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景  傅伟  李莉 《前沿》2006,(11):60-62
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获取资金,上市制度、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法律及关联交易披露等方面的缺陷则为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关联交易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本文结合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手段进行了重点分析,并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上市公司守法诚信、严格自律的意识、规范关联方关系及关联交易披露、加大审计力度与违规行为惩处力度等方面提出了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丽华  高英 《前沿》2005,(10):62-63
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规定分析了债务重组的概念、方式及会计处理,指出了上市公司对关联方进行债务重组的动机,提出要规范上市公司关联方对债务重组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周东威 《求索》2012,(3):155-157
对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的规制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我国,随着上市公司的不断增多,上市公司间非公允关联交易日益突出,并逐渐在微观、中观、宏观上影响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本文在探讨关联交易基本属性的基础上,比较域外非公允关联交易的规制及我国近二十年来防治非公允关联交易的实践,提出完善我国非公允关联交易法律规制的系统制度应当以公平、公正、公开、效率为价值指引,并分别在税法、证券法、公司法诸方面建立起转移定价规制制度、非公允关联交易推定制度及非公允关联交易的刑事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4.
解秀兰 《青年论坛》2002,(2):101-101
一、对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几点认识1 关于债务重组条件新债务重组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条件下债权人做出让步的债务重组。 2 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条件下债权人未做出让步的债务重组。 3 债务人不发生财务困难而仅仅修改债务条件下的债务重组。 4 债务人处于清算或改组时的债务重组。把新债务重组同原债务重组作比较可以看出新债务重组的适应范围更广。而原债务重组主要是指债务人处于持续经营状态下发生了财务困难 ,债权人做出让步的债务事项。新债务重组准则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大量的PT族、ST族 ,考虑到我国证券市…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热潮的掀起,诸多内幕交易行为暗流涌动。本文从“中山公用内幕交易案”典型个例分析出发,讨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内幕交易行为频发的环节,并提出实践中如何有效地防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内幕交易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陈晓红  陈杨 《求索》2011,(7):34-36
以2009年的截面数据为样本,本文实证考察了关联交易的不同类型对盈余质量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当关联交易发生在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集团之间时,关联交易会降低盈余质量,表现为"掏空效应";当关联交易发生在上市公司与非控股集团之间时,关联交易提高了盈余质量,表现为"效率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可能背离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其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关联交易双方当事人的地位实质上不平等,或者利益实质上不独立,可能导致一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或利益部分混同.因此,法律规制的路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在交易中校正双方地位,使双方在交易中达到法律上的拟制平等,从而使上市公司意思表示真实,或通过强行法的介入,校正其不公平的后果,使其达到与非关联交易一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茂超  干胜道 《求索》2011,(1):16-18
文章运用Logistic模型对募集资金投向变更公告的市场反应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大股东间股权越分散,被变更投向的募集资金到账时间越长,公告日股价异常上涨的可能性越大;变更募集资金投向的频率越高,资金比例越大,公告日股价异常下跌的可能性越大;募集资金投向变更中的关联交易会引起公告日股价异常上涨。这说明上市公司不宜于高频率、大比例地变更募集资金投向;也不宜于在募集资金刚到位后就即刻改变其投向;如果是迫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不得不变更,则上市公司应该努力改善股权结构,力争实现大股东之间的股权制衡;对于募集资金投向变更中的关联交易行为,上市公司没有必要刻意回避,因为它不会对公司股价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司法>规定了关联关系、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概念,同时还设置了实际控制人表决权排除制度、大股东的诚信义务以及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对关联交易的有序进行起到了规制作用,但在保护关联企业从属公司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层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订立有控制合同或利润转移合同时,控制企业必须在合同上订明提供一定的金钱给付作为对少数股东的补偿;在没有订立控制合同的情况下,控制企业不得利用其影响力为或不作为不利于从属企业的行为或措施;同时规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其他各种形式的控制权人诚信义务,对从属公司及其少数股东进行保护.公司人格否认原则是保护从属公司债权人的有效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不当关联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近年还有发展的趋势。这些关联交易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严重损害了广大中小股东以及债权人的利益,也违背了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规范不当关联交易,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从上市公司的具体数据及公司治理因素两方面分析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对债务杠杆的影响,结果表明:因为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持股比例普遍较低,管理者与公司股东之间的利益相关性没有达到一致,中国管理层持股的壁垒效应较为突出。随着管理者持股比例的提高,管理层在公司的地位更加强势,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增加,为了减少外部监管以及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层会降低公司的债务杠杆。但是在公司治理水平高的公司,内部的有效监管可以减缓这种管理层持股给上市公司带来的壁垒效应,因此,上市公司的高水平治理对管理层有监督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上市公司的具体数据及公司治理因素两方面分析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对债务杠杆的影响,结果表明:因为中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持股比例普遍较低,管理者与公司股东之间的利益相关性没有达到一致,中国管理层持股的壁垒效应较为突出。随着管理者持股比例的提高,管理层在公司的地位更加强势,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增加,为了减少外部监管以及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层会降低公司的债务杠杆。但是在公司治理水平高的公司,内部的有效监管可以减缓这种管理层持股给上市公司带来的壁垒效应,因此,上市公司的高水平治理对管理层有监督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公司     
《小康》2017,(27)
<正>宣亚国际对映客直播的收购终于迎来新进展9月4日晚间,宣亚国际发布《重大资产购买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拟28.9亿元收购蜜莱坞(映客直播)48.2%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宣亚国际将成为蜜莱坞第一大股东暨控股股东。本次交易完成后,从财务指标来看,上市公司的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收入规模、利润规模均将大幅提升,同时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增强;而从业务整合来看,宣亚国际也将实现平台商业价值的跨越式发展。酷派遭3家银行催债2.4亿元近期,乐视系控股的酷派集团连续遭遇银行追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分立是上市公司重组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其实现经营专业化、效率化的重要途径。由于我国公司分立法制发展相对滞后,现行法律规定也极为简单,在法律实务中,不仅无法解决分立的方式、分立的对价等公司分立本身的问题,更无法回答上市公司进行分立后,上市资格是否可以继受等特殊问题。为了改善我国上市公司分立制度缺失的状况,完善上市公司分立制度,我国有必要明确上市公司分立的概念,引入吸收分立来丰富上市公司分立的方式;同时,建立公司上市的特别审查制度,对分立公司与继受公司是否可以同时上市、上市协议是否可以转让等公司分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明确规范;调整上市公司分立中债权人保护的规则,将继受公司对分立前公司债务所承担的连带责任在期限以及责任范围上进行一定的限制,可进一步激发上市公司通过公司分立的方式调整自身结构。  相似文献   

15.
“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是西方发达国家公司金融中分析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也是债务融资决策的主要判据 ,但在我国公司中很少使用。本文在简单介绍“资产息税前利润率”的含义后 ,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了“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在债务融资决策中的应用 ,并指出了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若干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向能 《岭南学刊》2008,(1):109-112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现象将会大量涌现。对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如管理不当,会导致证券市泡沫膨胀、内部人控制、虚增公司资本、损害债权人及股东权益等问题。对此,应借鉴国外相关法规,结合我国实际,制定相关法规引导横向交叉持股,限制纵向交叉持股,并从规范交叉持股公司的信息披露、关联交易、会计处理,完善上市公司外部治理等方面采取措施,以加强对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回顾债务治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治理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强化债务治理的相应改进建议。文章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治理弱化的主要原因是银行对企业的约束软化、资本市场非均衡发展现状下的企业融资结构失衡、股权结构扭曲情况下的兼并机制不健全、破产机制不完善。因此建议从加快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建立和完善破产机制和兼并收购机制几个方面强化债务融资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廷良  韩玉 《前沿》2010,(16):56-59
上市公司诸多风险中,法律风险是其中影响广泛、影响力大的主要风险之一。文章分析了上市公司特有的法律风险机制和风险传导特征。其中上市公司法律风险主要涉及:企业信息披露风险、内幕交易风险、关联交易风险、股权管理风险、信用风险等。法律风险传导特征包括了普遍存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传导迅速,过半数属于操作性风险。文章探讨了上市公司法律风险传导载体和流程,最后提出上市公司法律风险控制对策,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一整套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对法律风险进行预警和预控管理。  相似文献   

19.
集团企业基于股权控制的非公允关联交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上,企业代理问题的研究都是围绕股权分散下股东与经营层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展开。在股权结构集中的环境中,利益冲突主要存在于控制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此时所衍生的代理问题是控制性股东利用非公允关联交易从关联方转移资产与利益的倾向。企业集团控制的代理问题实际上就是股权控制的代理问题。所有权与控制权未产生分离时,控制性股东在经营公司时,既可能产生正的激励效应,也可能产生负的壁垒效应。在较低的所有权水平上,控股股东的侵占能力和程度随股权比例的提高而增强;但当所有权比例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控制性股东和公司利益将越趋于一致,由关联交易等隧道效应产生的机会成本也越大,机会主义资产转移侵占行为和非公允关联交易会减弱。控制性股东常通过金字塔结构、交叉持股、二元股份结构、多重持股及各种股权结构的综合运用等手段,使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使其控制权大大超过所有权,在增强对非公允关联交易的操控能力的同时,降低非公允关联交易的机会成本,产生更严重的代理问题。控制股东的投票权偏离所有权幅度越大或所有权较少,它的侵占动机越强,非公允关联交易越多,公司的价值越低。  相似文献   

20.
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是投资者投入上市公司资金的安全性和增值性的保证。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一般认为:虚假信息披露、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大股东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掏空上市公司等。而我们的研究认为,大股东对董事会的控制,还不是导致董事会不履行对投资者“忠诚”和“勤勉”职责的充分条件。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董事会侵占其他股东利益的主要原因,是大股东财务结构的不合理、和资金周转的严重困难。因此,在现阶段,解决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关键,是建立激励董事会独立履行对投资者“忠诚”和“勤勉”职责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