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中国对外话语和价值观念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本文指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对外话语体系建构与传播的"必要性"在于展示中国的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的价值观念,展示中国和平可亲文明的国家形象;并以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为例探讨了"可能性"的问题;其"可行能"路径主要有将中国道路的实践创新凝聚、升华为对外话语体系的新表述,实现世界眼光、中国特色、学术创新的辩证统一,打造对外话语体系的"全媒体"传播路径,实施对外话语体系的"分众性"传播方略。  相似文献   

2.
巴蜀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节庆文化,这些地方节庆文化承载着深刻哲理,凸显着地域特色并启迪着生活之美。随着文化的跨国传播,丰富多彩的巴蜀节庆活动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目前,巴蜀节庆文化面临着传播意识、深度资源挖掘、旅游融合、创新传播等一系列挑战,需提高对外交流传播意识,构建节庆文化对外传播信息平台;深度挖掘节庆文化资源,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精品旅游项目;增强节庆文化与产业发展的融合,打造节庆文化特色项目;创新对外传播载体形式,提升节庆文化对外传播的吸引力,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公安教育》2012,(9):78-78
为了更好地交流各公安院校学报的办刊经验,探讨公安院校学报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提高公安院校学报的学术质量及其在学术界、期刊界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省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丰富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渠道,传播弘扬浙江特色历史文化,既打响了浙汀文化品牌,又扩大了中华文化影响,为树立浙江良好的对外形象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鲁玉玲 《青年论坛》2009,(4):155-157
高校学报是发现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高校学报以满足所在学校的教学、科研需要为目的,以发现、培养学术新人、传播科学研究成果为己任,因此提高高校学报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提高高校学报的办刊质量要从坚持正确的办刊理念、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稿件质量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卿志军 《今日海南》2009,(11):31-31
当前,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过程中,如何增强自身实力,提升综合传播力,扩大对外宣传和传播的影响力,是海南媒体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大众传播媒介在贵州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传播和旅游形象传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可有效推动其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贵州民族地区从客观现实出发,应使用本地传统媒体进行对内文化传播,用网络新媒体和海内外著名传统媒体进行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应积极提升自身媒介素养,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为这些地区的民族文化旅游业服务.  相似文献   

8.
学报的博,是现行各类高校学报办刊目的所决定了的题中应有之义.学报服务本校科研与沟通校内外关系的宗旨和学校所涉学科的多样化等,注定"博"将永远是学报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学报的专,则是学报提高办刊质量,提升学报学术层次,扩大自身影响,回报社会的必由之路.我们的意见是,着眼于学报办刊的实际,走博、专结合之路.兼顾博与专的辩证关系,通过文章篇数比例分配来体现博专兼顾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以博促专,以专带博地求取学报特色,突出学报特色,让学报实现双效益.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报在学校中的最终作用应定位于“信息交流平台”。学报在学术信息交流中拥有的许多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应深入挖掘学报的潜力以提高学报质量、扩大学校的影响、促进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王玉叶 《公安教育》2007,(12):49-50
<正>近些年来,传媒业自身的发展给高校学报带来了新的挑战和积极影响。高校学报已然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时代,旧思路、旧模式已经没有更多的发展空间,高校学报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作为地方公安高校学报也不例外。笔者认为,地方公安高校学报要生存、求发展,首先要找准定位,形成鲜明的办刊特色;其次要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寻找到刊物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陆静 《长白学刊》2023,(2):148-156
文化增值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功能,也是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目标,对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扩大国际文化话语权、促进我国文化贸易的顺畅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增值作为文化对外传播的理想效果,具有相应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值得我们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实现文化增值,首先是要对影响文化增值的各类变量进行充分研究和分析,在平衡各类变量的特征和作用机制基础上,综合各类变量最大效用发挥的影响因素,以期在各类变量之间的良性互动中实现文化增值、提高文化效能。  相似文献   

12.
美国“锐实力论”的战略意图是配合美国政府对华战略调整、对抗中国文化影响力。为了促成“锐实力论”的广泛传播,美国启动了全政府—全社会联动的战略传播模式,采取了新造概念界定问题、运用学术话语增强公共信任、进行意识形态批判获取道德共情等传播策略。“锐实力论”的传播对中国国家形象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阻滞了部分中美之间正常的科技、文化、学术交流。中国需要从战略高度科学、系统、理性地应对:建构与完善中国国家战略传播机制;加强学术话语与相关理论体系建设,创新学术话语;中国一方面要继续大力传播“非意识形态化”的交往理念,避免掉入意识形态对抗陷阱,另一方面则可以主动应对,以“文化自信”为核心内容优化中国文化影响力资源,并从传播主体、内容、渠道、受众等方面完善传播策略,从而改变外界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  相似文献   

13.
唐艳  唐军 《传承》2014,(8):100-101
在信息严重过剩的今天,"注意力"已经成为稀缺资源,节事活动的稀缺性、号召力以及强劲的后续效应是地方高校形象塑造与传播的一个有效途径。目前,多数地方高校虽然节事活动丰富,但没有把地方高校形象塑造与传播融入节事活动中。因此,以节事活动为出发点,挖掘它在地方高校形象塑造中的机制作用,以提升地方高校形象为导向来开发节事活动。  相似文献   

14.
赵相斌  李小燕 《传承》2014,(2):60-62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巩固和扩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这需要拓展其传播的平台和载体。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要求我们把理论传播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从扩大知名度、影响力和话语权等多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站建设,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要求,表明了我党对文化建设的新认识、新思考和新部署.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需要根据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内炼硬功--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挺直国家的文化脊梁;外扬张力--加大文化的对外传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在产品极大丰富的时代,产品的使用价值渐渐被淡化,而诸如品牌的文化等附加在产品之上的、能彰显消费者地位和品位的延伸价值被放大。这样一种消费需求使得文化消费时代,图像、影像等视觉符号正日益成为我们文化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的传播形式。本文试图以孙悟空形象在广告作品中的传播为文本,分析视觉符号的再现、拟仿在劝服性传播中的表现,为企业如何恰当运用传统文化中经典形象的影响力扩大产品和品牌的知名度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报发展现状及其调整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报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将高校学报的发展置身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分梳学报类学术期刊问题产生的根源,厘清学报类学术期刊自身问题的独特性,是调整改革的前提.高校学报的改革发展应着眼于战略层面的调整,在理念和观念上回归学报本质,探索学报的发展与高校自身发展战略需求的结合,与学术自身发展规律的结合,使得学报发展与大学的成长并进,成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学报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赵超 《重庆行政》2021,(3):96-98
期刊学术影响力是指所刊载的论文在某段时间内促进学术研究与应用发展的能力,以及社会对其价值的认同程度和期刊本身传播与扩散能力等.学术影响力既包括内在的学术内容引领力和创新力,也包括外在的学术组织力和号召力,还包括学术的传播力和关注力.当下,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强势推动着传统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尤其是2020年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为社科期刊进一步提升学术影响提供了良好机遇.社科期刊学术影响力反映社科期刊的学术地位、编辑水平和传播能力,以期刊学术水平、学术特色为根本,以社会信誉度和用户认可度为标志体现出来,这种学术影响力受文章质量、创刊年限、期刊特色、编辑水平、学科领域、载文量、期刊传播与扩散、出版周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社科期刊的内容生产质量、传播能力和知识服务水平是融媒体时代的关键性影响因素,需从这三个方面着力提升社科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以昆明高校247名来自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他们对云南的印象、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等情况,以解读云南在桥头堡建设中面向东南亚国家的民族文化传播效果。当前云南民族文化对外传播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东南亚留学生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了解仍有待深入,同时他们了解途径相对单一。因此,从"加大信息资源建设,构建多语种的外宣网络平台;依托留学生课堂教学,设置云南本土文化系列课程;打造云南民族文化品牌,扩大云南民俗体验途径"等方面提出增强云南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名片,是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的窗口。新媒体时代中国画在海外的传播应正确处理好"媒体图像"与中国画创作、"快餐式消费"与中国画创作的两大关系,加快对外传播平台建设,创新对外文化交流方式,不断增强中国传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华文化的感召力、亲和力、吸引力,展现我国开放、包容、文明、民主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