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欲望"与"躺平"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近年来以"丧文化""佛系文化"为代表的"颓废型"青年文化的延续。它是青年面临社会难题而群体性焦虑的文化反映,也是青年主体的代际特质与亚文化表征,本质上是所谓社会"内卷"后青年的自我贬损。一些青年选择"低欲望"和"躺平"有其现实缘由,但任其发展下去,会走向消极宿命论、价值虚无主义与犬儒主义。当代青年的需求世界多元复杂,不应夸大青年"躺平"现象并将其绝对化、标签化,而要整体把握并关切青年多元需求,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需求观,形成青年个人奋斗与国家蓬勃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躺平"是2021年最火的网络流行语,并在与"内卷"的网络共振中发展成为2021年最值得关注的网络现象。本文认为,在社会"内卷"语境下,网络"躺平"现象表征着青年释放压力、对抗焦虑的情绪宣泄,申明诉求、陈述主张的意见表达,填充真空、重建自我的行动自觉;网络"躺平"现象根源于社会资源稀缺的现实发生与制度藩篱的局部存在,创新驱动的时代转型与人力资源的适配错位,消费主义的悄然退潮与节俭传统的高调回归。应对网络"躺平"现象,必须着眼青年奋斗精神培育,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优化青年成长环境,改善青年发展条件,提高青年创新素质。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非主流、边缘性的青年亚文化,"内卷与躺平"对中国青年奋斗精神形成了冲击。然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引领中国青年"永久奋斗",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召唤中国青年"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责任要求中国青年"接续奋斗",三者共同构筑了中国青年奋斗精神的理论基础。中国青年奋斗精神的实践特征,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奋斗终身。因此,以基层党组织为载体树立中国青年奋斗精神的典型示范,以共青团为纽带培养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奋斗观,以"学校-单位-社区"为渠道回应中国青年奋斗者的现实利益诉求,以网络主阵地为媒介弘扬积极向上的中国青年奋斗正能量,成为培育中国青年奋斗精神的有效路径。中国青年奋斗精神的熔铸,不仅有助于回应"内卷与躺平",同时也能增强青年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相似文献   

4.
刘琦 《湖湘论坛》2023,(1):118-128
互联网“内卷”文化的传播经历兴起、流行、演变、泛化几个阶段,并在其泛化过程中对青年奋斗观造成困扰。具体表现为:对资本逻辑的追逐影响青年确立长远奋斗目标;对量化表征的片面追求影响青年寻找可持续的奋斗方法;对恶性竞争规则的服从使青年难以在奋斗中获得价值感;对长期收益和集体收益的忽视使青年难以认识奋斗的客观规律。为摆脱“内卷”文化的困扰,提振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需从现实条件、理念指引、实践落实与保障三重维度共同发力。首先,要破除造成恶性竞争和滋养“内卷”文化生成的现实条件;其次,要灵活运用新发展理念引导青年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奋斗观;最后,协调家庭、学校、社会三单元共同参与,帮助青年提振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5.
“上岸”作为当代青年在“内卷式奋斗”与“佛系式躺平”之间寻求暂时平衡与稳定的权宜之计,是青年在文凭通胀、就业难和个体发展路径不确定性激增的背景下,走向成年个体、探索自我生平的“悬浮”之旅,也是在生命事件“夹缝”中形成自我身份认同与成年社会角色的“两难”之旅。青年在社会时间表与制度结构中,发挥自主性与反思性建构个人生命历程,探索生活方式,寻找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面对“岸”的想象和现实困境,社会应当给予青年试错与探索的机会,营造包容友好的社会氛围,帮助青年寻找“生活之趣”,拓宽“人生之岸”。  相似文献   

6.
"躺平"是青年面对社会快节奏生活的"低欲望"表达。从历史时态看,"躺平"本质为"犬儒主义"的一种现代化裂变;从当代时态看,占据网络话语权的"白领式躺平",并非真正的"躺平",而是一种青年意识形态话语范式表达,其当代表现是不反对"奋斗"本身,反对"无脑奋斗",追求个体人文关怀。"躺平"是青年对高强度市场雇佣劳动制、资本逻辑"无序"和消费主义"过盛"等社会问题的拒斥。青年并非真想"躺平",而是想"躺一会"放松。消解"躺平"不能仅靠抨击以"堵住"青年的嘴,需要提高市场监管效能、保障青年发展利益诉求、为青年提供可上升的平台机制等一系列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7.
常成  徐冉 《中国青年研究》2023,(4):104-110+103
在社会“内卷”语境下,青年学生群体的“反向考研”在与“躺平”的网络共振中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基于半结构化访谈素材和参与式观察证据,本文构建了“理性选择-客观约束”的分析框架,由两个维度的解释变量交叠形成四种“反向考研”类型:自发型、回应型、战略型和内耗型。研究发现,“反向考研”现象的生成根源在于稀缺资源的超载竞争与集成改革的内生驱动、用人单位的隐形门槛与“双非”院校的内涵发展、身份迷信的悄然退潮与个体意义的高调回归。客观认识“反向考研”现象,需要进一步推动“青年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按照分类施策的原则从完善政策措施上予以回应。  相似文献   

8.
探究“内卷化”背景下青年“躺平”思潮流行的成因与应对策略,对于引导青年正确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在“内卷化”背景下,青年社会获得感的缺失是青年“躺平”思潮流行的内因,主要体现为“习得性无助”降低青年的自信感、“主动污名化”宣示青年的抗议,以及阶层焦虑导致青年斗志消沉。而亚文化中部分消极文化的流行与扩散是外因,主要体现为“丧文化”下青年情绪消解方式的扭曲、消费文化下青年认同危机的加剧、网络文化下核心价值观对青年引导作用的削弱。为了应对青年“躺平”思潮的不良影响,亟待加强心理健康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健全青年社会经济保障体系,甄别研究青年合理社会利益诉求,强化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领。  相似文献   

9.
"00后"生于改革开放后的第三个十年,伴随互联网一同成长,眼界更为开放,兴趣爱好更为广泛,思想观念更为多元与兼容,呈现出六大新特征:一是对社会问题看法出现"观念分层";二是理性爱国;三是传统"权威意识"渐趋淡化;四是"热血奋斗"与"躺平佛系"二元并存;五是物质主义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并存;六是平权意识与规则意识强。"00后"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与入世全球化开放的进程成长起来的,在接受社会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创造着体现其自身特点的新的价值观,其价值观演化呈现出鲜明的群体独特性,而不断演变的青年价值观总是不断孕育着未来新文化的因子,并最终将反哺和作用于社会主流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10.
孙慧  袁珊 《青年探索》2023,(4):45-54
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议题,除外部就业环境外,个体就业心态和职业选择是影响就业与否及就业质量的关键。基于对广州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本文揭示了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与职业选择的个体化特征,主要表现为高校大学生择业时普遍存在焦虑心理;“先就业后择业”为第一选择,关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薪酬待遇仍是择业首选条件,同时也注重个人发展空间;一线城市成为多数大学生就业首选,具有发展潜力的内地中小城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增大;体制内单位最受青睐;“佛系”“躺平”未成为主流,拒绝“躺平”、合理“内卷”成为大学生职场工作理性选择;创业方面,以满足个人兴趣为导向的创业动机凸显。针对大学生个体化的就业心态和职业选择,本文从加强思想引领,养成健康择业心理;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全过程的就业创业教育;因势利导,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措并举,提升大学生就业综合能力等维度提出促进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有研究关于佛系心态的认知,多基于"价值观危机"的视角而持批判态度.本文基于相关理论的探讨,提出"价值观变动"的分析视角并利用2019年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PSCUS)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条件优越的大学生群体对佛系心态的认同度更高,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使得大学生更加从容面对现实,优先价值观更倾向于兴趣与自我价值实现.研究同时发现,佛系心态对大学生学业成绩和就业信心有负面影响,但是对社会参与程度影响不显著.佛系心态出现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物质生活条件显著改善的背景下,反映的是价值观念的变动,不应视为危机.价值观念作为社会心态的重要组成,受社会发展的影响而发生变动.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的背景下,要辩证把握佛系心态的积极性与消极性因素并加以正确引导,此乃青年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面向.  相似文献   

12.
“间隔年”现象是自我救赎还是躺平摆烂,再度掀起争议性的社会关注。依据迥异的支配逻辑,中国式“间隔年”实践类型可划分为自主探索型、主动缓冲型、被动逃避型与被迫暂停型。深嵌于社会结构性的就业困境,又脱嵌于对抗社会时钟的“为自己而活”,并借由媒介对诗意生活的浪漫滤镜与个体希冀的自由想象的渲染刻画,促成了中国式“间隔年”现象的生成逻辑。但在中国的社会情境下,“间隔年”却被异化为“备考年”,在看似“暂停下来”的时间里以“不敢停下来”的竞速心态呈现为另类内卷实践。社会层面应当给予“间隔年”群体理解与配套支持,摆脱单一的价值评判标准,重新审视并助力于消解青年群体的迷惘、焦虑与内耗。  相似文献   

13.
吴宗友  丁京 《中国青年研究》2024,(3):95-103+111
当前全国多地正在兴起“引才大战”,相较于大城市人才集聚带来的内卷化,许多青年博士开始选择下沉中小城市“反向择业”。通过对W市“紫云英”引才活动的深入考察,基于“空间图景-空间行动-生活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发现,由于中小城市区位条件改善与就业环境的营造、青年博士对职业发展与自身能力的权衡、将社会不确定性风险转化为对未来的确定性预期等因素,共同构成其反向择业的空间动力机制。综合来看,青年博士反向择业并非受“躺平”心态的消极影响,而是一种“在下沉中突围”的理性选择,能够促进区域间高学历人才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优化博士生培养与教育路径的空间分流、凸显青年博士探寻自主成长空间的先锋姿态。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的青年生育趋向"被动性晚婚晚育""选择性独生优生"模式,"只生一个就够了"已成为主流生育文化。随着生育理性的觉醒和高涨,青年生育已经进入成本约束型阶段,在明确生育需要承担巨大花销、巨大责任和巨大压力后,一些青年患上"生育恐惧症"。  相似文献   

15.
在高房价社会下,超脱世俗社会过一种极简主义的生活、沉浸于个人世界成为当今一些青年人的生活写照,人们称他们为"佛系青年"。但"佛系青年"表现出的"佛系"态度和行为并不必然代表青年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内在的认同和表现也是分化的。  相似文献   

16.
近期,"内卷""打工人"等相继成为流行语。人们日常讨论中的"内卷"与学术概念"内卷"用法不同,其中最大的差异在于前者讨论的是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处境。"打工人"流行需要关注的是"打工人"的泛化,其实质是一种社会地位焦虑。"内卷"与"打工人"的流行其内在逻辑是一致的,反映的也是一种地位焦虑。"内卷"最能激起人们共享现实感受的是,人们对资源有限而竞争激烈的升学、求职、晋升、婚恋等与个人社会地位有关的经验。"内卷""打工人"等词语的"同义反复"值得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7.
沈毅 《人民论坛》2023,(1):70-73
“选择恐惧症”日益成为当代中国青年面临的突出问题。每一代青年都有每一代的“选择”,当代青年群体拥有相比于过去青年更多样的就业道路,却也更加不知、不敢做出人生中适合自身的各种选择,特别是一些学历较高的青年甚至出现了“逃避就业式考研”以至“逃避就业式读博”等新现象。部分青年在职业或学业方面的“选择恐惧症”,常常是各个行业过度“内卷”的后果,而客观层面较低的退出可能性与主观层面家庭主义导向的过度成就动机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过度“内卷”的再生产。“选择恐惧症”不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特有现象,东亚地区日韩等国早已显现了“内卷”现象与青年“选择恐惧症”问题。某种程度上,缓解青年对于未来焦虑而难以决断的“选择恐惧症”,需要更为完善的分配制度与更为宽容的多元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城市"隐形贫困"青年群体若以工作与收入划分,大体可细分为三类人群:高收入、高消费的一线城市青年;青年"白领"群体;高校毕业的"宅家啃老族"。超前消费已成为当代青年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丰富多样的物质、新型的交易方式,为青年人追求时尚生活提供了透支便利。从"佛系"到"隐形贫困",反映了部分青年人的社会适应无力感,通过超前消费"刷存在感",会给青年人带来心理焦虑,乃至生活风险。社会应提供正向的价值激励,倡导"新节俭主义",帮助青年人树立理性消费观念,简约生活新风尚。  相似文献   

19.
流行语与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心态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群体的流行语折射出了这一群体的社会心态现状及其未来的变化趋势.当代的青年群体作为中国世纪之交社会转型的"过渡人"这一角色的同时,又承担着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边缘人"这一特殊角色.面对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青年群体的民族心态、政治心态、职业心态、婚姻爱情心态、生活心态和价值观念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迁.顺向的社会心态变迁呈现主导地位,而逆向的变迁也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20.
当代社会"群""己"关系呈现多元的、利益分化的特征,带来了"群""己"选择的价值困惑。解决问题的途径:第一,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价值观作为解决"群""己"困惑的理论路径;第二,以规则确立"群""己"边界,倡导遵守规则的价值理念;第三,处理"群""己"关系的规则要立足于"现实的人",促进人的发展为本;清晰"群""己"界线,以防跨界互侵;协调"群""己"关系,以防"群""己"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