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多姿多彩的云南民族文化中,以色彩绚丽的民族服饰最为瞩目,它不仅是各民族外观上的显著标志和各民族生活习俗及审美观的体现,更是民族历史发展进程的里程碑。无论在学术上、艺术上都有其研究价值。傣族在云南是一个较大的民族,大多生活在云南南部热带、亚热带地区。居住在元江的傣族按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自称,主要有“傣雅”、“傣仲”、“傣卡”、“傣掌”、“黑傣”等。各支系的服饰婀娜多姿,各具特色。下面主要介绍妇女的服饰。傣雅:元江傣雅,主要居住在大水平乡和东峨乡。傣雅妇女的服饰为:上衣两件,一件贴身内衣和一件无…  相似文献   

2.
汉傣之间:阿昌族的民族认同与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昌族从明清以来就深受周围处于强势地位的汉族和傣族文化的影响,其社会发展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的结果。从地理位置来看,阿昌族正好处于汉族和傣族之间的缓冲地带或直接被其所包围,因此与周边的汉族和傣族之间既有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也有婚姻关系的存在。在族群认同的过程中阿昌族容纳了汉、傣等民族的新鲜血液,形成了典型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民族共生格局。  相似文献   

3.
傣族的"干栏"式竹楼西双版纳各民族的住宅,除了拉枯族、瑶族、苗族住平房以外,傣族、哈尼族、基诺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住"干栏"式的竹楼,只是结构不同而已。傣族人民居住的竹楼,傣语通称为"很"。"很"这个名词是由"烘哼"一语演变而来的,烘哼是傣语,凤凰展翅的意思。传说,在远古时代,傣家人并没有房子居住,他们住在山洞里或大树上。有一个名叫帕雅桑目蒂的人,看到树叶能遮挡雨滴,从中受到启发,便开始试着用树叶、山草建盖住室。起初,他用树叶盖了一间平顶草房,可是一下雨这房子就漏得无法住人。后来,帕雅桑目蒂看到一条狗前腿立地,坐在地上淋雨,雨水顺着陡坡形的狗身流到地上,狗身上面滴雨不漏。他  相似文献   

4.
随着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以及云南旅游业的发展,云南各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一些致力发展民族饮食文化的业内精英,在都市文化的氛围中,在餐饮业的竟争中,创立了一个又一个民族餐饮文化的品牌,拉祜族的拉祜酒家、藏族的玛吉阿米、傈僳族、努族、独龙族的努江大峡谷、白族的龙欣园、傣族的阮家傣味园、傣香饭店、景颇族的家人景颇和景颇福珺、哈尼族的僾伲山庄等等,无不以规模和档次向世人展示着那博大精深而又异彩纷呈的民族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5.
杜晶 《今日民族》2010,(9):42-45
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有“傣那”、“傣雅”、“傣绷”等支系,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和西部的河谷和平坝地区。  相似文献   

6.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红河大桥周围分布着8个傣族村寨,分别叫曼费、高梁费、红土坡、打炭、那堕、绿林田、琳朗、曼章那,除绿林田是傣雅(俗称花腰傣)寨外,其余都是傣仂(俗称水傣)寨。傣雅和傣仂的服饰各擅其美,他们从事农业,过去主要种植水稻和甘蔗,现今种植甘蔗、茉莉花、芦荟和热带水果。在元磨公路2003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前,我有幸和曼费村的傣族同胞去红河大桥上观光。他们特地穿上民族盛装,骑上摩托车,几乎是怀抱着朝圣的心情去瞻仰这座“世界之最”的。这座距元江县城8千米的大桥,属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这类钢构桥墩高的世…  相似文献   

7.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红河大桥周围分布着8个傣族村寨,分别叫曼费、高梁费、红土坡、打炭、那堕、绿林田、琳朗、曼章那,除绿林田是傣雅(俗称花腰傣)寨外,其余都是傣仂(俗称水傣)寨.傣雅和傣仂的服饰各擅其美,他们从事农业,过去主要种植水稻和甘蔗,现今种植甘蔗、茉莉花、芦荟和热带水果.  相似文献   

8.
陈岩西 《今日民族》2012,(12):47-48
傣族语言(口语)由来已久,傣文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产生,源于古印度字母系统的一种拼音文字.傣文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傣语文是傣族人民思想表达、信息传播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傣语文承载着丰富的傣族文化,本身也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玉朋 《今日民族》2010,(1):31-32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自己的礼仪。 傣族是信仰小乘佛教的民族,其佛教文化很丰富,佛教风俗与佛教礼俗十分多彩。很多礼仪是从佛教风俗、佛教礼俗中流传下来的。在佛教教义里有教为人处世的、与邻里相处的、夫妻之间相处的、小辈与晚辈之间相处的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互相尊重的和谐内涵。现在,傣族群众仍然保留着入室必脱鞋的风俗,这是一种礼仪,也是傣民族的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0.
<正>元江是以哈尼族、彝族、傣族为自治民族,多民族和睦共处的山区少数民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着哈尼、彝、傣、白、苗、拉祜、汉等15个民族。长期以来,各民族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1.
比较视野中景谷傣族文化特质及其旅游价值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一民族不同地域分布的现象是许多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现实状况,伴随这一现象,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既具有文化传统的相似性,又具有文化表现的差异性.云南傣族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文从比较研究的角度,选取普洱地区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傣族为例,把景谷傣族文化置于傣族文化的整体特征中进行比较分析,考察景谷傣族文化自身独具的文化表现形态及其主要成因,思考景谷傣族文化特质发展的当代走向及其应用价值,以探察同一民族不同地城分布下传统文化独有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代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寸晓红  李宁 《人民论坛》2010,(6):192-193
位于云贵高原的德宏州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口岸优势,是典型的跨境民族傣族和景颇族聚居地。民族文化呈现多样性,文化异质性较强。加强对跨境民族的研究有助于深化民族地区的改革,促进其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巩固团结稳定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小乘佛教与瑞丽傣族社会契合后,无论是生产生活和伦理规范,还是人生礼仪和节日庆典,均被赋予了丰富的宗教内容。共同的宗教信仰培养了当地傣族浓厚的情感归属和凝聚力,成为对内认同和对外区分的民族符号,不仅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重构起到重要作用,还增强了传统社会时期瑞丽傣族的民族认同。随着瑞丽全方位的开放,对现世求得福祉和物质生活的吸引使当地傣族的宗教观念日趋淡薄,有寺无僧和缅僧入境现象甚为严重。因此,应在党的宗教政策引导下,根据宗教和民族自身的特点,在健全的机制下获得文化补偿,以寻求瑞丽傣族民族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和空间上的拓展。  相似文献   

14.
傣家关门节     
7月3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群众迎来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关门节。关门节,傣语叫“毫瓦萨”,意为进入传授佛法的时期,定于傣历九月十五日(农历六月中旬)。  相似文献   

15.
打造贝叶文化品牌提升西双版纳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香宰 《今日民族》2005,(10):60-61
贝叶文化,是人们对傣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称谓,是傣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统称。“贝叶文化”经本,包括叶质形和纸质形的两种。叶质形的傣语称为“坦兰”。它是用民间制作的铁笔将文字刻写在经过特制的贝叶树叶片上而成。纸质形的傣语称“坦嘎兰沙”。大量的佛教故事、佛教经典、傣族民间故事、神话和传说,记载在《贝叶经》里,而大量的民间叙事长诗、歌谣、情诗、谚语、俗语、格言、谜语以及法律法规、天文、历法、医药、伦理道德等都是传抄在《绵纸经》书里。由于西双版纳的傣族与泰国的泰族、老挝的老族、缅甸的掸族具有相同的族源(百越族…  相似文献   

16.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多样性现状云南是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边疆省份,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水、满三个民族转用汉语外,其余22个民族使用着26种语言,其中怒族3种(怒苏语、啊侬语、柔若语)、景颇族2种(景颇语、载瓦语),瑶族2种(勉语、布努语)。有14个民族使用着22种文字:彝族使用云南规范彝文、凉山规范彝文,傣族使用西双版纳新傣文、西双版纳老傣文、德宏傣文,  相似文献   

17.
傣族的古代历史,或者说傣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何时开始,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有的学者主张从后汉掸国写起,有的不同意这个意见。笔者同意前一说法。现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以就教于专家和读者。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经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汉晋时期称之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掸从单音,本读如“胆”,再转译作“擅”。《后汉书·本纪》李贤注:掸者擅,《东观记》作“擅”,掸擅一音之转。近代傣族有傣泐(音le)、傣那、傣雅、傣绷等自称。掸,源于  相似文献   

18.
傣族是跨于中国云南省与中南半岛各国连接地带的古老民族。在中国元、明、清王朝先后统治的640年间内,中国境内傣族的分布区域和社会发展等情况都有所不同。今分别加以概述。(甲)民族名称和分布区域状况自唐代以来,傣族即自称为“傣”。但其他民族对傣族则不作此称呼。元、明、清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清理、继承和发展傣族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云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云南分会将于一九八一年秋在昆明召开傣族文学讨论会。讨论的主要内容有:傣族社会发展与傣族文学的关系;民间歌手在傣族文学发展中的作用;傣  相似文献   

20.
《前进论坛》2020,(2):57-58
头戴金色傣族包头,身着对襟刺绣傣衫,这样一身傣族服饰是农工党党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李卫刚在云南西双版纳挂职期间时常要穿的“工作装”。他说,“我不是少数民族,但我坚持在重要民族节庆和重大公务接待场合都穿民族服装,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想借此向当地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传递一种信息——我的心跟他们是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