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公开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应有之义,许多国家制定了关于行政公开的法律,将行政公开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广泛的民主基础,完善我国的行政公开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行政公开法》也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要求和现实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2.
刘爱芳 《湖湘论坛》2007,20(1):57-59
从行政法的平衡论来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整个行政法律制度体系中具有改变行政机关与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称状况,加强了公民权与行政权对等的地位,并为其他行政程序制度平衡功能发挥提供基础的法律功能.这一平衡功能能否充分发挥取决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否具有公开主体多元性、公开内容广泛性尤其是公开主体、公开内容以及公开程序的法定性.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指在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公民、法人及其他团体获取行政机关文件等信息的法律规范。日本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主要是日本国会于1999年5月7日通过、5月14日颁布的《关于行政机关拥有的信息公开的法律》(以下简称《行政信息公开法》)。该法分为总则、行政文件的公开、行政复议等4章44条,对行政信息公开的主体、范围、申请、争议处理等做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4.
关于行政听证制度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证传统可追溯到英美法最初的起源。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较早在法律上确定了行政听证制度。我国行政听证制度是向外国学习引进的,但符合我国宪法精神。行政听证指行政主体在制定法规、规章或其他规范性文件,或作出直接影响利害关系人权利义务的决定前,就有关事实问题和一些法律问题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的一种程序性法律制度。行政听证具有保护、监督、教育等功能,其价值在于:公正的程序与公正的结果之间的稳定联系。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主要原则是公正、公开、便民和效率原则。我国听证制度必须顺应听证适用范围不断扩大的国际潮流。如何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完善听证制度,是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政策瞭望》2008,(6):53-53
政府信息公开的的主体: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承担者。根据我国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等法律的规定,能够成为行政管理主体,独立行使行政权力,承担行政责任的是行政机  相似文献   

6.
行政公开是现代法治的必然要求。行政公开是一项基本的行政程序制度,不仅包括行政机关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及其程序公开,而且应包括行政机关在履行职权过程中产生、收集、整理、使用、保存的涉及经济、科学和社会各方面信息的公开。目前有关行政公开的具体规定散见于一大批法律、法规之中,我国应加紧由立法机关制定《行政公开法》,同时制定公民隐私权保护法以防范行政机关滥用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7.
WTO对透明度原则的要求,对我国的政府行为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将有力地促进行政行为的公开化。行政公开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及其规范性文件的公开和行政管理过程的公开。本文主要在规章制定程序和规章执行过程两方面就如何提高规章透明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行政公开原则概括为行政机关的议事活动及其过程分开和行政机关制定或决定的文件、资料、信息情报分开。行政公开的方式有旁听、报道与传播、刊载和查阅。实现行政公开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建立、健全一整套与之相匹配的法律制度,包括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情报信息分开制度、行政会议分开制度和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等。  相似文献   

9.
“政务公开”法制化 ,是指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各地区、各部门的行为 ,使个人和团体真正有权知悉 ,并取得行政机关的档案资料和其他信息 ,亦即用法律保障人民的“知情权”。随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警务公开”和“司法公开”等制度的推行 ,“政务公开”法制化也已经提到我们面前。一首先 ,政务公开法制化是公众参与行政活动的保障。公众参与政府管理活动是我国人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但公众要参与行政、监督行政活动 ,必须要了解行政活动 ,要取得有关行政活动的情报。因此 ,政务公开是人民参与行政、监督行政的基本前提 ,没有政务…  相似文献   

10.
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关键,也是目前各级政府改革的重要任务。服务型政府要求行政过程透明、公正、公开,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不仅是我国民主政治的完善,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法律要求。  相似文献   

11.
行政权力岂能滥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来源于国家法律的授权。行政权力虽然属于社会管理范畴。应服务于社会。行政权力的非经济化运行是行政权力纯洁的社会前提,行政行为的公开、公示是防止行政权力私用、滥用之防腐剂。但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非法行政、不据法行政的行为依然存在,官与匪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不在于行为人的身份以及行为人是否身着代表行政身份的制服,而在于行为的合法性。如果行政行为一旦失去了其存在的法律基础。那么就这种行为本身而言,它和匪的行为已经没有了根本的区别,在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杜绝非法行政、不…  相似文献   

12.
虽然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并不必然导致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但推进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必然要求政府信息公开,因为政府信息公开是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基础。在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情境下,政府信息公开不仅要强调全面、准确,也要强调及时动态公开、及时连续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修改,既要考虑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现实压力,又要彰显"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价值取向,为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情境下的政府信息公开预留一定的法律空间。  相似文献   

13.
林涛 《群众》2009,(5):23-23,69
政务公开,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依法向社会公众或者提出申请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公开其履行行政职能信息的活动。其目的在于,让社会成员参与讨论和决定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并对行政权力运作实施有效监督,使人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选举权、参与权和选择权,从而达到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根本利益。纵观江苏政务公开发展历程,展望政务公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秦国荣 《长白学刊》2002,4(5):24-29
透明度原则是WTO的基本原则之一,司法审查制度则是其对成员方的基本要求,我国在加入WTO的议定书中对此分别作出了明确承诺。因之,在中国加入WTO后,我们要按照WTO规则和法治社会要求建立良性高效的法律运作机制,使立法、行政、司法等活动都能按照法律和法律正当程序实行公开化、透明化的“阳光操作”,做到立法公开合理、行政透明民主、司法公正权威、执法公平适法,从而切实维护法律权威性和法制统一性,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5.
荣晓莉 《长白学刊》2008,(5):160-160
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或委托的组织,在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将政府信息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而向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公开的制度。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政府信息公开走向制度化、法律化的标志,信息的公开有利于提高整个政府和社会的效率。因此,这也是一个社会进步和政府工作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行政知情权只是保证了公民了解和监督法律执行过程中的情况 ,尚需相应的制度保证公民参与和监督法律的制定。我国应设立立法公开制度 ,并将其法律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7.
陈雪琴 《前沿》2007,(3):118-120
现代行政法的发展是以保护人权为首位,而行政公开是保障人权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我国在行政公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为限制政府权力滥用,维护公民权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还必须从制定相应法律、平衡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权、完善说明理由制度和确立相应的救济制度等方面确保行政公开的确立,以真正向公民权利至上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刘颁 《人民论坛》2014,(8):123-125
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共识,也是实现公民行政知情权的必然要求,更是建立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保障,其实现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志。政府信息公开体现法律公平公正的价值品质,人民主权原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宪政基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制度方面完善都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政府信息公开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共识,也是实现公民行政知情权的必然要求,更是建立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保障,其实现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标志。政府信息公开体现法律公平公正的价值品质,人民主权原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宪政基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制度方面完善都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信息情报公开制度是 2 0世纪 5 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建立的一项法律制度 ,旨在保护各国公民的知情权 ,加强对行政的社会监督。伴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情报 ,电子网络时代的到来 ,知情权正日益成为公民的基本权利。本文探讨了我国建立信息情报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原因 ,提出了建立该项制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