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八桂侨刊》2003,(2):40-40
留美幼童 中国第一批官费留学生;留日学生 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次留学热潮;归国留学生 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建伟 《传承》2009,(3):40-41
留美幼童是中国自古以来由政府派遣的第一批官费留学生,他们的际遇正是时代大变革中清王朝分崩离析的写照。  相似文献   

3.
《小康》2009,(5):37-37
第1代 詹天佑 1872至1875年,清政府送120名12至15岁幼童赴美留学。这批幼童成为了近代中国留学之先声。在这批归国少年中.有不少以后成为清末民初的优秀人才.如民国初年第一任总理唐绍仪、清华学校首任校长唐国安、中国铁路第一人詹天佑等。  相似文献   

4.
蔡廷干是晚清著名外交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第二批公派留美幼童之一。留美幼童成材率极高,在政界、外交、经济、铁路、电报、法律和海军等领域均有专业人才,如唐绍仪、梁敦彦和詹天佑等,堪称其中翘楚,而蔡廷干,更是一位横跨军、政、文三界的复合型人才。蔡廷干早年服役于北洋水师,民国时期得授中将,任海军副司令;做过外交总长,代理过内阁总理。蔡廷干的中国古典文学根底深厚,留美八年又潜心钻研英文文法,中英文造诣极深,而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从事涉外工作,在口才、谈吐等各方面均显得老练稳健。作为华人中系统地将唐诗译成英文的第一人,他于1932年出版了《唐诗英韵》。  相似文献   

5.
<正>沈寿昌、陈金揆、黄祖莲(无存照),他们是容闳的弟子,在仅有十二三岁的年龄,就波涛万里、远离故土,赴美利坚合众国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是近代中国第一批"海归"。这些官学生,来到津沽热土,入北洋水师学堂读书深造:他们是严复的学生,学成后在北洋海军各舰队服役,迅速成长为骨干力量。1894年7月(光绪二十年),日本军国主义者悍然发动甲午战争。在浴血奋战的海疆上,无论是丰岛海战、黄海大战,还是在威海卫保卫战中,到处都有留美幼童的身影。  相似文献   

6.
李耀曦 《春秋》2012,(2):8-11,1
提起中国最早的庚子赔款留美学者,人们首先会想到大名鼎鼎的胡适博士。其实当年胡适不过在第二批留美学生中名列第55名而已。在宣统元年首批留美生之中,山东的王长平是中国第一位留美博士,他还曾是毛泽东就读湖南第一师范时的老师。只可惜这段厉史早己被湮没。  相似文献   

7.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曾分四批派遣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这是中外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留学创举.然而,这个创举却以悲剧告终.其原因比较复杂,但是容闳却归咎于陈兰彬和吴嘉善二人,这有失公允,因为派遣留学同其他洋务事业一样,是清政府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时,被迫采取的一种"两权相害取其轻"的新举措,缺乏周密部署和长远考虑,更谈不上全盘规划的意向,这就注定了其不可避免的失败命运.由此可以说,派遣幼童留美事业的终止是清政府一贯的虎头蛇尾使然,是时代的悲剧,而不能归罪于某一个或几个人.  相似文献   

8.
侯竹青  陈志刚 《求索》2008,(11):212-216
军中幼童在太平军中始终存在。在太平天国运动前期,主要为太平军将士的随军子女,强制参军的现象极少,奠都南京后始有相当一批儿童被归入军中,这既出于培养后续兵力的考虑,也与太平天国婚姻政策的失误分不开;但军中幼童所占比重极小,且主要负责侍从、后勤、杂役事务,鲜有作战行动,总体上对军民关系影响不大。至太平天国后期,军中幼童数量激增,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太平天国军事处境恶化不得不将幼童作为主要依靠力量。但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太平天国造就了一批勇猛的将士,另一方面也严重地影响了军民关系,成为后期太平军失去对广大城乡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军中幼童现象的存在与变化.已经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盛衰成败的又一个晴雨表,  相似文献   

9.
《今日上海》2011,(1):2-2
为造福海峡两岸.很多付出辛勤汗水的仁人志士始终在坚持不懈地努力,王志刚先生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现年68岁的王志刚教授是留美博士,曾在台湾大学任教32年。  相似文献   

10.
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选派10岁到16岁的幼童120名到美国留学,这是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批幼童原计划留学15年,但由于政治文化的差异,9年后就中途撤回,以失败而告终。这些受中国固有传统文化熏陶的幼童,越过太平洋去拥抱风格迥异的美国文化,自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过程中的阵痛,其中的酸甜苦辣是颇耐人寻味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生150年波澜壮阔的留美生涯,一直是海内外华夏儿女颇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它褒贬不一、难有定论。为了向世人展示150年来中国留美生的学习成就、生活情况及留美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1997年,由华族留美史研究会牵头,一批华裔学者在美国举办了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华族留美史:150年的学习与成就》一书是其成果的集中体现。本文在简要介绍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该书中的一些最新理论成果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当代广西》2008,(19):63-63
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的精神病学家们进行了一项试验。他们以当地1000名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5种类型: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到2003年,当这些3岁孩子都长成了26岁的成人时,研究者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他们十分惊讶发现,这些3岁幼童的言行竟然准确预示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  相似文献   

13.
一个半世纪以前,容闳,中国留学第一人,从珠海去了美国,1854年成为美国耶鲁大学唯一一名中国毕业生。毕业后,在他的倡导下,中国政府第一次官派留学,120名中国幼童被他“破天荒”地带到大洋彼岸的美国,掀开了中国留学史的第一页。容闳,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在他的故乡建立中国留  相似文献   

14.
谢兰 《同舟共进》2009,(7):22-23
谢兰,生于北京,1990年留美,2007年被美国蒙哥马利市市议会推举为新泽西州第一位亚裔女市长,2009年回任该市副市长。外祖父为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副席,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周培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生150年波澜壮阔的留美生涯,一直是海内外华夏儿女颇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它褒贬不一、难有定论。为了向世人展示150年来中国留美生的学习成就、生活情况及留美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1997年,由华族留美史研究会牵头,一批华裔学者在美国举办了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华族留美史:150年的学习与成就》一书是其成果的集中体现。本文在简要介绍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该书中的一些最新理论成果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马忠文 《同舟共进》2020,(4):43-45,48
近代广东可谓人才辈出。从兴办洋务的粤帮商人,远渡重洋的留美幼童,持节海外的外交家,到伏阙上书的变法领袖,不屈不挠的革命党人……他们早经欧风洗礼,在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行程中,大显光彩,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像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伍廷芳、唐绍仪、廖仲恺这些风云人物,一直为人们熟知和关注。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新春伊始,罗山县第一批3.5万名城镇居民拿到医疗保险IC卡。从此,他们也可以像城镇职工一样看病报销了。继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之后,罗山县向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障”的目标,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相似文献   

18.
西安市某幼儿园给园内每个孩子制作“儿童艺术挂历”,其中一页画面居然是幼童身穿日本和服、手拔“日本军刀”的照片,背景还配有“太阳”燃烧、散发光芒的图案,然后以每本58元价格卖给家长。一名5岁男孩问妈妈,“我拍了穿和服的照片,会不会变成日本鬼子?”(见2005年11月26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9.
切实加强在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本刊评论员近几年来,各级党委重视在青年中发展党员工作,一大批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给党的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1990年以来的4年中,全国共发展35岁以下的新党员438.5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2/3以上。但也应看到,当前...  相似文献   

20.
江苏南京雨花台下的南京女子监狱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年轻的现代化文明监狱。2007年3月2日.元宵节前三天.监狱一面组织布置元宵节服刑人员闹花灯.一面组织第一批5名表现好的服刑人员回乡探亲.里里外外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特别是在监狱大门前等候女囚回家的亲人们,更是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