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兴余 《群众》2009,(12):53-54
近几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化解在小的维稳工作原则.在全省率先推出“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化解”(下文简称“稳评”)工作机制,切实从根本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积极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坚持“主动维稳”观念和“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2.
霍燕 《前沿》2012,(21):122-124
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推动由被动“保稳定”向主动“创稳定”转变的创新举措.本文首先明确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内涵及作用,然后阐述我区和兄弟省市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经验做法,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内蒙古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社会矛盾冲突的新特点给社会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探索社会矛盾化解的新思路应深入分析社会矛盾产生的深层次根源。嘉善作为首个国家级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必须在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上有新的突破。要规范源头治理机制,实现社会管理从被动维稳向主动创稳转变;要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实现社会治理从行政管制向民主协商转变;要完善排查调处机制,实现社会矛盾化解从单一事后处置向合力超前处置转变。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层稳定是全国稳定的重要基础。维稳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村一级是我国各级组织的最基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维稳工作的各项措施最终需要在村一级得到贯彻落实。基层稳,则社会稳;基层安,则社会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村级维稳工作是我们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5.
半月时政     
《今日浙江》2012,(13):4-7
省委常委会专题分析社会稳定形势 7月2日,省委常委会召开社会稳定形势分析会。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继续深化“平安浙江”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眼于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狠抓落实,不断巩固和发展全省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6.
戴翔 《群众》2020,(3):19-19
2019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江苏是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大省,开放发展是江苏社会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作为开放发展重要内容的对外贸易,在外部环境日趋严峻复杂和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的条件下,其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对“稳就业”等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实现“稳外贸”,不仅是保持江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自身需要,也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实践行动,更是为全国探路和做出表率的使命所在。如何才能实现“稳外贸”?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具体就是“要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等。  相似文献   

7.
王东京 《政策》2002,(4):26-27
民为国之根,农为民之本,农村稳则天下稳。长期以来,各级政府都把“保稳定”作为头等大事。村民自治也好.社会治安一票否决也罢,甚至过去的户籍管理制度,近年来的减轻农民负担、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无一不是遵循这个思路。然而,从经济角度看,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关键要解决好发展问题。就像下棋要讲棋眼、治病要找病根,解开“三农”问题的“穴道”,绝招只有一式: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惟有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8.
“人心稳,社会才稳。促进库区社会和谐稳定,一定要多做稳人心、暖人心、得人心的事情。”重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洋的话给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其实,重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级人大代表,一直把关心库区发展的问题列入其工作的重点。几年来,库区留下了他们的脚印,洒下了他们的汗水,更牵系着他们无尽的心意。  相似文献   

9.
汪寅 《当代广西》2011,(18):15-15
稳定是硬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成这个硬任务的关键要靠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不仅“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推进创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的新变化、新气象,我区于今年3月1日开展以“铸忠诚践行核心价值观,创和谐迎接党的十八大”为主题的“2012年广西政法宣传周”活动。为此,本刊特在本期刊发温卡华、梁胜利、罗殿龙、张少康等领导同志的署名文章,为创建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1.
社会稳则天下安,天下安则百业兴。能否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事关国家政权的稳固和老百姓的幸福与尊严。近年来,尽管各地维稳方式各异,但实质基本相同,即采取“权力维稳”的方式。“权力维稳”属于事后型被动式维稳,“权力本位”色彩浓于“百姓本位”。  相似文献   

12.
程瀚 《公安研究》2011,(11):23-27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工作。公安机关作为政府部门,承担着极其重要的社会管理职责。公安机关要认清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承担的责任,紧紧依靠党委政府,整合发动社会力量,创新理念,完善机制,努力从根本上、源头上破解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工作的难题,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廉如鉴 《前进》2011,(10):49-50
对重大事项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中央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所做出的一项重要部署,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要“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2010年,袁纯清同志在7.29会议上指出:“在制定政策、布局项目的时候,都要进行风险评估,防止因工作不当造成被动”。2011年3月金道铭同志在省政法委干部大会上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加快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可见,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已成为当前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政》2012,(1):49-49
山东省临沂市民政局姜良安万红娟认为,城乡社区建设工作在社会转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对于从源头解决社会问题,完善社会治理机构,扩大社会参与,促进社会协同,维护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作为城乡社区建设的牵头单位,各级民政部门应明确思路、强化措施、积极推进,在工作方法上应把握“四个切实”。一要切实加强谋划。  相似文献   

15.
社会燃烧理论认为,社会问题的积累受到社会“燃烧物质”、社会“助燃剂”和社会“点火温度”三者相互作用的影响。社会燃烧理论在维护社会稳定中有积极的研究意义,客观引导公安机关分析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策略水平。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大数据时代为社会风险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定风险评估存在的“数据有限性”“挖掘能力欠缺”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大数据视角下重大工程社会稳“信息孤岛”及“评估透明度不足”等困境;构建了以大数据理念与工具为基础的,集“评估数据搜集与管理”“评估信息挖掘与维护”“评估结果应用与输出”三个分系统在内的“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的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社会的和谐必须建立在社会结构和谐的基础之上,而社会结构的和谐则意味着庞大的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的现代化社会结构。中国经济的腾飞,正在使中产阶层不断地壮大、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但中国的中产阶层距离一个稳定、和谐的“中产社会”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我们仍然需要稳定的经济环境和宽松的政治环境,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为中产阶层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这样才能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充分发挥中产阶层的积极性,调动这一社会和谐的生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松汉 《群众》2011,(5):27-28
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把群众工作渗透到社会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或防止社会矛盾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针对当前群众工作对象多元、诉求多样、利益矛盾突出、矛盾对抗性加剧的新特点,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于社会组织的视角,从“目标锚定”和“借力而为”两个方面提出了社会组织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巧治理”分析框架。通过对C组织“为电商平台‘去毒’”的案例分析,发现:社会组织为了克服其“弱位劣势”,一方面倾向于“摘容易得到的果实”,通过基于责任源头、网络结构和组织声誉的理性判断,使其能够更好地精准定位行动对象、降低行动成本和提升行动预期;另一方面,在行动过程中善于实现组织内在禀赋与外部资源的平衡,有效地借用政策契机和整合各方主体的力量,“以小撬大”来提升其影响力。研究不仅有效地拓展了组织行动的张力和可能性,也为跨部门合作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提供了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李娟 《前沿》2008,(2):126-128
“社会和谐”与“和谐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和谐”是任何社会发展阶段中都可能达到的一种相对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关系状态。“和谐社会”则直接反映着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形态下才能实现。本文从社会形态理论的视角出发,在对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中“社会和谐”的表征、程度、状态进行历史比较的基础上指出:社会和谐的历史演进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状态的量化改进;和谐社会则是这种量化改进的高级形态。构建和谐社会最终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