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昂  刘敏清 《岭南学刊》2007,(3):108-110
税费改革后,由于政府投入和农民投入不足,农村准公共品供给出现了困境。从分析广东农田水利的投入情况来看,政府投入和农民投入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准公共品的农民自愿供给模式尚未发挥作用和地方政府行为具有“经济人”特征。  相似文献   

2.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在“二元结构”的支配下,我国城乡之间实行着两套迥然不同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重城市,轻农村。造成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缺位和错位。我国农村消费者不能像城市消费者一样在公共物品上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落后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本文从消费者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缺位和错位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宅基地"供给侧"改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其核心应为破除"房地一体"困境,激发宅基地"财产权利"属性,保障和完善宅基地用益物权,探索农村宅基地流转制度,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基于当前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宅基地"供给侧"改革应深化农村宅基地管理体系,完善政府和农村村委会互动监督机制,健全宅基地申请审批收回程序;完善宅基地"用益物权"属性,兼顾公平与效率,遵循程序公开合理原则,坚持立法的轻重缓急原则;完善"失业保险"保障、结构再风险保障、再生存能力保障、立足于农村实际的农民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4.
“乡政村治”下的农村自治是社会基层群众性自治。两委关系的好坏是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尺。两委的关系实质是村党委会(党总支或党支部)的领导权和村委会的自治权的关系。村两委的冲突主要表现为村支委书记与村委会主任的摩擦与争执。疏理两委关系的路径:一、充分尊重农民自治权,由农民选举产生村委会,彻底结束村委会与乡镇政府的实际隶属关系。二、在两委组织构建上,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如村党委会(党总支或党支部)不应与村委会相配套。三、村委会成员工资、岗位津贴取自于集体资产管理、经营。只有农民的权利获得认同和尊重,才能真正实现农村自治。  相似文献   

5.
任旭彬 《桂海论丛》2013,(4):110-113
广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与农民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确保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成了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造成广西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公共文化设施不足、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以及缺乏农民组织作为文化建设的依托载体。优化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要建立起政府供给、市场供给与社会供给优势互补的复合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6.
李亮 《群众》2021,(4):29-3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投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动力之一,对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有着明显的主动性和先导性作用。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投资与供给结构的关系愈发密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江苏经济平稳增长。“十四五”时期推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发挥好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在供给结构升级、供给质量提升、供给层次提高上下功夫,不断增强供给质效。  相似文献   

7.
张晓飞 《前沿》2005,(9):119-1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小康,解决“三农”问题事关中国发展的前途和未来,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现实国情下,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这个目标,当务之急是突破现有制度的束缚,通过充裕的制度供给,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大力发展劳动力大容量转移载体,积极、稳妥、有序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8.
曲延春 《理论月刊》2012,(1):176-178
农民组织化不仅是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保护农民利益的有效途径,而且能够直接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降低供给成本。当前,我国农民组织化水平总体比较低,社会环境制约着农民组织的发展,农民组织规范性较差,农民自身因素也影响着组织化的水平。为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为目标,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应大力发展农民组织,改善制度环境,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农民政治素质及其对农民组织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混合产品的特性,从而为其民间供给提供了可能。实践证明,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民间供给有助于弥补政府失灵,满足分散化的原子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目前,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主要由公立医疗机构单一供给,民间医疗机构大多处于“非法”经营状态,无法与公立医疗机构平等竞争,民间医疗机构由于人、财、物等资源限制发育不良。实现公私医疗机构的合作治理,共同供给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定长远系统规划,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机制,提供促进民间医疗机构发展良好的制度环境;鼓励扶持民间医疗机构的发展,是政府促进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责任和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解决农村文化落后、农民精神生活贫乏、乡村文化边缘化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途径。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应以增加供给的方式解决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不足、人才短缺、能力不足等问题,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扶贫、文化产业、地方发展等相协调。同时,还应为供给文化发展提供思想、制度及实践支持,解决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相似文献   

11.
“十三五”时期,浙江将在制度和政策供给上加大力度,在要素和服务供给上创新机制,协同推进其他领域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相似文献   

12.
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缺失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公共文化供给能够提高农民的非物质福利,促进农民理想信念的形成,影响农村社会文化的世俗化过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存在经费不足、人才缺失、体制与机制缺失等问题。必须完善政府公共文化供给职能,创新农村文化供给机制,培育农村文化的内生机制,推进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郝君富  ;李心愉 《求索》2014,(4):105-110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宏观经济失衡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征,使得需求管理政策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因此,政府必须转变宏观调控思路,引入供给管理,将其与需求管理结合起来,弥补需求管理的不足。然而,就目前而言,供给管理理论的匮乏使得人们对其运行机制及政策工具不甚了解。基于供给学派关于税收供给效应的描述,文章建立了一个做观模型以说明供给管理政策对总产出的传导机制。通过理论分析,考察了税收政策对总产出的供给效应,并推导出了“拉弗曲线”。研究发现财政税收政策确实具有供给效应,即税收政策通过改变“相对价格”来改变劳动者和企业的激勋,从而影响产出水平。而随后推导出的“拉弗曲线”则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了减税政策对总产出的供给效应。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从贫困到小康的转变不仅是我国农村从生存型社会到发展型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的过程,也是农民群众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及农民群众民主觉悟和权益意识迅速增强的时期。为此,应加快农村及整个国家公共品供给制度的改革,构建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迅速增长的公共需求,这是促进农村及整个社会发展和和谐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陈银鸿  陈银波 《创造》2002,(5):39-39
据调查,很多村委会尤奠是落后地区的运行们况和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槽况并没有因实行村民自治而有多大改观。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公共品研究主要集中于需求表达机制、供给机制以及公共品供给困境的研究。需求机制主要关注农民的公共品需求偏好无法正确表达的问题;供给机制主要关注制度内供给不足而制度外供给又受困于自上而下的决策程序的制约问题;对公共品供给困境的研究则主要借助于西方学术界囚徒困境、公地悲剧与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逻辑这三大理论资源。从我国农地制度的角度来研究当前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困境应成为此后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已进入“后农业税时代”,在这一背景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这一课题给予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从农村公共产品的界定与特征;“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分析;“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选择等四个方面作了一个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8.
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正在助推“数字工匠”供给侧改革。当前数字化人才供给存在“数字工匠”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和配套欠缺的难题。通过分析内外影响因素,提出需从政府层面发挥数字化人才服务与监管作用、在高校层面创新数字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企业层面重视数字化人才引进及培育三方面着力,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工匠”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视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短缺 ,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障碍。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城乡“二元供给体制”、政府职能残缺、融资体制障碍等。文章通过建立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模型 ,论证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降低了农民收入水平 ,并据此提出协调城乡经济发展 ,保障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对策设计。  相似文献   

20.
文章引入经济社会学的视角,描述H镇中的基督教徒的信仰生活,对其进行“结构与功能”和“供给与需求”理论分析。认为,H镇基督教教徒阶层总体构成偏低,教徒信仰基督教的“功利性”与“世俗性”较强;教会在对“神的感应”的传教上存在夸大和扩大化的倾向,对教徒缺乏正确引导;教徒的总体功能需求能够得到教会的有效、充足的供给,教会的需求也能获得教徒的基本供给,两者处于大体平衡之中;教会基本上实现了“三自”的方针,并在当地社会中发挥了一定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