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艺术消费     
一件艺术品,比如一幅绘画,寒既不可以为衣,饥亦不可以为食,我们为什么需要它呢 ?这是对美的欣赏的需求。对美的追求,是人有异于动物的主要标志之一。当我们全神贯注去玩味美时,我们不会计较一幅画的实用价值,除了能给人以美感享受,它的确也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但产生美的效应,就是艺术品的价值。   美学大师朱光潜说:“艺术家见到一种意境或是感到一种情趣,自得其乐还不甘心,他还要旁人也能见到这种意境,感到这种情趣。他固然不迎合社会心理沽名钓誉,但是他是一个热情者,总不免希望世有知音同情。因此艺术不只达到‘表现’…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商业领域中,企业消费者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逆向思维的星火人回答:以前是“我怎么做能使消费者满意?”现在我们要让消费者说:“你怎么做才能使我满意?”  相似文献   

3.
自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出现"中等 收入群体"这个提法后,近年来,"中 产阶层"、"中间阶层"等词语突然间时 髦起来,"中产"和几年前流行的"小 资"一样,虽说都是泊来品,却充满国 人对这些词语外延的无限遐想和向往, 比如豪宅、私家车、时装,当然,还有 情调。但是,究竟"中产"是个什么概 念,很少有人说得清。前段时间有媒体 报道,国家统计局给出了一个数据,称"6 万-50万元人民币,这是界定中国城市 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收入(以家庭平均人 口三人计算)的标准。"似乎使"中产" 概念在中国首次得到了清晰的数字化界 定。如今,人们对这个词语正产生着越 来越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总理生命垂危之际, 有一天突然要人给他泡一杯瓜片茶。工作人员轻声地问总理又想什么了?总理断断续续地说:"我在想叶挺,他当军长时给了我一筒瓜片茶……"说着说着,泪眼模糊进入沉思中。  相似文献   

5.
若孤立地看方舟子的某篇或某些篇文章,你会觉得他的确言之凿凿,而且知识渊博,才思敏捷,鞭辟入里,但是,如果将他的另一篇或数篇同样是言之凿凿,而且知识渊博,才思敏捷,鞭辟入里的文章,两相对照,便会产生困惑——他究竟站在什么立场?到底想坚持什么观点?就好像是你说乌鸦是黑的,他就引经据典地说乌鸦是白的;若另一个人说乌鸦是白的,他立即又引经据典地说乌鸦是黑的。使我想起老牌修正主义者伯恩斯坦的一句名言:“目的是没有的,运动就是一切。”当然,其最终的目的恐怕还是有的,大约就是成为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武林霸主”——辩倒所有对手的“真…  相似文献   

6.
真话不全讲     
正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看望季羡林时,说:"我喜欢看你的文章,讲的都是真心话……"季老则说:"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好理解,这也是做一个诚实人的起码要求,但为什么又要"真话不全讲"呢?既然是真话,为什么有的  相似文献   

7.
当前报刊上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些理论概念、定义、判断、表述,仅仅由于“一字之差”,意思蛮拧,内涵大相径庭。为避免常常出现的混淆,特提请宣传思想教育工作者注意。 举例说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有人脱口而出,回答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甚至直到日前,有的中央级报刊媒体,有的很高级别的领导干部也这么讲。当给他指出这个说法跟十五大报告以及江泽民同志  相似文献   

8.
李琳 《中国保安》2003,(3):39-41
他究竟是什么人?为何要在闹市街头卖脸“招商”?他的脸能作何用?开价多少?能否准卖?有人说他有精神病,笔者带他去医院检查的结果如何?  相似文献   

9.
车振宁 《人民公安》2007,(22):15-17
"熊猫烧香"使李俊变得越发神秘,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是怀才不遇还是害群之马?是什么使他走向网络犯罪?李俊被抓获后,公众对李俊形成了鲜明对立的两种看法,一种认为  相似文献   

10.
适可而止     
正佛教讲"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因为"缘起",因此人生有无限的机会、无限的力量、无限的潜能、无限的意义。可以说,人生就是一个"无限"。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无限,就毫无顾忌,妄肆而为。有的时候,更应该有个"适可而止"的人生。什么叫做"适可而止"?第一、势力不可以使尽:比方我们的拳头,拳头打出去,就没有力量了;眼泪流出来,势力就使尽了。眼泪轻易洒落,拳头随意挥出,固然有个发泄的出口,一旦内心激励的力量减除了,就不容易积蓄能量。因此,储存的拳掌,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7,(5)
正时间是什么?就物理意义而言,古希腊人的理解已经相当现代。亚里士多德把"时间是什么"的问题等同于"时间是运动的什么(东西)",从而将时间转变成了可以测量的事物。他说:"时间就是计算前后运动得到的所计之数。"然而在大多数时候,这种时空一体的观念并不容易理解,因为它似乎与人们的常识相悖,尤其在心理的层面上。奥古斯丁说:"时间究竟是什么?没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证明,便茫然不解了。"他  相似文献   

12.
一、人的需要是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内在动因,需要与生产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这一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 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过去曾经有过几种说法,有的说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有的说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有的说是需要与生产的矛盾,那么,到底什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又该是什么?  相似文献   

13.
罗屿 《小康》2012,(9):36-39
正作为经济学家,他说自己不会从政,以期更为独立全面地观察社会;他亦不会讲些绝对化的"狠话"。他以下棋为经济学家作比,有的人看得远些、全些,但没有人绝对正确,都需不断修正自己  相似文献   

14.
有朋友说他妹妹待字闺中,希望找个有钱的老公。我告诉他我的想法是:“不管有没有钱,找老公要找一个心灵高贵的男人。”朋友听话很奇怪:“什么叫心灵高贵的男入?”对啊,这年代还讲什么心灵高贵,而且什么才是心灵高贵的男人?这个奇怪的词连我自己也吓了一跳。但既然我在冥冥之中冒出这个词来,一定在心里早就有一种渴望,一种幻化的具体形象了。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七大上陈云同志作了题为《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的著名发言. 陈云同志首先从他观察到的一种现象谈起:"这七年来我看到一点,在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干部中间,有一股骄气.什么是骄气?就是骄傲气概."这是他从工作中接触的干部身上察觉到的,具体的表现就是:"喜欢人家说他好,不喜欢人家说他坏,只能升官不能降级,有功必居,有过必避.有功的时候他一定要居;有过的时候你批评他,他总是想很多道理来解释,其目的就是说明我没有过.  相似文献   

16.
“一边一国”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很简单,就是一边一个国家,两边两个国家,分得清清楚楚,这是货真价实的“两国论”。这本来是大家都听得懂的、毫无疑义的。可是,陈水扁和台湾当局却出来辩解,说大家都没有听懂,他讲的不是这个意思。那么,他到底讲是什么意思呢? 一种说法是,他讲的只是“事实描述”。他们说,“两岸一边一国”是“现阶段两岸客观事实”。这完全不符合客观事实,两  相似文献   

17.
张志 《小康》2008,(1):43-44
客观认识高尔夫,才能理解高尔夫。高尔夫究竟是个什么玩意?有人说其好,有人讲其坏。因此,社会上才有健康高尔夫和腐败高尔夫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观高尔夫其实是一种时尚文明的体育休闲运动,是健康消费。  相似文献   

18.
漫谈知识经济与宣传思想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110多年前,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10年前,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知识经济蓬勃兴起印证了这一点。现在“知识经济”一词使用频率很高,但“知识经济”究竟是什么?它离我们有多远?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不能不说是摆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道路,学界争论了很久,其究竟是一条什么道路呢?至今没有直接界定,而是通过与另两条道路——老路与邪路——界限的划分,让人们大致了解是一条什么道路。老路和邪路是清楚的。老路当然是极左的道路,主要以"文革"为代表;极右的道路,所谓权贵资本主义的道路,那是邪路。在以往的历程中,将老路和邪路都刻画出来了,其中有令人深省的沉痛教训。借此,中国积累了要走正路的愿望。正路是什么?正式的表述就是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按照现代政治理论的规范表述,这  相似文献   

20.
周年丰 《政策》2015,(1):74-76
【正】近年来,见诸报刊的"乡愁"二字,不知触动了多少人的情结,好一个"乡愁"了得!先说乡:乡字组成的词有乡亲、乡情、乡音、故乡、返乡等等,反正说的是自己的家乡。乡和愁组成词,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乡愁是什么?又愁什么?你我他有乡愁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结?我也是懵懵懂懂的。说不清越想说,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文字。一我也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