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网络反恐形势严峻,网络反恐信息分析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就显得特别重要。研究其中的垂直搜索、语义结构模板的定制、再搜索优化、关联排序优化等技术,可以更好地从海量网络信息中挖掘出反恐线索,更全面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利于舆情监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Wireshark捕获数据流和协议解析插件的原理,探讨了在Wireshark中,使用L ua脚本开发Wireshark入侵检测插件,根据木马、病毒等网络攻击的特征值,编写L ua脚本对已知木马、病毒的入侵行为进行检测预警,提出可以依据此原理建立一个基于Wireshark插件的入侵检测系统。最后,通过e N SP网络仿真平台搭建模拟环境,运行木马、病毒实验对此插件进行了验证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高效,适用于对木马、病毒的入侵行为进行检测预警。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视野下建立公安机关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舆情预警是公安机关正确决策、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要前提,改进舆情监测工作,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做好舆情规划、舆情收集、分析处理、舆情预警四个环节的工作。要把网络舆情信息汇集分析作为重点,利用先进技术进行舆情预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辽宁省网络舆情现状的剖析,深入探索辽宁省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及应对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可为进一步研究辽宁省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及应对机制建设提供真实全面的素材。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民情预警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新阳 《桂海论丛》2009,25(1):79-82
网络是现时代民意表达最重要的载体,建立网络民情预警机制对于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化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分析了网络民情的特质,勾画了网络民情预警机制的基本框架:网络民情信息机制和网络民情问题解决机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网络失范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虚拟特性让法律、道德规范在网络空间里几乎无法发挥作用。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引发大量的网络失范行为,具体表现为人肉搜索引擎的集体无意识、权利义务关系的虚拟化、“三人成虎”的言论传播模式、网络色情和网络暴力污染等。高等院校要改革法律教育方式,加强对网络社会的规范和引导,建立大学生网络法律意识评估和预警机制,全方位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相似文献   

7.
人工与技术手段是反恐情报中非常重要的两种情报收集方法。传统意义上,人们通过人工手段来完成反恐情报的收集与处理工作。但在信息时代,网络成为了恐怖分子活跃的场所,他们借助网络进行各种恐怖活动。因此,应用技术手段来收集与处理反恐情报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可以提高反恐情报的收集与处理效率,完成预测、侦察等任务,及早的发出早期预警,生成预警指令,指挥调度资源向最佳的时空有序流动,打击控制各类暴恐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8.
潘统芬 《公安学刊》2011,(4):84-86,105
网络诈骗案件形式复杂,一个案件涉案全国多个地方,有些地方出现了为犯罪活动提供一条龙服务的中介机构,有的中介机构为了吸引客户,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国外服务器建立诈骗网站,而现阶段有限的警力、物力、财力.对网络诈骗案件存在打击乏力现象。建议建立以省级网监部门为单位的网络从业人员污点库与网络案件研判中心,完善基础数据,做到打击控制研判预警相结合,有效控制和打击网络诈骗案件。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情对于政府部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形象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据辽宁省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与应对机制的现状,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在遵循以快速反应、信息公开、引导约束为原则的前提下,试图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提出一套适合我省网络舆情特点的科学化、系统化的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创新虚拟社会管理之路,首要的问题是维护虚拟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的两翼,即网络法制建设与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引导体系建设。前者在顶层设计基础上构建网络系统性、协调性的规制体系,形成依法管理的网络环境;后者是建设政府主导的具有预防功能的网络舆论危机预警应对体系,促进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同步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公安院校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确保网络畅通、信息安全和数据共享,应搭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平台、架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建立网络信息安全预警与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闵行区航华四村一居委A小区一对夫妻,有一天为琐事大吵。妻子指着丈夫鼻子大骂,丈夫挥拳向妻子头上砸去,等110把民警叫来时妻子已是鼻青脸肿。这场暴力冲突一时间惊动了区妇联、派出所、居委会和妇女维权预警岗。“反家暴网络”紧急启动,管段民警、居委会和妇女维权预警岗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一起上门与这对夫妻谈心了解情况,弄清了矛盾的根源,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同时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反家暴网络”的党员干部轮换与他们促膝谈心,谈政策、谈法律、谈家常……现在这对夫妻重归于好,又找到了以往的恩爱甜蜜。  相似文献   

13.
概述对网络管理人员来说,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是一个望而生畏的任务。特别是随着病毒越来越高级,并能找到新的方式毁坏系统,情况更是如此。这些增加的复杂性使得网络管理人员很难达到100%时间内对病毒能有100%的检测。此外,检测到病毒已经感染了一个文件,却不能阻止数据损坏和病毒扩散,且更正病毒造成的损害需要时间。一、什么是计算机病寓计算机病毒是一组具有破坏性的程序。它具有再生能力,可在电脑系统中繁殖、生存和传播,能自动地通过修改其他程序并把自己嵌入其他程序中,或将自身复制到存贮介质中,从而“感染”其他程序…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分布式计算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计算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通过利用Hadoop的分布式存储和计算框架,基于K-means和Canopy两种聚类算法,设计了MapReduce聚类算法,支持了高性能的并行计算,实现了高效的舆情分析和预警。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群体性突发事件已成为危害社会稳定的严峻社会问题。构建网络群体性突发事件防控机制,是党和政府当前面临的新课题。应对网络群体性突发事件,需要从它发生的社会机理、网络内外的关联性和网络空间的规制等方面入手,将构建网络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防控机制摆在首位,在网络群体性突发事件整个防控体系中,强化预防管理、预警管理、工具控制和制度规制四大管理流程十分必要,力求将网络群体性突发事件之诱因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以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6.
公安情报预警已成为当前公安情报研究和公安实战部门工作的热点,同时也是重点和难点。如何正确认识公安情报预警的有效性、公安情报预警有效性的衡量标准和影响公安情报预警有效性的因素,从而找到提高公安情报预警有效性的途径,对于当前公安情报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黎慈 《公安研究》2014,(4):74-78
网络涉警谣言以虚构、诽谤、谩骂形式出现,严重损害涉谣民警的身心健康,破坏公安队伍整体形象,极易诱发群体性事件。基于谣言产生原因的多方面性,网络涉警谣言的治理注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措施是:完善法律规制体系,强化法律对网络谣言的调控功能;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重塑警察的公众形象;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升社会公众的网络媒介素养;完善涉警网络谣言预警机制,建立涉警谣言信息的快速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赵选泽  伏晓红  伍军 《前沿》2013,(6):99-101
针对高校当前不断增加的安全压力,然而对于校园舆情的研究大多流于网络舆情、群体性事件和网络评论员本身,没有对它们进行系统层面的研究,本文从危机治理的角度,以"生"为本,首先提出了舆情网络建设的概念,构建高校舆情网络建设系统工程的WEE框架模型,然后着重论述了舆情网络建设WEE模型的三个内容即网络预警、网络培训和网络评价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分别对之做出了进一步的探讨分析。这个模型对于高校校园危机的早期预警和风险矛盾的良性转化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田野 《求索》2013,(5):247-249,183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围观作为现实围观在网络上的延伸迅速发展起来。由于其特殊形式而具有围观主体隐蔽、多元特性,围观形式开放特征,以及围观行为互动、持续等特征。网络围观对当前的社会发展既有建设作用也有消极影响。由于网络围观的匿名性特征,容易造成以假乱真、混淆视听的现象。极易使围观对象受到伤害,引发网络的信任危机和网际社会道德关系异化.同时也使网络围观道德调控机制很难建立。网络围观伦理规制的建立不仅有其必要性,更有其可能性。笔者认为网络围观的伦理机制的构建应从加强围观主体的自律.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建立网络围观预警机制,优化网络疏导机制,提高网络社会的管理水平,加强社会舆论导向的管理这几个方面做起,从而使得网络围观服务社会。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晓虎 《前沿》2013,(4):22-23
网络时代的政治传播正在发生代际变迁,日益呈现出主体专业化、内容多样化、范围立体化、性质复杂化、方式营销化的时代特征。针对于此,对网络不良信息要从前期预警、过程反制和总结善后三个方面着手,逐步构建出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