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是法制民主,强调人民管理国家事务要依靠法律,按照法律程序来进行。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民主的基本含义是“人民的权力”,民主的本质是一种国家制度。但民主如果没有法律保障,人民的权力就缺乏实际操作性。只有把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才能在法律上确认“以法治国”的主体──人民,才能规定人民治理国家和保障自己权利的方式──“依法”,才能保证立法机关所立的“法”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人民的意志。社会主义法制保障人民…  相似文献   

2.
法治与法制     
法治与法制的区别和联系,一直是政治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请指法治与法制是有区别的。首先,法治与法制的含义不同。静态意义上的法制是指法律制度的总称,动态意义上的法制是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对法律实施的监督等各个环节构成的一个系统。法治一般是指依照法律管理国家和一种治国方略。而作为治国方略,社会事务,是一种治国方略。而作为治国方略,法治就不仅仅是“依法治国”的意思,而且包含有用以治国的法律所必须遵循的原则、规范或理想的意思,如“公正的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相似文献   

3.
徐启斌  程宏燕 《求索》2005,(5):108-110
公民道德建设法律化制度化包括为道德建设立法和引德入法两方面含义。道德与法律的差异决定公民道德建设法制化的必要性,道德与法律的共同点提供了公民道德建设法制化的可能性。公民道德建设法律化制度化不仅有助于道德功能的有效发挥,而且有利于法律、制度本身的完善、优化和发展。公民道德建设法律化制度化影响面广,具体运作需积极、慎重。  相似文献   

4.
《大连干部学刊》2014,(12):61-61
第一次.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逐步地、系统地制定完备的法律。强调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第二次,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十六字”方针。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5.
行政管理法制是指国家机关为实现行政职能 ,按照法定程序而制定和实施的法律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化是指通过法律对国家行政管理的各项活动和各个环节进行调整和规范 ,实现行政管理的技术方法、协调手段、行为方式、步骤程序的法律化和制度化。行政管理法制化是现代国家的重要标志和特征。  相似文献   

6.
法制(相当于英文的Legalinstitution),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相当于英文的Ruleoflaw),是指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原则的治国方式。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国很少使用“法治”这一术语,而使法制的含义包括了依法治理、依法办事。用法制这一术语来表示属于不同层次的两种法律现象,既不利于法律思想的交流,也不利于增强人们的法治观念,更不利于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因此,应正确理解法制与法治的联系和区别,不应再把“法制”与“法治”相混淆。法制与法治的联系表现为:法制是法治的必备前提和基础,没有法制,则法治失去依…  相似文献   

7.
过去,我们一向只是提民主的法制化(即法律化和制度化),期望把民主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下来,并用国家制度、国家权力来加以保障。这一点无疑是必要的。但是有个重要的前提千万不能忘记:民主法律化、制度化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它不可能摆脱“人”这个根本条件而独立实现和存在。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只是社会生活的运行方式和原则的政治抽象。这种政治抽象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关键取决于主体个人的观念行为如何。  相似文献   

8.
不宜简单提“党的领导法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后,有些理论工作者提出了“党的领导法制化”的观点。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有明显的缺陷。它没有准确把握法制化和党的领导的科学内涵,忽视了党的领导的特点,将与国家政权相伴存的法制概念生硬地套用于党的领导范畴之中。这不但容易在理论上引起混乱,而且在实践中也不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一、法制化的涵义法制化的内涵主要集中在“法制”一词上,“化”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法制的涵义大体上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即静态意义上的法律和制度,或简称法律制度;动态意义上的法律,指立法…  相似文献   

9.
在初二、高一以及高三的《思想政治》教材中都涉及法治和法制两个法律概念,现将它们的异同作一比较。一、法治与法制的区别1.法治和法制的含义不同法治,是一个复杂的法律概念。其复杂性在于,首先,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思想体系,强调“依法治国”、“法律主治”,与人治思想相对立;其次,法治作为治国的原则体系,奉行“法律至上、严格法定、法律平等、司法独立、分权制衡”等原则;再次,法治作为治国的制度体系,其制度化的表现是多层面、多领域的,主要有:权力制约制问题度、政党制度、议会制度、人权保障制度等等。由此可见,法治包…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国四十周年讲话中指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邓小平同志也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思想和注  相似文献   

11.
实行领导行为法律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厉行法治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务之急。 (一) 法治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依法治国和民主政治。领导行为法律化,从本质上讲是对领导权力的约束和限制。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领导者是人民的公仆,领导行为法律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基本要求。邓小平同志严厉批评家长制作风,指出“不彻底消灭这种家长制作风,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党内民主,什么社会主义民主。”(《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31页;下引只注《邓选》卷、页)“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  相似文献   

12.
法制与法治     
近几年来,我国的一些法学著作和法学文章中,常把法制与法治混淆起来,似乎法制即法治。据我理解,法制与法治这两个法学名词含义完全不同,不能用前者代替后者。法制就其词义来说,是指法律制度而言,有时也指法律、法规的起草与制定。而法治则是一种管理原则,它要求人们依照法律进行管理,即依法办事,最初是针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特权而提出的。有了法制,如不实行法治,法制虽尽善尽美,也不过是一纸空文,装饰门面而已。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就曾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当时我国法制机关确曾制定出不少反映人民革命斗争胜利成果的法律、法规。遗憾的是,与此同时却没有明确地提出厉行社会主义法治这一强有力的口号,以动员全国人民参加国家管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前夕,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一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宣言书中就明确指出:“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14.
法律援助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通行的一项法律制度,就是国家以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为经济困难和处境不利的群体提供免费和减少收费的法律服务,以实现法律赋予公民的平等权利。 法律援助制度的确立,是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和法制完善的必然产物。法律援助最早产生于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1495年英国出现  相似文献   

15.
1978年12月,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全会报告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16.
李瑛 《前沿》1998,(10)
邓小平法制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邓小平法制理论及其实践意义,对于我们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法制与民主、建设的关系邓小平法制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民主。邓小平讲:“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6页)这就告诉我们,加强法制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更好地实现人民民主。1980年邓小平进一步讲明了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他指出:“我们的民主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向世人郑重昭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生命。所谓民主,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说法,“是作为类概念的国家制度”,“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人类社会自从产生国家后,只有民主制度才是国家的最完整形式。列宁最早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得出结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一定要立足于从民主制度上解决国家长治久安问题,这是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8.
文摘     
民主与法制历史告诉我们,人民虽有民主权利,但如不上升为法律和制度,并且使这种法律和制度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则人民的民主权利就没有保障。只有把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民主成为用国家强制手段来保证其实施的一种法律制度,谁侵犯了人民的民主权利谁就要毫无例外地受到国法的制裁,民主才不仅仅是一个好听的名词,而是人民有切实保障并且可以兑现的一种权利。民主不仅需要由法律来加以保障,民主自由也必须依法实现。也就是说,谁要享受一定的民主自由,谁就必须遵守法律与纪律。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不可  相似文献   

19.
传统法律文化:中国走向法治社会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法律文化:中国走向法治社会的主要障碍张爱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另一种表述便是法治。邓小平同志说:“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20.
"法制经济"和"法治经济"在逻辑上是包含关系,二者并不相互排斥,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就不能否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显然这16字方针不仅限于法律和制度本身,而且对法律和制度的贯彻执行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才是我们目前对"法制"这一概念的通常用法。1989年5月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