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完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心理防控和应急心理干预体制机制,最大程度避免和减轻突发公共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创伤,是政府有效处置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题中之义。对此,应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干预法律体系、普及应急心理调适和心理干预知识、完善政府心理危机干预支持体系,让公众吃下"定心丸"。  相似文献   

2.
<正>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不仅会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还会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的威胁。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将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作为加强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方  相似文献   

3.
公共危机即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是危机处置和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要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机制建设。(一)建立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响应机制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在启动紧急处置机制的同时,要迅速  相似文献   

4.
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律规制的问题分析公共危机管理是当前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从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看,公共危机管理已经有了一定的相应规范,为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又正式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作为全国应急预案的总纲,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规范性文件,它不仅统一了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的四个级别,规定了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有关政府机关的快速上报和及时准确向公众发布信息制度,而且提出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责任追究制。但从统一法…  相似文献   

5.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这一规范性文件的出台,体现了我国已经将应急管理纳入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工作轨道,标志着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的初步形成。其实,“应急”并非一个刚刚出现的新鲜事物。应对各种挑战和危机,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一直贯穿于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2003年“非典”疫情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快了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的步伐,“应急”一词也逐渐走入了大众的视野。目前,我国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继2003年的“非典”爆发之后,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年的禽流…  相似文献   

6.
沈虎根 《今日浙江》2006,(20):55-55
湖州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成立不久,就面临“9·6”危化品泄漏和“9·14”火灾两起突发公共事件的重大考验。在这两起事件的处置中,湖州市应急办在市事件处理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临危不乱,主动靠前,科学有序地处置事件。在处置两项事件中,我们体会到,应急管理机构不仅要在突发公共事件未发之时未雨绸缪,全力尽到“预防”之职,而且更要在突发公共事件降临之际做好参谋、当好助手,履行协助“处置”之责。履行值守应急之责,确保行动迅速。应急办作为政府应急管理的专门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第一反应,在事发现场处置中的即…  相似文献   

7.
美国"911"事件之后,特别是我国经历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应急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要确保公共安全形势的稳定,关键是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加快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与此同时,要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8.
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始终贯穿于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应对并战胜各种挑战和危机的历史。能否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准确作出应急预警,是检验相关机构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试金石,也是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1月8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发布;1月10日,5件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开始陆续发布;1月22日,9件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开始陆续发布。这标志着我国在提升社会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置能力上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在我们的社会中,日臻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就是一块坚实的盾牌,阻挡着“潜伏”在我们生活每个角落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江西政报》2006,(2):40-40
省政府12日发布《江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总体预案)。总体预案共6章,分别为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和附则。总体预案是全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省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省政府应对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我省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规定武警部队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骨干和突击力量,分析了武警部队的特点及参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法规依据,研究了武警部队参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的行动。  相似文献   

11.
胡爱敏 《桂海论丛》2004,20(3):50-52
在危机状态下,政府、公众和媒体是维护国家公共安全的责任主体,他们必须承担各自的责任。负责任的政府是危机的前线指挥者和后方担保者,成熟的公众是战胜危机的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支撑,媒体则作为公众利益的守望者和代言人、政府的喉舌,是信息沟通过程的重要中介。  相似文献   

12.
论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安全危机管理中的角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应急处置中,政府扮演着主导的角色,但政府并不是危机事件处置的惟一力量。非政府组织由于其自身不同于政府的特点,在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置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有利于弥补政府资源的不足,整合社会力量,保护受害人和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在公共选择理论下,政府行为取决于公民的意愿和选择。或者说,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是要不断地满足公民的权利吁求的。公众对公安机关直接强制行政行为的反感,促使公安机关转变执法观念,摆正位置,开发和运用多种具有行政指导、行政契约等非强制性的行政方式和服务措施,既达到了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推行治安管理的目的,又为群众所接受。这是公安行政执法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14.
健全公共应急法制 应对重大突发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各种对策中,建立公共应急法制是行政、经济等手段得以顺利和有效实施的重要法律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经过20多年的法制建设,我国公共应急法制已有一定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尚不健全.公共应急法制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务之急,我国需健全公共应急法制,为切实提高政府及各阶层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15.
突发事件的发生现场是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第一现场,同时也是突发事件相关信息的汇集地。作为处置突发事件的主要政府部门之一,公安机关如何在现场对媒体记者进行有效的新闻管理,对于突发事件最终的处置结果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轰动全国的"重庆周克华案",对公安机关在突发事件现场的新闻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是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终极目标,成熟的市民社会对国家的社会治安与社会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成熟的市民社会与民主的权威政治国家构成了一种良性的平衡力量,使社会与政府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互动机制,释放各种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市民社会也有一种很好的自我调节功能,通过这种自我调节功能的发挥,有效地协调由于政治国家权威的退出而形成的各种关系。对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美国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从应急管理的角度来看,凡涉及危及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威胁公民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做出反应的,均属于公共安全危机事件。在美国,由于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规模与所要求的应急资源级别不同,因而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也对其具有不同的界定标准。美国联邦政府的第一个应急管理计划是针对洪水与民防事务的处置。20世纪70年代,FEMA被指定承担协调联邦、州和地方当局应对危机的职责,而且成为全国对紧急事件管理的领导机构。美国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为:地方政府的应急反应机构是各种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第一反应者;州的应急反应机构对包括缩减、准备、反应和恢复在内的所有危机管理负责以及当州政府的应急能力不足时呼吁联邦政府给予支持。对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应急过程不仅需要政府的应急机构进行组织,而且需要许多社会组织参与。  相似文献   

18.
公众治安安全感是评价治安秩序的核心指标之一。公众安全感是社会各界对治安秩序状况感受的集合,它具有客观性、稳定性的特点,在评价治安秩序上具有综合性,比单用违法犯罪指标测评治安秩序的可比性更强。公众安全感是人们对治安秩序状况的主观反映,受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在评价治安秩序上又具有相对性,它与治安秩序好坏并不完全成等比关系,不能用安全感测量值的高低来衡量治安秩序的好坏,而应该结合犯罪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在进行综合评价中,必须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公众安全感的权重值。  相似文献   

19.
突发公共事件对社会具有严重危害,公安机关的职责是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因此必须建立起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与应急机制,以防范和应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把突发公共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和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媒体在信息发布的领域不再一者独大,自媒体对网络舆论的发展起着极大的催化推动作用。涉警突发敏感事件的网络舆论,具有网络舆论主体多元化、匿名性,形成高速性,传播互动性、互文性的特点。由于警察的特殊身份,涉警突发敏感事件网络舆论的内容往往较为敏感,部分网民的观点容易夹杂着宣泄的心理,负面影响较大。针对涉警敏感事件网络舆论的独特之处,在涉警突发敏感事件发生之后,公安机关在舆论引导的过程中应着重把握"快"、"准"、"狠"三大原则和策略;找准时机进行议题的设置与置换;发挥网络舆论领袖的重要作用;建立一支专业的网络技术队伍,对涉警突发敏感事件网络舆论进行技术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