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陈建华 《前沿》2009,(1):22-24
社会公共政策以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目标。公共利益无疑应当是一切公共政策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政策以解决问题为依归,但不同的价值观指导下的政策效果可能就会不同。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其实是一个多元的价值构成,有公平与效率价值、稳定与革新、法治权威和民主参与等价值之间的平衡和矛盾。这些价值取向组成了一个价值包,从而形成了社会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多元结构。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的效率与公平原则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对于“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其基本取向是左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值得注意的是 ,公共政策的基本取向就在于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所以说 ,公共政策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对“可持续发展”有着莫大的影响。其中 ,效率是一个社会发展性参数 ,一个社会发展的状态、规模、速度大体上都可用效率来衡量 ;公平则是一个社会的稳定性参数 ,影响到社会的基本性稳定 ,它也是政府存在的合法性的基础。就效率指标而言 ,它立足于增产 ;就公平指标而言 ,它能促进社会的协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共政策就必须体现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谋求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对可持续发展而言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首先必须考虑公平,将公平作为公共政策的灵魂。本文从价值和利益的相关性入手,以“高考移民”现象为例,通过深入分析,说明利用公共政策来公平分配社会价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公平分配社会价值,才能兼顾各方利益,使公共政策的整体效用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4.
教育公共政策是最敏感和最受公众关注的一项公共政策,它涉及到自由与平等、公平与效率等重要价值观。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突出表现为如何规范政府在市场环境中的功能和教育责任,奠定教育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利益分化和多元化并非坏事,是一个现存事实。重要的是要通过程序公正和社会参与的机制,通过有效的利益表达和搏弈制定公共政策,防止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  相似文献   

5.
收入分配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涉及到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建立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体系是我们关注和追求的价值取向和执政目标;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分配秩序制度,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统一、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总是要以一定的价值基点作为支撑条件,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社会财富占有失衡、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是公共政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顿,以公平与效率为基点的传统公共政策价值定位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实际,根据政策运行环境选准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点,是我们当前要做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中国促进教育公平中政府责任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景涛 《前沿》2006,(12):84-85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无可避免地成为公共政策的重大命题。本文在提出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问题凸现的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对政府责任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雷青松 《桂海论丛》2010,26(1):84-87
人的问题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科学发展观内涵中的以人为本是新时期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生成的核心取向;社会转型期多元利益的出现、公平正义的价值分配要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目标是公共政策以人为本的价值生成动因;构建民众广泛参与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建立公平的公共政策体系是公共政策以人为本价值生成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9.
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公共政策因具有利益协调的功能,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公共政策在现实生活中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价值缺失和偏差,就会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阻碍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为了抑制公共政策的价值偏差,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均衡机制、利益表达机制以及政策回应机制。政府作为社会的主要管理者,其政策的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会对社会的价值取向产生影响,当前社会不和谐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政策的价值取向有失公平,造成了社会的失衡。本文通过对公平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和谐社会对公共政策公平性的平等性诉求与差异性诉求,以及增强政策公平性的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姜高娃 《前沿》2007,(8):82-83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政策主体的价值选择就意味着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有些公共政策在执行中价值取向难免不发生偏离,导致了有些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在执行中的非公共化。本文从公平、公正、效率、民主等四个方面出发,结合实例浅析了我国现阶段公共政策在执行中价值取向的偏离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有效手段和方式,一直以来就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政府通过政策实现社会公正,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美好生活的目的。然而良好的生活愿景不能自发的达成,社会公正的理想需要现实中公共政策的支撑。没有良好的政府政策,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公正的价值追求恐难实现。从公共政策中的权力、目标与工具这三个公共政策实现社会公正的路径出发,探寻如何运用公共政策来保障和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与公正原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在于捍卫和促进社会公正 ,社会公正的完整内涵包括四个层次 :即 ( 1)公民基本权利的平均主义分配 ,( 2 )经济活动收益的效率主义分配 ,( 3)社会底线需求的平均主义分配 ,以及 ( 4)促进社会和谐的综合回应分配。其中 ,第一层次优先于其他三个层次 ,第四层次是对前三个层次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公共利益做出的一种权威性分配,公正性是其本质要求,中国公共政策的公正性应以"实质的平等"为追求目标,注重对弱者的保护。社会性别是分析问题的一种新的理论或方法。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公共政策对于改善女性地位、调整原有的性别利益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湖北省DC乡的新农村建设公共政策进行社会性别分析,发现存在着决策层中女性的势单言轻、价值目标中女性的工具化、性别定位中复制传统以及性别中性化的现象,导致新农村建设在推进城乡公正的同时,却忽略了两性的公正,背离了公共政策的"公正性"价值追求。而要推进社会性别的主流化进程,需要赋予妇联监测公共政策的权力,提高女性决策者的数量和影响,对决策者进行社会性别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对现实社会性别问题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甘蒙8·05系列强奸杀人案"的侦破在甘肃乃至全国警界都是一件大事件,遇害者家属终于可以得到些许慰藉,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可以得到维护,猖獗的犯罪嫌疑人也终将被推上审判台接受法律严惩。但站在治安学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角度审视该案,其暴露出基层公安机关在人口管理、区域警务协作、基础信息化建设及实施社区警务战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小觑。必须进一步加强派出所基础信息化建设,深化区域警务协作,规范网络自组织行为,推进社区警务"两化"工作,从而有效提升整体社会治安防控效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逐步形成,作为我国重要基本法之一的刑法顺应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不断修正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此次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对原有刑法典做了全面、系统的修正,回应了新时期、新形势对刑事立法工作提出的新挑战,同时秉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宽严相济”的法律思想。此部修正案兼顾了“严”与“宽”两个方面,既强化了刑法对社会治安大局的控制力,增强了公众的安全感,又有益于减少社会对抗,促进和谐稳定。可以说,刑法修正案(八)真正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上升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Linda Wong 《当代中国》2004,13(38):151-171
The pursuit of social justice is an important goal of public policy in China under socialism. The embrace of market reforms and increasing globalization has radically transformed China's redistribution regime as well as distorted old commitments to social justice. This paper reviews China's attempt to realize the goal of social justice, including its changing rhetoric, strategies and actions. I shall first set out the historical context by adducing the salience of development and justice in the period before and after the market reforms. This will be followed by an analysis of the state reform discourse in justifying market reforms and their function in development and human welfare. An evaluation of social and redistribution polici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including the intellectual and public debates on efficiency and equity, will be presented. In the final section, recent critiques on the market and worries associated with China's entry into the WTO will be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7.
公民精神与公共行政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公民精神实质上就是公民对公共事务所持有的价值与信念,充满活力的公民和有效的公共行政是相辅相成的。公民精神在推动和促进政府“善治”、民主行政、社会正义、公共责任和公共利益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平衡治理与和谐控制: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从"平衡治理"与"和谐控制"两个视角来看待社会管理创新问题,许多问题的解决可能会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要按公共政策平衡理论的要求,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平衡功能,化解或减弱各种社会矛盾、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纠纷。同时,在充分关注民生的基础上,尊重社会成员的主体地位,运用"和谐"理念和"控制"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讲究以人为本,通过建设服务型政府,对政府目标、社会目标、社会成员的目标进行整合,从而使之趋于和谐一致,实行和谐控制。  相似文献   

19.
刑事政策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刑事政策的价值取向是追求社会和谐和科学发展,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关注人性,重视个性。主要内容包括宽严相济、保护人权、恢复性司法,实施主体包括国家及其司法机关、社会组织。和谐社会刑事政策需要在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刑事预防各个层面加以深入贯彻。  相似文献   

20.
公共政策的非公共化:寻租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公共政策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 ,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时应遵循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 ,这是公共政策“公共性”的本质属性。但寻租现象的存在往往导致公共政策的非公共化 ,利益集团和一些自利的公职人员以公共利益为代价谋求其特殊利益 ,从而导致公共政策偏离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本文主要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探讨制度非均衡状态下寻租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共生关系 ,指出“租”本质上内含于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之中 ,寻租破坏了公共政策的公共性 ,又将导致新的制度非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