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论我国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平 《湖湘论坛》2003,16(1):49-50
1998年以来我国持续实行 4年之久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 ,但就业形势严峻和通货紧缩的趋势仍未得到缓解。因此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必然之选择 ,但需适时转型 :一要从以发债搞投资为主的实现方式向以减税为主的实现方式转变 ;二要调整积极财政政策的结构和方向 ,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 ;三是实施启动民间投资的财税政策 ,从根本上抑制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2.
胡进 《理论月刊》2002,(8):42-43
当前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是“热冷并存”。这种局面的形成是由于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拉力效果明显,而对扩大就业、引致民间投资和消费需求乏力。而造成积极财政政策对扩大就业、引致民间投资和消费需求乏力的原因又在于政策本身的不足和政策执行环境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什么我国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减弱 1998年,我国面对国际金融形势动荡、国内经济形势走势变化和市场化所引起的消费需求不足,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方针,在适当的货币政策配合下,着力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这对于扭转1998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回落和推动1999年上半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迄今,国家实行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所启动的主要是政府的公共投  相似文献   

4.
(一)从1998年开始,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以及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深层矛盾的综合作用,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投资与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而同一时期中央银行陆续采取的取消贷款规模限制、多次下调存贷款利率、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等一系列货币政策并未取得预期成效。在这种情况下,从1998年下半年起,我国开始实施了以增发国债为核心、利用国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实践证明,这一政策是正确的,现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今后,我们是否还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当前,学术界有不少同志认为,…  相似文献   

5.
如何应对日益显露的通货紧缩,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目前有一种思路影响很大,对政府的决策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思路的要点是:加大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变适度的货币政策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刺激投资需要,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出口,全面启动经济。这一政策取向是有一定根据的,在目前的形势下作为应急措施也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作为长期的政策选择则有失偏颇。因为这种全面的扩张性政策,其着力点放在了增加货币供应总量以缓解通货紧缩压力上,而忽略了我国目前货币供应量并不算低,而货币分布结构极不合理的事…  相似文献   

6.
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是拉动 GDP 增长的“三驾马车“。从近两年对 GDP 增长的影响看,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当前经济运行存在通货紧缩的特定条件下,必须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内需求,主要是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从原动力上启动经济运行,同时着力于扩大出口需求,发展对外贸易,这样才能确保社会稳定,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一、要配合国家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挖掘和扩大社会有效投资需求增加投资以扩大社会有效需求,是世界上各国政府惯用的刺激经济回升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买方市场形  相似文献   

7.
论积极财政政策的资金支撑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伟忠 《湖湘论坛》2001,14(1):39-40
我国政府在面临投资不振、消费疲软、国际经济环境严重恶化而致使国民经济严重衰退的严峻形势下,于1998年正式实施了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复苏为目的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到目前已实施两年多时间了。但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依然欲振无力,价格回升滞缓,国民经济在低谷爬行,宏观经济形势虽有所转机,但是仍然没有达到明显好转的繁荣状态。面对不容乐观的宏观经济形势,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说别无选择,只能沿着既定的路子往前走,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因为如果停止或减弱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的话,投资与消费萎缩能以加速的作用方式致使经…  相似文献   

8.
我国实行以需求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和贷币政策来扩大内需 ,但效果不理想。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的症结是低水平的供给过剩 ,缺乏有效供给 ,而导致内需不旺。因此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应实施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相结合的政策 ,以供给管理为主 ,用增加有效供给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1997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全社会投资明显加快,但投资增加的基本格局是国有及其它经济类型投资快速攀升,集体经济投资小幅上涨,以个私经济为主体的民间投资下降。这说明,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并没有把民间资本真正带动起来。如果民间资本不启动,不进入良性循环,那么不仅扩大有效需求的目标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由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财政政策,是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需要,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由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财政政策,意味着财政政策的着力点从扩大需求和拉动经济增长逐步转向加强薄弱环节和调整经济结构。●稳健的财政政策不是单纯的调控总量,而是要在总量调控的同时承担和实现调整结构的任务,充分体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政策掌握和实施难度较大,因而需密切注意实施效果,防止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1.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继续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我们县(市)一级经济发展来说,确实是世纪之交的一次重大机遇。为此,我市将紧紧抓住这一良机,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我市经济适度快速发展。一、注重对政策的灵活运用,刺激经济发展。我们认为,降低税费水平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刺激经济、启动需求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也是各级地方政府可以有所作为的方面。对县(市)一级而言,控减税费的力度和余地不大,但可以在严格依据上级政策因地制宜制订各类  相似文献   

12.
一九九八年初,我国经济出现需求不足、增长乏力迹象,一九九九年,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与去年相同,今年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重在启动、引导民间投资和消费的力度。财政政策目标,始终要服从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一、正确区别积极财政政策与扩张财政政策。我国目前实施的财政政策是积极财政政策而非扩张财政政策。扩张财政政策刺激内需主要有两个手段:一是增加财政支出;二是减免税收。我国现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在增加财政支出的同时,也增加了税收。增支增税与增支减税相比,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有限的。在目前国内需求依然不旺的情况下,不应增加税负,而应当适当降低税负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扩张作用。二、正确认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财政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两大重要工具。两大政策必须协调配合,增强彼此之间的互补性,由于货币政策和…  相似文献   

14.
自1998年以来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其内容主要局限于支出方面,即通过举债来扩大公共支出,投资于基础设施等方面,通过扩大内需以带动经济增长。应该说,这种以扩大需求为导向的积极财政政策,其正面效应是主要的,但也不容否认,这种正面效应正在递减,作用空间越来越小。因此,在积极财政政策既不能“急刹车”,也暂时不宜“淡出”的形势下,对其内容必须作适当调整,即在以改善供给为导向的财政收入政策方面应该多做些文章。笔者认为,从当前的经济态势和长远的经济增长考虑问题,果断地推出结构性减税政策已经是时候了。一、减税是…  相似文献   

15.
据有关方面所作的居民储蓄意愿调查的结果表明,有近 40%的人把“生病”作为储蓄的第一备用选择,这充分说明了大多数人对健康和生命的重视。但是如果人们不是已经和正在享受基本保健,而是将过去和现在应该支付的保健投资节省下来存在银行里,以牺牲自身健康为代价,就很不合算了。这是有一个观念的转变问题。在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拓展消费的当前,确有必要启动卫生消费,引导保健投资。本文仅就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卫生服务市场的开拓发表笔者的精浅之见,以引起人们对保健事业建设和自我保健投资的关注与思维。  一、…  相似文献   

16.
苗淼 《前沿》2009,(12):68-7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根据经济运行态势和体制环境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在这一过程中,以地区利益为导向的地方财政支出政策为对我国宏观经济健康、平稳增长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需要在未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学意义上讲,所谓积极的财政政策也就是指扩张性财政政策。关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必然性、重要性、可行性的论述已经相当全面和深入,然而我们还是应该同时冷静地看到较长时间实施这一政策后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准备适时、适当地作好灵活调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相似文献   

18.
百家论萃     
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涵义、特点和政策取向刘溶沧积极财政政策的涵义:1、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政策作用大小的比较意义而言的;2、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我国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而言的;3、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一种政策类型,而是一种政策措施选择。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特点:1、政策有其阶段性;2、政策的定向性;3、政策的复合性。政策取向:第一,在政策重点的选择上,把增加投资规模与刺激、拓展最终消费需求相结合;第二、在政策力度的把握上,使总量的适度扩张与结构的调整、优化相结合;第三,在政策倾向的掌握上,应把支持国有经…  相似文献   

19.
杨灿明  张艺雄 《政策》2000,(1):17-18
1998年,中央政府针对内需不足的问题,采取了以增发1000亿国债扩大基础设施投资为主体的积极财政政策,成效显著。表现在:扩大了内需,增加了就业岗位,促进了经济增长,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据测算,1998年财政收入增收部分中大约有150亿元是由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而增加的。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积极财政政策的初步执行结果离拉动民间投资和消费的预期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意味着我国经济将在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上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正确认识入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着力研究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宏观运行环境及政策的可持续性,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改革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分析 我国自1998年开始实施以增发国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在我国加入WTO的情况下,面对世界经济环境尚无根本性好转的严峻形势,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应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一)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从国内情况来看:第一,影响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些深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