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的"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广泛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新时代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有效治理社区管理服务难题的重要途径。这需要我们把推进社区居民自治看作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工程",在进一步开展社区层面的多样性居民自治活动的同  相似文献   

2.
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最早发育于城市,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其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优势,国家通过立法对居民委员会这种制度形式加以固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以法治保障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优势以及作用,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把社区治理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推进社区治理,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对于提高居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和社区服务水平,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促进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社区职能逐渐转变,已不单单是党和政府与群众联系的纽带,更是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主要载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社区作为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主战场,将承担更加重要的职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为今后的社区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以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重点,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在实践中探索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的重要途径。浙江民政将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细化工作措施,切实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把社区治理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推进社区治理,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对于提高居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和社区服务水平,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促进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社会组织作为重要的社会建设主体之一,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利益表达的组织化形式,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与市场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当前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正处于从街居制向社区制转型的攻坚期,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对于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行政化困境"与"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世纪行》2020,(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社区处在联防联控的第一线,是抗击疫情的两个前沿阵地之一,实施严格的社区封闭管理对于阻断疫情传播扩散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进一步凸显了城乡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同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基层治理始终存在着一个体制性问题,即国家行政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如何衔接与互动?已有的研究往往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建制社区上,因而对于实行行政管理还是社区自治,在态度上显得模棱两可或水火不容。如果我们把观察问题的视域从单个社区扩展到整个街区乃至市区层面上,并以此透视"行政"与"自治"两种逻辑的交互关系,那么就可以将城市基层治理模式划分为三类理想模型:行政一体化模式、行政与自治分离模式和行政与自治衔接模式。行政一体化模式使政府效能改善和市民社会发育陷入双重困境;行政与自治分离模式又因强调国家与社会二分而导致脆弱的社会自主性;一种合理化的建议是突破社区限制,改革街道体制,通过新的衔接体的设立,从而一方面保证国家权力在基层社会的实现,另一方面拓展基层社会的自治空间。  相似文献   

10.
村级组织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末端部分,既具有"国家性"又具有"社会性"。村级组织由基层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构成,"一肩挑"在强化党组织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领导地位的同时,对于群众主体性的发挥和村民自治的运行也会产生影响。推进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关键在于厘清乡村发展目标和村级治理定位,在此基础上完善村级组织与村级制度。  相似文献   

11.
正民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第一批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这个文件的出台向困扰广大居民群众和城乡社区工作者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宣战",对于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成都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年来,在统筹城乡发展顶层设计下,成都市坚持"还权、赋能、归位"的核心理念,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改革,逐步形成"以民主保障民生、以民生促进民主"的治理效果。一、增进居民参与,培育居民自治能力,实现"还权"于民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关键在  相似文献   

13.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村庄面临着形式化治理的困境。基于关中X村的考察表明:加强村民自治建设,提升乡村社会与基层政权、国家治权之间的协调能力,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协商共治,是破解基层治理困境的有效路径。小组自治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形式,具备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和拥有比较完善的主体和治权,使得村民自治能够正常运行。在X村,村民小组具有自治主体性,行政与自治各得其所,国家与社会相互依赖,村庄实现了"双轨治理",有效破解了基层治理困境。国家需要给村民小组提供必要的自治空间,使其更好地将群众组织起来,并以资源输入为契机,实现国家治理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刘东杰 《桂海论丛》2012,(4):100-103
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治理机制,二者具有统一的社会目标——社会治理。但因二者在内在机制、价值取向、运作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二者的协调陷入困境。协调两种治理机制,是建立科学治理结构的必然要求。要从合理调整基层政府管理职能,培育基层群众的自治观念和增强基层自治组织的利益聚合与表达功能三个方面入手加以协调。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单位制的解体以及街居制的改革,社区承载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并日益成为城市基层矛盾交织的"场域",为此,必须通过加强社区自治能力,大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长山社区作为物业弃管小区,其从"弃管小区"到"居民自治"的治理成效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治理社区提供了一个微观的样本。长山社区的自治之路虽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也存在"行政整合过度"的问题,社区治理体制还不够完善,要保证长山社区居民自治的长期、稳定和有序发展,还需要更进一步培育社区的自治能力,并且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一湾青水绿,两岸荔枝红",既是荔湾自然环境的生动写照,更是荔湾群众对和谐社会的美好期盼。近年来,广州市荔湾区民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坚持党建引领、项目推动、多元参与、机制创新多措并举,全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实现良性互动。凝心聚力,党建引领"头雁效应"。牢固树立强基层先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近年来,河池市凤山县把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屯级党建工作,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形成"党领群治共建共享"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有力推动了全县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社区工作法来自于基层探索实践,完善于基层改革创新,是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备工具,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是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社会治理是一个"大概念",而社区治理是微观层面的基层社会治理。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文发萍 《时代主人》2012,(10):40-41
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是人大工作的重要职责,基层群众自治又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最直接、最广泛的实践活动。因此,县区人大应对基层群众自治活动给予积极指导,为实现群众自治、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应有作用。笔者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自身工作实践,就此略作阐述。一、基层群众自治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村委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萍乡市湘东区基层群众自治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21,(9)
正2018年以来,张家港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快速高效解决社区居民身边"小急难"事。张家港市民政局党委将民生微实事确定为"书记项目"重点推进,以民生项目为核心推动社区治理创新改革,激发了基层社会治理内生动能,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明显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