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活动中创新目标、创新思维、创新成果和市场价值是锚定创新过程的物化要素,它们与相关的活动要素一起,构成了OCAV双层次创新模式。这是一个涉及自主创新、创新扩散的机制。对系统创新来说,自主创新是基础,创新扩散是条件,OCAV创新模式能够有机地将两者结合起来。该模式有助于描述系统创新价值产生的过程,有效地揭示创新活动规律,探究创新运作机理。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具有永恒价值的课题。事物总是在创新中丰富发展。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创新活动史,就是人类在不间断地改造世界的同时改造自身,从而不断获得自由和进步的历史。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飞速发展,国家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创新。创新已经成为我们党治国  相似文献   

3.
王梅  李新堂 《前沿》2005,(5):70-72
教育作为一种主体性的活动, 其价值取向的确立不仅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关, 而且同教育主体对教育价值的理解和选择有关。创新教育的价值要内化为教育主体的价值取向, 有必要回到教育主体的价值选择中, 在教育主体的价值选择中确立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培育创新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理论是体现时代精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之一,深化了人类对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实践和创新价值,是对国际生态文明理论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创新活动是在具有一定的目的、需要、意识的主体驱使下形成的社会活动,这个主体就是创新人物。研究评估某项创新活动的价值,首先要对创新人物主体的价值进行正确的判定,否则这种评估是不全面的,因此,创新人物价值的评估必然是创新活动价值判定的一个主要内容。在中国推进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创新实践正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6.
创新主体的实践路线、创新模式和创新理念决定了科技创新的价值向度。面对当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危机,科技创新需恢复人的主体价值,转变创新发展理念,用理性的价值观来把握科技创新发展的方向,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存发展,进而创造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7.
袁旭东 《人民论坛》2012,(11):154-155
文化传承与价值传承是人类社会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种社会活动。传统的文化传承是价值传承的重要载体,但是随着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和发展,传统的价值传承受到了巨大冲击,文化导师与价值导师相分离甚至错位。该文在反思传统价值传承方式的基础上,从文化反哺的视角探讨了价值传承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真善美内在地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科学技术活动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特殊形式,同样蕴涵着真善美,遵循着真善美的价值取向。科学技术活动既是一个求真的过程,也是一个求善的过程,求真和求善的过程又始终渗透着对美的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融合是科学技术活动的崇高理想和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9.
创新的哲学存在形式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创新的哲学存在形式: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二者是分别标志创新的客观存在形式和主观存在形式的哲学范畴,在界定二者科学内涵的同时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全面论述了其意义,实践创新是人类诞生的标志性活动,是使人类不断得以改进和提升的社会活动,是使人类发展的根本方式,是具体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创新的客观方面的概括和总结;理论创新是对科学创新、知识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等主观方面的抽象概括,是社会发展和主体提升自己的巨大精神动力,是科学的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它对知识经济的生成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葛霆 《学习与实践》2006,(7):159-163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为进一步明确创新的要义,对于创新的概念做了重新的定义。创新的最重要的含义概括下来主要有两层:一是创新最终必须落实到实现发明创造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上;二是必须把发明创造具体地形成产品、产业、市场和制度。创新实际上是个过程,是实现发明创造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多个环节组成,有多个行为主体的参与;这个过程往往是各种环节交错、多个行为主体交互作用的极其复杂的过程;是知识的传播、交换、综合集成和新知识生产的过程;是动态的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曹立翔 《青年论坛》2003,(6):122-123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遵循着两个原则 :一个是真理原则 ,一个是价值原则。因此 ,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人类实践活动之一 ,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12.
朱怡 《前沿》2004,(8):142-145
德育是一种人之为人的人类劳动 ,是使人的精神价值、道德价值得以实现的创价活动。德育价值的内涵是德育价值客体能满足德育价值主体特定需要的关系 ,这种特定关系是在德育活动中形成的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德育价值具有效用性、过程性、实践性、有限性、层次性等特有属性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人类通过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教育实践活动。从发挥效能的空间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包含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二者对于整个社会价值观与社会价值标准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故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就不能不重视二者之间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4.
法的价值以人为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价值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新颖的法学命题。早在人类创制法或法律的时候 ,就开始了关于法或法律的价值思考。人类创制法或法律的行为 ,绝不是没有意义和目的的盲动。事实上 ,法学家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着法的价值。时至今日 ,法的价值多元化 ,比如秩序、自由、平等、人权、公正、效率等。但不论法的价值有多少 ,其中人文主义却是法的价值归宿 ,是法的本元价值。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 ,由于法律是人类千百年来社会实践的产物 ,是人的对象化活动的结果 ,它产生于人的精神活动 ,属于精神产品。所以 ,法的价值首先表征为人与法之间的需要与满足的…  相似文献   

15.
"美好生活"是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理想端"。按照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性活动。美好生活不仅包括美好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包括美好的精神生活。而劳动不仅具有为人类提供物质生活资料的"使用性价值",而且也具有为人类精神生活提供存在感、尊严感的"精神性价值"。劳动是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最基础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使用性价值,劳动为美好生活提供"获得感";作为精神性价值,劳动为美好生活提供"存在感"和"尊严感"。三者构成了实现美好生活中的"劳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邓小平理论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指的是做科技就是往生产力方向做,发现人类的生存空间和对地球以外的认知,技术是创造价值的手段,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从应用价值上看,更多是技术创新;从科学价值上看,是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文化创新则是指推进文化的先进性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可以理解成  相似文献   

17.
黄锟 《社会主义研究》2007,4(2):137-139
人类中心主义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很大的生态破坏性和不可持续性,是造成发展不可持续性的根源。因此,必须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新的价值取向既要坚持把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又要建立一种新的伦理价值观念和发展观,以规范和约束人的活动,使人类的活动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追求人类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主体和价值取向的转换,必须对旧的主体性进行修正和完善,赋予发展主体以全新的内涵,并对主体性进行全新阐释和重塑。  相似文献   

18.
价值与真理是贯穿于全部人类生命活动领域的两项基本目的追求,他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人类对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自觉意识和运用。价值的本质存在于人的生存活动所必然形成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关系之中。真理的本质特征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真理是有价值的,对价值的认识又具有真理性,价值是否有真理性,真理是否是真理,都要通过实践去检验。  相似文献   

19.
贾真 《传承》2011,(29):26-31
基于对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研究,可以发现交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交往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具有重要的价值。人类社会的存在,是以人类的生产活动为基础,而交往与人类的物质生产和意识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对生产活动具有独特的影响机制,一方面可以使得人类的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另一方面可以保存人类已有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遵循着两个原则 :一个是真理原则 ,一个是价值原则。人们一方面以真理性认识为基础去追求价值 ;另一方面以价值为动力去追求更加完善和完备的真理。违背真理的“价值” ,在实践中最终不能实现 ;不带任何价值的“真理” ,也同实践的成功无缘。因此 ,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人类实践活动之一 ,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