法责任的适用产生了巨大的挑战,经济法责任势必需要在传统责任形态的基础上得到超越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3月1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圆满落幕,近三千名全国人大代表投下神圣一票,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这是立法法颁布施行15年来的首次修改。修改后的立法法落实税收法定,覆盖性地扩大地方立法权,强调人大立法主导作用,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备案审查等,可谓亮点纷呈,备受社会关注。"这个春天,我们吹响了向‘四个全面’冲锋的号角,在这一大背景下修改立法法,充分彰显了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心和信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全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2014年12月22日审议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专属立法权事项作进一步细化,根据税收法定原则,将税收一项单列出来,明确税种、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部规范立法活动的重要法律,立法法被称为"管法的法",地位上可谓"高大上",但此次修改的效果却十分"接地气","民生"味儿十足。从落实"税收法定",到遏制地方红头文件的任性,强调地方立法不能随意减损公民权利,增设公民义务;再到放权地方规范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物保护等,无不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此社会舆论评价称,不难看出,此次立法法修改将权力严格限定在法治框架,更加注重对公民权利的保  相似文献   

10.
审查年度财政预算是各级人代会的一项法定内容.但是,有不少代表反映,审读财政报告就像"雾里看花".看不明白.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审议预算报告时仍有冷场现象.在有的小组审议讨论中,几乎没有代表就预算报告草案发表意见.如何让代表把财政报告审个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是人大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刘敬 《人大建设》2005,(11):53-53
吴云霄,偃师市国税局城区税务所所长,洛阳市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人大代表.自1999年当选为人大代表以来,吴云霄履行代表职务,发挥代表作用,在税收工作中管细税源,清廉征税,强化稽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后的首部税法草案日前亮相。草案拟将现行的"排污费"改为"环保税",环保税征税标准以现行排污费收费标准为税额下限,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免税,未纳入到环保税的征收范围。将"排污费"改为"环保税",并非只是单纯的改名字,而是改变了"排污费"的暂时性尴尬地位,具有  相似文献   

13.
税收流失与依法治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税收流失对国家的危害十分巨大。税收流失的根本原因在于未严格按照依法治税的原则办事。治理税收流失的根本性措施也在于此。改变“任务治税”为依法治税 ,把依法治税与税收计划管理统一起来 ;强化税收征管 ,加强依法征税的力度 ;坚持税收法定主义 ,完善税收立法 ;大力惩治腐败 ,净化社会环境 ;增强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 ,积极主动为纳税人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环境税费制度改革的具体税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江  周训芳 《求索》2010,(5):79-80,33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是我国"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工作,征收环境税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的举措之一。我国现行环境税费制度存在诸多弊端,应当在遵循税收法定、税收中性、公平与效益、专款专用、统收统支等征税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合理构建环境税费体系,增加环境独立税种,对原有税种"绿色化"改造,以发挥环境税费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阿计 《公民导刊》2013,(5):38-39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份有关税收立法权的代表议案,引发了社会热议和反思,或将推动全国人大尽快收回税收立法权。循着这场公共讨论的深层脉络,还可延伸至授权立法这一更本质的问题。全面评估授权立法的历史贡献和现实弊端,寻找其脱困路径和发展走向,已是不容迟缓的重大法治课题。  相似文献   

16.
<正>在当今中国的现实语境下,税收问题也好,其它领域也罢,尤需警惕立法权滥用对公共利益和公民私权的不当侵蚀。3月15日,全国人代会表决通过了立法法修正案。此次修法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税收法定条款的变迁。最初提交审议的立法法修法草案三审稿与此前的二审稿相比,删除了税率等表述。不少代表和专家学者指出,这将给政府滥用权力埋下隐患,导致税收法定原则落空。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全区国税系统按照"六个坚持"的要求,突出"质量效率年"的主题,充分发挥税收职能,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税收收入稳步增长。全区国税系统坚持依法征税,把收入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作为衡量税收收入质量的标准。在计划分配上,把石油税收从各地国税收入盘子中分离出来,区别"石油税收"与"非石油税收",分类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8.
《浙江人大》2015,(4):3
前不久,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因明确"税率法定",收获了代表的"点赞"和舆论的激赞。国家税收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本次人代会上,围绕"税率"二字的增删,从国家最高议事殿堂至民间舆论场,代表、专家、社会各界经历"激战"。从被删减到再回归,"税率法定"终究"起死回生",这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生动写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涉及民众切身利益问题上,民意正在不断"加码","倒逼"人大积极作为。客观而言,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人大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些法律  相似文献   

19.
《浙江人大》2013,(10):81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浙江省于2012年12月1日正式启动"营改增"试点工作,顺利实现了新旧税制转换。全省"营改增"改革实施半年多来,试点工作平稳有序,共涉及试点企业16.18万户,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主要体现在税制效应、减负效应、经济效应3个方面。税制效应"营改增"试点促进了税收制度完善,严密了税收征收管理,营造了公平竞争的税制环境。增值税具有"增值征税、层层抵扣、税负公平"的特点,避免了营业税"全额征税、道道征收、重复征税"的缺陷,进一步完整了增值税抵扣链条,大大降低了偷逃税的可能性,也减少了重复征税因素,也降低部分企业的税收负担,有利于促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偷税罪的立法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三十年,国家几乎不征税,也就用不着规定偷税犯罪。“79刑法”中关于偷税罪的规定,也只是宽泛、粗略的规定。198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立案标准》解决了偷税罪在司法实践中的操作性问题。1992年3月的《两高解释》明确了偷税罪的主体,明确了偷税罪的五种偷税手段,明确了偷税罪的起点标准;1992年9月的《税收征管法》和《补充规定》标志着中国税收征管工作走向法制化。“97新刑法”则使偷税罪的立法渐趋完善,而2002年的《高法解释》则解决了司法实践中对于偷税罪刑法适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