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不少人都知道我国历史上有个萧何追韩信的故事,却不知道他还是个搞后勤的能手。据史书记载,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后,有一天,在皇宫里大宴群臣时说:“各位大臣可以毫不隐讳地议论一下,我为什么能得天下,项羽为什么得不到天下?”大臣们议论纷纷。不少大臣称赞刘邦体恤百姓,善于用人,赏罚严明,所以能得天下;项羽有勇无谋,嫉贤妒能,不善于用人,所以他不能得天下!汉高祖刘邦听后说:“你们只知道事情的一方面,不知道事情的另一方面。要说出谋划策,决胜于千里之外,找不如张良;要说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筹集粮响,我不如萧何;要…  相似文献   

2.
古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楚汉相争之际,汉高祖刘邦每次率军出征项羽,萧何总是提前准备好充足的粮草。四年楚汉战争期间,汉军的兵员和粮草从未或缺。乌江之役后,刘邦成就霸业,登基封赏功臣时,认为萧何“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功在首位,为兴汉三大功臣之首,爵...  相似文献   

3.
古人说:量体裁衣,对症下药。这些话阐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认识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具体分析。任何事物的矛盾都因自身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只有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才能正确地认识它。刘邦成就帝业后,曾召集群臣讨论他所以能成就帝业的原因。大臣们讲了一番恭维的话后,刘邦说:“公知其一,不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  相似文献   

4.
正在《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中,夏侯婴被刘邦打伤,被人告发后,刘邦不敢承认也就罢了,没想到夏侯婴也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弄伤的,"掠笞数百",终不改口。夏侯婴当然不是傻了或疯了,因为此时他俩都在公务员试用期,一旦承认打架了,按照秦律,都会被取消候补资格。秦朝的公务员试用期一般是一年左右,这在秦简《编年记》中有记载。汉  相似文献   

5.
一直为本期致读者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而苦恼。就在国家预防腐败局正式挂牌的9月13日中午,与朋友聊天说到鸿门宴时,忽然想起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刘邦善于用干部。他用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萧何镇守国家,安抚百姓;用韩信统领军队,战无不胜。他重用这三位杰出人才,最终打败项羽,登上大位。而项羽不听自己手下计谋,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落了个自刎的下场。  相似文献   

6.
刘邦的人才管理历来为人所称颂,难能可贵的是,他不避讳手下的人比自己强。刘邦取得天下以后,一次问功臣、将相们:“我和项羽争夺天下,为什么最后天下是我的?”刘邦听完各人的回答后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赏,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这三个人是当今天下的人杰,可是这三个人都能为我所用,所以我能够夺取天下。项羽呢?只有一个范增,而不能用,所以他丢掉了天下。”  相似文献   

7.
位于豫鄂交界的淮河发源地桐柏山,史称天下洞天福地。气象万千的崇山峻岭,景色各异的洞天石窟,各自具有令人心驰神往的神秘色彩。 张良洞──淮源一颗明珠 据明成化年间的《河南通志》和清乾隆年间的《桐柏县志》载,汉留侯张良辅佐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积劳成疾,抱病隐退,从长安终南山辗转来到淮河之源桐柏山,于主峰太白顶一带隐居。 汉高祖和吕后很是思念张良这位开国元勋,就命使臣邀请张良回朝。刘邦前后派遣了8位使臣前来邀请张良,都被张良婉言谢绝。派来的使臣费尽了口舌,谁也请不回张良,反而被他的高风亮节所感动。他们…  相似文献   

8.
论人才与用人之道翟耀翎,张玉福一番伟大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关键在于是否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这就要涉及到一个用人之道的问题。历史上刘、项争天下,刘邦终于打败项羽,统一了中国。为什么刘邦能打败项羽?原因很多,但有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刘邦善于用人。试想,萧何、张良...  相似文献   

9.
正刘邦为什么能最终建立强盛的汉王朝称霸天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刘邦一句口头禅"为之奈何",意即"怎么办?"。鸿门宴前,项羽欲以四十万大军急击刘邦十万军。张良告知刘邦,刘邦一句"为之奈何"脱口而出,张良一番谋划被刘邦采纳,最终化险为夷。刘邦不仅善听谋士的意见,即使  相似文献   

10.
吴发根 《今日浙江》2008,(18):62-62
据汉扬雄《解嘲》载:汉初萧何为丞相,制定律令制度,后曹参继萧何为相。曹参在任三年,按照萧何制定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局安定,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改善。  相似文献   

11.
公元前202年,刚称帝的刘邦设酒宴与群臣畅谈汉军取得胜利的原因。一些将领说,这是由于刘邦能及时将攻占的土地赏给功臣。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张良);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需,我不如萧何;指挥百万...  相似文献   

12.
公元前 2 0 2年 ,在秦末群雄逐鹿中夺得天下的汉高祖刘邦大封群臣 ,将负责汉军后勤的萧何推为灭楚首功 ,并赐给带剑穿履上殿 ,入朝不必奔趋的特殊礼遇。  刘邦之所以如此推重萧何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后勤在灭楚战争中发挥的特殊作用决定的。  公元前 3世纪初 ,“秦失其鹿 ,天下共逐之”。到刘邦入咸阳、灭秦朝的公元前 2 0 6年 (汉王元年 ) 1 0月 (秦历以 1 0月为岁首 ,1 0月相当于公元前 2 0 7年1 1月 ) ,只剩下项羽、刘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及一些小的割据势力 ,项、刘相争已箭在弦上。  就当时的力量对比看 ,项羽军 40万 ,巨鹿一战 …  相似文献   

13.
汉高祖刘邦靠着淮阴侯韩信的善战,最终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建立了汉王朝。在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中,韩信的功劳是最大的。司马迁说,韩信的功劳可以和周公、召公及姜太公相提并论。然而他的结局却很悲惨。  相似文献   

14.
新书介绍     
<正>《闲说西汉二百年》作者:卢敦基类别:社会出版:2006年1月定价:19.80元公元前三世纪,秦王朝的暴政,令秦王朝以短时间灭亡,起而代之的是由汉高祖刘邦所创立的汉王朝。中国自此进入了一个长期的繁荣时期,由文景之治到汉武帝的强盛,使中国人和汉人划上了等号。刘邦是中国第一个平民出身的帝王,但他打天下和治天下的正确决策均出自于谋臣,自己则是这些决策的最后核定者。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一个领导者有  相似文献   

15.
秦亡后,楚、汉争雄。起初,军事实力楚强汉弱(楚军40万人,汉军10万人),而楚终为汉所灭,其胜败之机何在呢?各有各的说法。项羽自恃“力拔山兮气盖世”,宣扬他身经“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因此,他对最后的覆亡只能归因于天意:“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说明他输得糊里糊涂,至死不悟。汉高祖刘邦于胜利后置酒南  相似文献   

16.
新书介绍     
《观察与思考》2006,(3):126-126
《闲说西汉二百年》 作者:卢敦基 类别:社会 出版:2006年1月 定价:19.80元 公元前三世纪,秦王朝的暴政,令秦王朝以短时间灭亡,起而代之的是由汉高祖刘邦所创立的汉王朝。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还是以才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好京剧的老人都知道:早年有一出很有名麒派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周信芳先生演得有声有色,留下了不少脍灸人口的唱段。萧何听说韩信走了,不顾山高  相似文献   

18.
《三国志》作者陈寿说:“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蜀汉在他的治理下,“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这种赞誉,未免言过其实,但大体还是符合诸葛亮治理蜀汉,政治得以清明,社会秩序较为稳定这种实际情况的。“刑不上大夫”,自古如是。诸葛亮曾把仅次于自己地位的重臣李严,革去官职,“削其爵土”,降为平民。因为李严“受恩  相似文献   

19.
公元前203年,楚汉两军对峙,难分胜负。于是刘邦和项羽讲和,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天下一分为二,西边属汉,东边属楚。项羽归还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各自收兵,遣散士兵回家安居乐业。鸿沟协议签订后,项羽遣散楚兵回江东。这时刘邦撕毁协议,趁项羽退兵时,发动进攻,最终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  相似文献   

20.
刘邦的“五湖四海”刘邦打败项羽以后,在洛阳南宫大摆筵席,招待功臣和将领,开庆功大会。酒行数巡,刘邦忽然向大家提出一个问题:“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史记·高祖本纪》)谋臣将领们听了,都一味颂扬刘邦的功德,刘邦觉得大家都没说到点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