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海清  谢凯文 《传承》2009,(20):30-31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和谐与稳定,关注民生、保障民生必须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检察机关一方面承担着打击犯罪的责任,另一方面为维护司法公正、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法治保障环境,共同维护健康、和谐、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改善民生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民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和谐与稳定,关注民生、保障民生必须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检察机关一方面承担着打击犯罪的责任,另一方面为维护司法公正、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法治保障环境,共同维护健康、和谐、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改善民生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民生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3.
稳定与和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稳定是和谐的反映和表现,稳定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和谐。和谐是稳定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和谐的社会基础,稳定是暂时和不牢固的,和谐的社会必然是稳定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不断创新发展的“枫桥经验”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坚持“枫桥经验”所蕴含的和谐思想,要求在公安工作中牢固树立“两个最大”理念。要着眼增加和谐因素,把“两个最大”理念落实到雏护社会稳定工作中,使公安工作成效更多地体现到增加社会稳定因素、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上;要着眼和谐执法,把“两个最大”理念落实到执法办案工作中,使公安工作成效更多地体现到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正义上;要着眼和谐管理,把“两个最大”理念落实到管理服备工作申.使公安工作成效曼多地体现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惠及人民群众上.  相似文献   

5.
牟昱苍 《前沿》2010,(24):84-86
加强民族地区稳定,对于构建和谐青海,促进青海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我省民族地区仍然存在一些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使促进民族和谐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因素,提出了推进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赵银月 《传承》2008,(22):74-75
地方传统文化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在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强地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承,使其更加"三贴近",从而充分发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前提,而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是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中国共产党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向来高度重视,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农村社会稳定思想。认真学习和践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社会稳定思想,探究影响新时期农村社会稳定的问题及对策,对维护农村乃至全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方传统文化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在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加强地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承,使其更加"三贴近",从而充分发挥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社会舆情的监测与调节机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有效的社会舆情监测与调节机制是防治群体性事件的必要前提。正面舆情会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而负面舆情则损害政府的公众形象,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应对舆情采取监控、研判、引导、应对四大措施,并使各环节联动协调,从而维持舆情的平稳,避免群体性事件的爆发。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司法的措施和途径解决矛盾纠纷,使讼争双方相互协商,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矛盾,化解社会风险,从而营造十二五时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从系统动力学的观点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描述具有特定运动模式的社会系统保持动态稳定和有序演化的总体概念,这种社会必然肯定社会个体间的差别和社会分工,是充满自由竞争活力的多元社会;这种社会必然强调社会个体间的协作和社会公正,是洋溢着互助友爱精神的民主社会;这种社会必然倡导社会个体间的诚信与社会安定,是推崇有序规则意识的法治社会;这种社会必然重视与自然界和整个人类社会的沟通关系,是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和国际交往的开放社会。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根本的就是要协调各阶层、各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形成各社会阶层之间良性的、公正合理的互动结构.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十分关注和重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关系,强调要“促进阶层关系和谐”.科学地认识、分析和处理当前我国的阶级阶层关系,促进我国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和谐,对于构建有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阶层结构形态,进一步保持和促进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要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实现对社会的综合治理。这引发了学者对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以及治理能力的相关思考。文化作为一种软性的治理手段,虽然并非是现代社会的常规国家治理方式,但却在中西方传统社会至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从国家治理中的文化因素入手,考察文化引发治理困境、促进治理转型、达成治理优化的运行逻辑。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根据当代中国现实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理想诉求,它不是子虚乌有的乌托邦梦想。文章具体考察了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着重阐明了中国古代儒家的社会和谐思想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深刻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社会和谐思想的理论基础;全面分析了我们党针对我国现阶段各种不和谐现象、各种社会失衡甚至社会冲突而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既是一个高效率的社会,又是一个充分体现社会公平的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既是一个不断提高经济效率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切实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的过程。本文主要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如何以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为切入点,在经济效率和经济公平、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的不同层次贯彻不同的效率与公平原则,从而实现效率与公平的良性互动,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转型期产权制度建设对社会的平稳转型和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加强和完善产权制度建设是社会平稳转型的重要前提。在保持社会平稳转型的前提下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大力完善以产权制度建设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体制,探索和建立与我国产权制度一致的意识形态规范。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我国社会进入了新一轮的转型期。转型期中的社会处于极不稳定的发展态势 ,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突出 ,社会治安秩序水平下降。它的解决有赖于我们对社会转型期治安问题的特点和成因的认识水平 ,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出发 ,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发展阶段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是整个社会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另一个是整个社会进入"矛盾凸现时期",经济社会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这一阶段可能会呈现出两种社会发展前景:一是执政思路清晰,政策妥当,就可以进入和谐社会;二是执政党和政府政策失误,不但会使经济停滞不前,而且会激化社会矛盾,危及政权的稳定.具体分析我国社会目前所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比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等,则能更加清楚地看出中央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决策的深谋远虑.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转型初期,自由市场逻辑主导下的社会变革激发了社会活力,释放出了巨大能量,但也因利益在社会成员中的不均衡分布而产生对经济发展公平性的质疑。伴随市场力量的不断强大,社会自我保护力不断增强,使得社会矛盾呈愈演愈烈之势。在世界社会治理机制由一元向多元转变的趋势下,中国也开启了社会治理机制的变革之路,其核心议题在于建构何种国家、市场与社会力量的分配格局。这对于深化中国社会转型进程,实现社会稳定有序,奠定社会管理的社会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如何进行社会建设,不能给出简单的、想当然的结论,而需要挖掘其背后的支配逻辑——双向运动,以此重塑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的建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积聚各种力量融合促进,不仅从形式上优化,更要从实质上完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国家化与国家社会化趋势日渐明显,传统社会主体及其运行对建构和谐社会的动力不足,呼唤第三种力量的产生,社会中间层生成和发展,正成为从内力积聚到外延建构和谐社会的全新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