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越来越依赖先进科技成果的应用。然而,科技成果不会自发地成为现实生产力,其间有个复杂的转化过程。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虽然影响这一转化过程,但经济、社会因素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政府在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胡玉辉 《前沿》2012,(17):19-20
德育经济价值的实现是指德育劳动所创造的,促进了个人与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积极效应.本文主要从德育经济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和路径维度进行探讨,促使德育从开发潜在生产力向可能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转化,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志凌 《群众》2011,(4):62-6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精辟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是实践中得来的真理。但是历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科技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过程始终是曲折复杂的。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界定”已经成为推动科技创新进入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媒介机制,成为促进科技创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洪善早 《湖湘论坛》2000,13(2):36-37
农户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是农业科技的接受者和应用者,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只有被广大农民消化、吸收并应用于生产过程,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然而,目前我国农民由于受多种因索的制约,科技应用的效果不佳。因此,认真分析并排除这些制约因素.促进农户科技应用,加快农业科技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步伐,已成为中国2l世纪农业发展的一大主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将剩余价值概念简单地等同于剥削。按照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基本理论,从"劳动力价值取代劳动价值"、"劳动力抽象取代劳动抽象"和"劳动者生活资料价值取代劳动力价值"这三个"取代"来理解剩余价值的哲学含义,从"不变资本向可变资本转化"、"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向作为一般商品的劳动力转化"和"相对于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向相对于生产力的剩余价值转化"这三个"转化"来理解剩余价值的经济学含义,从"二生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和"二分矛盾"(分工与分配矛盾)的运动和发展中,将剩余价值认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6.
论剩余价值范畴从哲学含义到经济学含义的推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不变资本向可变资本的转化"、"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向作为一般商品的劳动力的转化"和"相对于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向相对于生产力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入手,将剩余价值范畴的哲学研究推进到经济学研究,是继承和发展剩余价值学说、研究建立剩余价值哲学以及从学术上彻底否定"剩余价值学说过时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于革非  冯薇 《理论月刊》2004,(11):65-66
现行的生产力理论将生产力要素分为独立要素和非独立要素,其中科学技术属不属于独立要素熏学术界还有争议。本文认为,这里的“独立”可从三重涵义上去理解。所谓的“渗透说”、“乘数效应说”不足以解释科学技术是不是生产力要素中的独立要素。关于“潜在要素”、“转化”与“独立要素”的关系熏本文的观点是,转化是生产力诸要素的共同特征,也是生产过程、资本运动过程的共同特征,其他要素、不同资本之间也存在着转化,独以科学技术需要转化为由,否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中的独立要素,理论上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大》2008,(10):57-57
"对企业来说,生产力能否提升,体现在技术上,而在关键技术领域有创新是决定性因素。""石化企业的生产流程过程就是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精细的考虑和控制一系列的转化过程,是节约能源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由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各要素起加强性作用,并在生产领域中所发挥的一系列功能所决定的。 1、科学通过技术的发明创造,物化为生产工具,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科学转化为生产力,需要通过技术这个转换器,创造出新的生产工具,从而实现由潜在的生产力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以后的数百年历史,完全证实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它只能渗透到实体性因素如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等中去才能转化为一种物质力量,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当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掌握,“物化”为新的更高效率的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扩大了生产的广度和深度时,就能  相似文献   

11.
我们国家的专利部门和基层申报单位、个人,重视申报,而轻视推广和转化。推广、转化率不高,主要是因为很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把申请专利的数量多少作为考核指标和晋升职称的条件。所以单位和个人申报完了之后,登记完了,取得法律授权了,就不管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专利的继续实施需要一些投入,需要定期交纳专利费,因此建议由政府主导专利的转化工作,投入一些钱,支持转化、推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汤洪高经常出现国内已经申请了专利的东西,有一些企业不知道,还花高价向国外购买专利。这是宣传不够,我建议专利局花点钱向企事业单位…  相似文献   

12.
一、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渗入生产力因素和生产过程的条件下,属于生产力范畴,能直接参与生产、创造经济价值。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存在,可以表现为两种形态,即知识形态和物质形态。他称前者为“一般社会生产力”(潜在生产力),称后者为“直接生产力”(现实生产力)。并认为前者在一定条件下,即在加入生产过程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后者。毛泽东说:“……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  相似文献   

13.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其中,人是生产力的中心和主体要素,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而劳动工具和劳动资料仅仅只是人的不同器官的延伸和扩展。人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构成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人的思想觉悟、生产经验、科学文化知识等因素一经运用于生产过程,就会转化为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表现为劳动的创造性,通过使用劳动工具和加工劳动对象过程的工艺方法,物化于新的  相似文献   

14.
让科研成果造福社会——记重庆市政协常委民革重庆市委副主委化工教授傅相锴熊向阳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强化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将科研成果迅速应用于...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工作能否转化为社会生产力、通过何种途径与方式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从辩证唯物论的科学原理出发,结合工作实践,就思想政治工作转化社会生产力的可能性、转化途径与方式,进行如下三个方面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提出了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决策。科教兴国,是指在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我国目前正处在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键历史时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加速国民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外延型向效益型转变,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但是实施这一战略决策并不是无条件的,科技、教育事业本身也是一种经济行为,一种社会活动,其发展和应用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只有具备相应的条件和环境,科学技术才能发展,科技成果才能由潜在的生产力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才能促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治安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转型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社会学术语,意指社会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或者说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转型的过程。社会转型同一般的社会变化不同,其重要特征在于强调社会发展经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突破原有的社会模式而发生全方位的革命性转变。我国社会在转型期正经历六种转化: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化,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化,从同质单一性社会向异质多样性社会转化,从伦理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化。因此,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消长、各阶层、群体的利益、矛盾冲突甚至激烈斗争就成为转型社会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涂爱荣 《理论月刊》2006,(8):187-189
德育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范畴,从德育的社会功能和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来看,德育同时也具有生产力属性,是一种精神生产力,潜在的生产力。德育作为潜在的生产力,可以转化为直接的、物质生产力。  相似文献   

19.
《乡音》2015,(1):17-18,16
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资本、产业的过程。就科技成果产业化而言,资本化是手段,产业化是目的,只有实现了资本化,才有条件推进产业化。科技成果本身不是生产力.只有产业化后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农村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思考白银市委党校范义同志在来稿中对县(区)域内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问题提出如下看法:首先,决策者要科学决策:要正确分析本区域的优势与劣势,针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衔接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按照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