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专制主义是帝制时代中国社会的实质和本质特征,其最重要的理由之一就是:帝制时代中国的社会政治结构范式和运行机制,表现为专制权力支配一切、覆盖一切、规定一切、“通吃”一切。一方面,“专制权力支配社会”是专制主义作为帝制时代中国社会的实质和本质特征的最重要理由;另一方面,“专制权力支配社会”就是中国专制主义本身的实质和本质特征。帝制时代中国的社会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社会中的任何人、事都处于至上的、无限的皇权控制之下;传统社会中的人是处于专制权力的严格、严密、严酷控制下的“组织中的人”;传统中国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是政治原则而非经济原则,是政治决定经济而非经济决定政治,即“权力统治铁律”;政治权力全面干预社会生活,人民在社会生活中的自由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相似文献   

2.
皇权在形成传统政治秩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迄今仍缺少比较系统的阐述.皇权意味着有皇帝身份的人真正居于象征最高权力的宝座之上,并切实按照公认的规则行使这种权力和获得较高的社会声誉.这样的皇权有利于形成人心思定的政治局面,有利于整肃吏治和保障民生,所以成为传统社会理想的尊卑有序、各安其分、各得其所政治秩序之源.但以皇权为核心组织社会秩序,也有其不可克服的弊端.  相似文献   

3.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有着内在的关联性有效的政治参与离不开政治体系的稳定,而政治体系的稳定也必须以广泛的政治参与作为其合法性基础.但是,政治参与并非一定能带来政治的稳定,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的统一,不仅有赖于政治系统的开放性,也有赖于政治参与的法制化.政治参与的法制化可以规范权力运行,整合公众意志,减缓参与冲击,实现社会公正,这些都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基础性条件.因此,在我国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要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同时,为保障公民的政治参与权和实现社会稳定,又必须用法治原则塑造和规范政治参与的主体、客体和环境.  相似文献   

4.
奠坷  魏维 《前沿》2011,(20):128-130
政治权力社会化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政治权力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和过程,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互联网的应用有利于改变政治权力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提高政治权力客体参政的能力与效率,有利于加大对政治权力主体的监督力度。但是互联网的应用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真伪难辨的信息及煽动性的言论可能激化政治权力主客体之间的矛盾,此外,互联网技术条件本身的局限性导致利用网络参政的人群受限。  相似文献   

5.
权力基于一定社会资源产生,同时又会产生相应的权力结构,本文从国家权力结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政党推动.只有充分发挥政党在后发展国家中的特性、在我国权力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在政府机构的核心作用,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论当代中国的政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的政治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的内容.国内方面是指对内的能力,属于执政能力的范畴;国际方面则属于外交的一部分.中国政治力受中国政治发展进程的影响而表现出两重性特点;优势与不足并存.一方面,虽然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缓慢,但中国政治对内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中国政治上有相当长一段时期推行"左"倾路线,民主政治生活非常不健康,而国际社会对中国当前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了解不多,或者因固有的意识形态偏见而攻击中国政治,使中国对外的政治感召力弱小.从国内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国政治力的国内动员力强大,而国际动员力弱小.这样的特点可能在相当长时期内很难改变.因此,加强中国政治能力建设既是提高中国政治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内部政治系统与外部政治系统"政治能量"交换正常且顺利进行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我国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换过程中,社会机制的相对混乱和弱化使黑社会性质犯罪有了生存的空间。黑社会是在国家权力出现空缺时产生的,其滋生和发展与国家政治生活形式息息相关。在我国不存在绝对权力空缺,但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使社会出现政治弱化和社会控制乏力,为黑社会性质犯罪提供了生存空间。任何一个政府都利用法律这一专政工具对其进行打击和控制。我国打击和控制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对权力监督制约的法制体制亦不完善。政治腐败是黑社会性质犯罪依附的政治“毒瘤”,黑社会与腐败相结合,不仅纵容了黑社会的嚣张气焰,而且还可能造成政局不稳。后现代多元化特征的政治取向使政治体系呈现出混乱和无序,造成我们思想上的混乱。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作为一股容易被利用的潜在政治力量,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政治制度的斗争中,被某些反动政治势力利用必将成为我国政权的一大威胁。  相似文献   

8.
从全能政治到有限政治: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大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劲松  纳麒 《思想战线》2006,32(6):38-43
市场经济改革和体制内分权所引发的社会转型,客观上要求调整以全能政治干预为特征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即从全能政治向有限政治转变。有限政治的主要特征有:党、国家和社会三者间的相对分离性;社会权力多中心化和政治权力的有限性;政治体系的开放性和政治参与的有序性。  相似文献   

9.
协商是政治文明的本质。协商政治是当前在全国范围的普遍选举不可能实施的条件下,政府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允许和鼓励同各社会力量之间的相互协商。协商政治模式是我国政治发展的最优目标模式选择,因为它既符合我国现实政治背景,又对政治现实具有批判和引导的规范意义。协商政治既不同于政治协商,又不同于协商民主,它集中关注权力运行的合理性的层面。作为政治发展目标模式的协商政治有如下优点:改革的渐进性,参与主体的非竞争性,政府决策的回应性和培养公民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网络逻辑重构了现实社会运行逻辑,从而导致了社会权力在不同人群中发生转移.社会权力转移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青年化社会的出现.青年化社会生成引起了政治运行逻辑开始发生变化,面对这一新变化,作为直接以青年为工作对象的共青团首先必须予以回应,从而为政党在新的社会形态下构建有机化政治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1.
黄义英 《传承》2009,(16):126-127
皇权在形成传统政治秩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迄今仍缺少比较系统的阐述。皇权意味着有皇帝身份的人真正居于象征最高权力的宝座之上,并切实按照公认的规则行使这种权力和获得较高的社会声誉。这样的皇权有利于形成人心思定的政治局面,有利于整肃吏治和保障民生,所以成为传统社会理想的尊卑有序、各安其分、各得其所政治秩序之源。但以皇权为核心组织社会秩序,也有其不可克服的弊端。  相似文献   

12.
清代是中央集权高度发展和空前强化的时期.军机处作为清朝初年设立的中枢辅政机构对中国近代政治走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分析雍正年间的政治背景和政治斗争,探究雍正在设立军机处时如何运用政治权力,进行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地位.分析政治权力在军机处成立中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我国宰辅制度的演进.  相似文献   

13.
陈创生 《岭南学刊》2007,13(6):29-32
从市民社会的视角来看,政治民主的实质就是国家与社会的相对分离及其良性互动。在当代,作为"物质的交往关系"的市民社会,既涉及私人领域,也涉及公共性的政治领域。伴随交往关系的发展变化,上层建筑的内在结构、性质和功能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国家的发展体现出不断向市民社会渗透的过程。政府不再是惟一的权力中心,自主性机构是市民社会的物质形态,非政府组织可以成为不同层次的权力中心,在不同程度上分担提供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市民社会的出现将使原来的国家统治向社会治理转变,市民社会为政治民主化提供了基本的前提,是推进政治民主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传统权力理论主要以政治领域内的国家权力为主要关注点,形成传统权力观在政治领域内的单极延伸.然而,随着现代国家一社会关系的分离状况以及社会多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局限于政治领域内的权力审视显得越发局促.学者们开始尝试以新的视角审视权力问题,社会权力视角逐渐浮显,让人们开始以一种崭新的眼光重新打量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5.
试论政治资源的特性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重要变化,已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或资源分配问题,也不再仅起一种权力或工具作用,而是社会成员满足自身意愿、确认自身价值的重要渠道或方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其作为资源,具有无限容纳性和使用不减少性。这种特性要求社会政治生活必须规范、公正。而在人的现代意识水平上,要做到社会政治生活规范、公正,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刚性政治生活制度。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软权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基于社会管理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教化、提升其政治素质、培养其社会活动能力的教育活动,也是社会管理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从权力的形态和实现形式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表现为一种社会管理软权力。运用软权力实现对社会的科学化管理是现代民主政治和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通过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会化、生活化、人本化、制度化和协作化,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软权力,将极大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卢雷 《前沿》2005,(2):152-155
政治权力是利益主体间相互斗争的产物。政治权力自产生以来就存在着社会化和集中化的矛盾, 从而推动了政治权力向前发展。在当代政治生活中, 权力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权力化的双向进程使得国家和社会相互渗透, 公共领域越来越小。在我国, 塑造公共领域、实现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 需要经历政治权力重塑和市民社会重构的双向过程。  相似文献   

18.
政治现代化视域中的公民政治行为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当经济、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已经难以靠自身的动力发展时,政治现代化的动力意义更显关键。政治现代化是公民与政府在互相增权中平衡搏弈的结果,因此,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基本权力建设,形成有效政府来领导政治现代化;同时,也要注重公民力量的对应增长,从而形成对政府的有效调适。而公民力量即是从公民社会中化约而成的公民政治行为能力,是指公民为了自身的利益掌握和运用社会政治资源的能力。政治认知、政治行为方式和组织程度是其三个重要构成要素。这表明,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中国公民政治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9.
秦艳峰 《前沿》2011,(18):37-39
权力论一直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的一个核心理论,冷战前后国际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给权力论注入了新的内容。约瑟夫.奈(Josephs.Nye,Jr.)提出并阐述了软权力的概念。在当代国际政治中,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硬权力和软权力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软权力的绩效正在逐渐提升。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当代国际政治中要做到游刃有余,必须"软硬兼施",在稳步增强硬权力的同时,重视和增强软权力的绩效。  相似文献   

20.
政治秩序是实现政治发展的有力支撑。民主政治发展背景下所要求的现代型政治秩序体现在形成更加合理的权力结构、确立民主型政治权威、推进政治有效发展等三个方面。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通过以下路径采构建现代型政治秩序: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政治秩序的运转机制:加强公民社会建设.实现政治体系全面有效运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权力与权利的有效运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