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和谐社会的建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积聚各种力量融合促进,不仅从形式上优化,更要从实质上完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国家化与国家社会化趋势日渐明显,传统社会主体及其运行对建构和谐社会的动力不足,呼唤第三种力量的产生,社会中间层生成和发展成为了从内力积聚到外延建构和谐社会的全新动力。  相似文献   

2.
妇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妇女的发展.当前,妇女发展的现状体现在政治生活、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等领域中拥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得到更好地发展和实现;同时,在妇女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关系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佟琳 《前沿》2006,(8):215-2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内在要求。创新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动力,自主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代动力。理论自主创新保证党的先进性,推动执政党对社会的意识形态整合。科技自主创新既是全面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保证,二者都是推动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相似文献   

4.
许秀群 《传承》2008,(24):108-109
妇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妇女的发展。当前,妇女发展的现状体现在政治生活、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等领域中拥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得到更好地发展和实现;同时,在妇女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关系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现代社会以个人分化为基础,道德个人主义成为社会秩序的整合力量.和谐社会的建构应以道德个人主义人格为基础,组织青年参与与时代精神相匹配的各种社会性活动,对这于青年道德个人主义人格的实现具有现实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社区政治性建构的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动员与规划到投入与实施,政府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动力因素,显示出中国农村社区政治性建构的特质。如果超越农民的本意,建构农村社区就将会背离农村社区建设的真正价值,致使政府由农村社区建设的动力因素变为阻力因素,造成社区建构的有限性,但是社区自身力量的积极发挥,可以促进社区建构对农村社会的有效管理,获取农民的社会认同,从而体现出政治性建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从文意上理解,"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被理解为执政党对我国社会发展模式和目标的确认,构成人民对政府的企盼和政府对人民的义务.和谐社会的发展模式必须内化为整个法秩序的价值追求,也就是"和谐社会"的法规范化,因而必须寻求宪法的基础,即和谐社会的"入宪".与宪政结合在一起的民主程序已成为最有效的社会安定装置,建构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高效政府,只有通过宪政的平衡才能够预防政府权力的滥用;人权保障是和谐社会价值轴心;建设中国特色的宪法实施制度是"和谐社会"的关键性制度装置.  相似文献   

8.
和谐与发展: 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双重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和谐社会,寻求社会结合的最佳方式,是人类永恒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因而也就构成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本文从唯物史观出发,对和谐与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最深刻的矛盾表征为和谐与发展的双重张力.  相似文献   

9.
曹红 《人大论坛》2006,(12):34-35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国的一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社会是由人组成,其发展最终要落实到人的发展上,而人的发展总和则表现为社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技创新作为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和源泉,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突出力量,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功能。  相似文献   

10.
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的规范和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本文在对社会组织发展与和谐社会理论考察的基础上,立足和谐社会构建,分析社会组织发展的作用及意义,并阐明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并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韦彩英 《桂海论丛》2005,21(6):20-22
妇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同时,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为妇女发展带来广阔空间。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和和解决妇女问题,充分发挥妇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无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走向文明、走向和谐的过程中,求得妇女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设和谐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趋势。文章通过分析恐怖活动对我国的现实威胁,研究了反恐工作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探索了反恐工作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公安机关加强反恐工作、确保和谐社会建设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视阈中的宗教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宗教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宗教文化中的爱国爱教传统、合理的伦理道德因素、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及其对民族精神的影响,是与和谐社会相契合的。为此,必须努力发掘宗教文化的现代价值,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祖国统一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4.
警民关系和谐与否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警民和谐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动力。因此,当前公安队伍建设要加大力度,坚持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促进警民和谐.从而实现社会安定、和谐、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利霞 《桂海论丛》2006,22(3):31-34
每一个特定的社会,都有自己的建设目标。社会的发展与人本身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人的素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提高,而高素质的人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首先贯彻人的价值原则,并建立在人的各方面充分而全面的发展,即人的能力素质提高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6.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兵 《桂海论丛》2007,23(2):10-12
现阶段的城乡二元结构,从经济、社会以及政治发展等方面制约着和谐社会的构建。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从价值导向、决策思路、分配调整以及农村发展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新举措和新部署,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政策条件。着眼和谐社会的构建,还应致力于户籍制度、城乡要素市场、公共财政制度以及基层民主建设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聚焦"社会建设",这昭示着我国政府职能即将开始一次真正意义的转型,它标志着以个人社会权利为中心的整体性社会建设的开始。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家权力向社会公民权利回归的历程分析,总结浙江的现实经验,可以看出,培育与国家公共权力相对应并能与之进行有效互动、制衡的社会力量,应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基础要件。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理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反映,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经济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同时也探索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问题.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以及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的建立经济增长理论及模型.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根据当代中国现实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理想诉求,它不是子虚乌有的乌托邦梦想。文章具体考察了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着重阐明了中国古代儒家的社会和谐思想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深刻阐释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社会和谐思想的理论基础;全面分析了我们党针对我国现阶段各种不和谐现象、各种社会失衡甚至社会冲突而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0.
平安农村建设体现了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反应了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平安农村首先应当是治安状况良好的农村。农村社区警务建设改善了农村治安状况,收到了良好的成效。由于我国社区警务尚处于摸索阶段,社区警务在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本文将在分析农村社区警务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的基础上,探索解决方案,以期为创建平安农村,推进农村警务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