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自从“灰色”概念引入语用学研究领域以来,它在言语交际中的正负作用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从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出发,正确把握灰色言语信息的特征,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灰色话语的形成机制,有意识地设置或排除它,从而让其更好地为言语交际服务。  相似文献   

2.
李晓红  吴晓创 《求索》2005,(5):70-72
跨文化交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信息的偏差而产生交际障碍,对深层文化结构的差异缺乏感知是产生障碍的根本原因。霍夫斯德所创立的基于5种文化维度的文化分析模式能够帮助提高文化感知,消除交际障碍。  相似文献   

3.
生命活动中问题元认知知识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感知元认知知识、体验元认知知识和策略元认知知识。感知元认知包括难易认知、类型认知和表征认知;体验元认知包括目标认知、过程认知和反思认知;策略元认知包括失误认知、元认知知识积累、元认知结构形成以及认知风格匹配。  相似文献   

4.
梁爱民 《青年论坛》2010,(4):133-136
语言是一个负载信息的符号系统,交际是一个信息在交际者之间双向或多向的互动过程,信息的共享是交际活动的目的,信息的互动是交际活动的本质,语言的运用是交际的主要形式。“情感过滤”是一个人情感因素对语言习得和信息输入、输出产生的影响。学习动机、语言焦虑、语言态度、自我意象、自信心和移情等是造成“情感过滤”的主要因素,关注交际意义而非形式、关注交际情境、实现可理解性信息输入是降低“情感过滤”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陈意德 《求索》2005,(10):186-187
预设是语言学中一种特殊的认知现象,对预设的设定和理解是一个心理认知过程,它涉及到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语境等诸多因素。话语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预设对话语理解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对预设的推导就没有真正的话语理解。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角度探讨预设与话语及话语理解的关系。一话语与话语意义对于话语(discourse),语言学家们有不同的解释。布朗(Brown)和尤尔(Yule)认为,“话语是一个过程,是说话者或作者在某个语境中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或实现自己的意图的词、短语和句子”。[5]威多森(W iddowson)则把话语定义为…  相似文献   

6.
从主体建构的视角出发论述大学生在就业压力问题上的自我建构机制。研究的结论是,大学生群体感知到的巨大就业压力包括社会建构的一般性压力和自我建构的个体性压力两类;“选择性信息关注”和“距离化应对策略”是大学生群体在就业压力问题上的两种自我建构机制。  相似文献   

7.
许彩云 《求索》2011,(7):127-129
文章从言语交际的信息结构出发,探讨汉民族审美文化在发话者构建话语时对话语的信息结构和话语的语言结构的影响。言语交际过程中,汉民族审美文化作为汉民族文化深层结构的一个部分,在发话者构建话语时,促使发话者进行言语的审美选择,采取相应的话语策略;同时,汉民族审美文化在受话者理解话语时,帮助受话者分析并理解话语,从而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用学研究出现了明显的心理学倾向,从认知和心理活动出发去解释语言活动,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潮流。其中,较引人注目的语用理论是由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论",他们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语言交际和话语理解过程提出新的认识,而他们的学生Ernst-Angust Gutt更将关联理论引入翻译理论进行专门研究,从新的视角出发促进了翻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探讨不同气质特征大学生对不同表演形式认知的差异性,对于揭示表演认知心理活动的实质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研究选取493名不同气质类型的被试,请其观看不同表演形式的视频,分析理解正确率,并与气质类型进行关联研究。结果表明:体现不同情绪情感的表演,存在着因表演形式和观众气质类型不同带来的认识差异:生活形式表演的情绪更易感知和理解;内向稳定型、外向不稳定型两种气质类型的被试对表演情绪具有敏感倾向。说明表演认知具有表征形式差异性和受众气质倾向性。  相似文献   

10.
周晖 《公安研究》2008,(9):36-40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通过相关的言语刺激,有效唤醒被测人经历的违法犯罪特异心理活动,利用测试仪提取相关心理活动信息。被测人对测试题目言语刺激的反应是被测人对测试题目言语的理解解码过程。测试中,语音、词汇等语言因素和背景图式知识,包括与犯罪相关或无关心理等非语言因素,均会以不同方式影响被测人对言语的解码,解码原理研究有助于提高犯罪心理测试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交际总有一定的认知语境,语境是人们理解语言的条件和基础。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话语者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使听话者理解,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英语是比喻语言非常丰富的语言之一,隐喻居其之首。而人类的认知在词汇隐喻意义的理解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层面探讨隐喻不仅是修辞的手段,也作为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存在于人类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3.
周广艺  ;彭金定 《求索》2014,(6):90-93
如阿减少语言遗忘,提高语言记忆效率一直以来是认知心理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顺摄抑制和剧摄抑制是造成类似语言信息遗忘的主要啄图。顺摄抑制比剧摄抑制对语言遗忘的影响更大,顺摄抑制和剧摄抑制对不同类型相似语言信息的干扰程度不同,与学习者对语言的加工和理解程度、接触量及记忆强度有关,从而造成遗忘程度不同。学习者对语言知识加工越深入,理解越深刻,接触量及记忆强度越大,越难以遗忘该语言点。深入研究顺摄抑制和剧摄抑制导致认知心理学语言遗忘的机制,有助于缓解语言遗忘,增强语言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人们之间的语言交际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是一个信息的编码(encode)和解码(decode)的过程。人们在编排语言信码,生成话语时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要遵守一定的编码规则——语言规则,因而语言规则具有强制性。但这种强制性又是富有弹性的,在强制之中又有一定的宽容性,因而人们又可以运用语言规则进行灵活多样的编码。强制中有宽容,不自由中有自由,这就是语言规则对语言编码作用的两面性。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表现了人们对语言规则运用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同时也使一些人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语言规则对语言编码的制约不是明了强有力的。例如,有人认为,突破语言规范的反常用法可以称之为“创新”修辞手法。“创新”就是根据交际需要临时创造出新的语言手段来加强表达思想的效果。又有人认为,修辞现象是个人感情冲动  相似文献   

15.
大体而言,20世纪西方知识分子面对大众文化存在着四种姿态:批判、利用、理解和欣赏,其代表人物分别是阿多诺和利维斯主义者、本雅明和萨特、威廉斯和霍尔、费斯克。这些姿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知识分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大众和大众文化的研究立场、思考路径、认知水平、解读模式和言说策略,也标志着知识分子身份从现代型到后现代型的位移。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际的最终目的是使交流双方使用得体地道的语言,并能结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规约合理正确的表达和理解,成功地进行交流。本文首先提出了言语表达是否得体直接影响交流的成败与否,分析了文化差异是影响言语得体的主要因素,然后提出了言语表达得体应注重文化差异,从宏观和微观上加强文化熏陶,建立文化认知图式,注重交流语境,掌握交际策略,合理得体地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17.
投射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心理机制,潜意识地影响着我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它是人的一种固有的内在倾向,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心理机制之一。杨林肥酒案例从投射这一心理视角切入,抓住广告中红、绿、酒三个典型要素解读广告受众的心理,对其进行必要的研究,可以分析出投射对广告受众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公众认知: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管理的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宁 《思想战线》2006,32(6):24-28
目前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信息传播机制中“官本位”的色彩还比较浓,对公众的危机认知心理的重视和把握还比较薄弱。作为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的管理者,政府应该了解我国公众特有的危机认知方式,同时还要理解他们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的危机认知心理,这是保证公共危机信息传播能取得较好效果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社会阶层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客观阶层差异为不同阶层创造各自的认知模式,并影响具体的社会认知表现。本研究试图关注寒门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以发现社会阶层如何影响其认知。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N大学21名寒门大学生作为样本,另访谈9名非寒门大学生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基于情境主义社会认知,寒门大学生的自我概念表现消极倾向,社会环境感知中的“情境归因”“情绪感染”具有消极特征,人际关系策略中的“不信任感”可能是阶段性的;而社会环境感知中的“需要外部环境支持”“相信社会阶层可以流动”以及人际关系策略中的“高人际敏感度”体现他们相信或寄希望于社会阶层可以实现流动。贫穷限制想象具有阶层性、主观性及情境性。他们的社会认知有实现优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对于研究方法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上进行理解。首先是从理论层面上理解即认识论的问题,主要研究我们怎样认识和了解事物。其次是从策略层面上,主要关于研究策略的选择和考虑。再次是从具体的操作层面上说,研究方法就是关于技术的选择,比如说面对特定的对象如何进行访谈、怎样在特定的田野中搜集资料等等。本文主要涉及的即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