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鹏 《中国行政管理》2014,(10):128-128
在上海实行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基层治理体制中,街道和居委会两大组织至关重要。由于二者性质差异及主要关注点不同,实际工作中经常产生矛盾和冲突。多数情况是,居委会往往成了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的延伸机构,成为它的“一条腿”。居委会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在完成街道办事处(镇政府)交办的各种任务,社区自治因此由其“课堂作业”变成“课外作业”,“行政压倒自治”的现象既非常普遍又实为无奈,社区自治的空间遭受严重挤压,社区治理受到严重制约。针对街居治理中的这一突出矛盾,上海浦东新区近年来通过组织重构、明确定位、激活机制等途径开始探索社区治理委员会,有效缓和了街居矛盾,提升了社会治理绩效。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单位制的解体以及街居制的改革,社区承载着越来越多的社会职能,并日益成为城市基层矛盾交织的"场域",为此,必须通过加强社区自治能力,大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长山社区作为物业弃管小区,其从"弃管小区"到"居民自治"的治理成效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治理社区提供了一个微观的样本。长山社区的自治之路虽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也存在"行政整合过度"的问题,社区治理体制还不够完善,要保证长山社区居民自治的长期、稳定和有序发展,还需要更进一步培育社区的自治能力,并且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城市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其治理的好坏对于城市安全、城市环境、城市稳定和城市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在社区治理实践中都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新鲜经验,基本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街居治理新格局,初步实现了政府依法行政管理与社区依法自治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1]。但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社区人口膨胀、社区资源紧缺、社会服务缺位、社区精神沦丧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区多元治理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多元治理理论引入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对创新城市社会管理机制,以及引导城市社区管理走向多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城市基层管理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治理机制上没有实现有序衔接,在基层治理的责任划分上并没有脱离压力型体制的束缚,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社区多元治理模式的形成是社区自治和政府推动相互合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 ,单位制和街居制相结合的主辅结构式的管理体制 ,一直处在一种比较稳定状态。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转型的全面推进 ,各种新的问题纷至沓来 ,对城市管理的主辅结构体制提出了挑战 ,城市社区建设问题应运而生。十多年来 ,我国的社区建设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为推动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有必要对社区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理性的审视 ,进一步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6.
2005年8月,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主办了“城市社区公共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探讨了有关城市社区业主委员会维权行为的动因和表现、城市社区居委会选举问题、社区治理和党政建设的关系问题、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城市社区自治的条件和平衡等议题。以下是本刊记者对本次会议中关于建立民主自治型社区的发言摘编。  相似文献   

7.
罪犯有限自治模式是基于监狱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对罪犯传统自治模式的重新审视和理性考量。罪犯有限自治应兼具法理、治理和情理三大拓展属性。根据韦伯理想型组织的三种形态,罪犯有限自治组织可设置为规则、文化、价值三种有限自治模式,为防范自治失控状态下还应设置复归模式。  相似文献   

8.
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保障村民自治的机制体制不畅、村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之间关系不顺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强”等问题,完善乡村治理结构、理顺两委关系以及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在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中 ,原有的单位制治理方式已不能成为有效进行社会整合的组织形式 ;转变城市治理方式 ,构建新的社会整合体制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区自治是城市治理和社会整合的基础工程 ,加强社区建设有利于城市的社会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迁,我国城市街居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近几年来,一种新的改革尝试:撤消街道模式正在悄悄进行.本文分析了这一模式的改革措施、优势及存在不足,旨在总结我国街居体制改革实践,为社区体制的创新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业已进入合作社会阶段,为适应这一新的社会形态,治理逻辑亟待嬗变,而合作治理则成为最佳选择。合作治理建基于完全自治的主体存在,需要对主体进行自治化的社会建构,并使其占据治理的话语权,同时,要在自治主体间营造充分的信任关系,推动信任关系从习俗型信任到契约型信任,最终实现合作型信任的类型嬗变。最后,在自治主体有效对话的基础上,合作社会的治理逻辑将以"从参与到协作、从协作到对话、从对话到合作"的方式予以呈现。  相似文献   

12.
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体制是治理中重要的概念和形式,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治理的主体、社会领域的问题以及社会治理的价值都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我们应以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作为突破口,通过理顺政社关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基层自治和底层参与、创新社会矛盾体制、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多中心的治理模式等途径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重要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刘超  胡伟 《求索》2013,(3):38-40
城市机动车非法客运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支持型利益相关者、不支持型利益相关者、混合型利益相关者。依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型,将不同利益相关者都纳入治理之中,形成一种超越传统一元治理模式的基于利益相关者合作治理的城市机动车非法营运问题治理框架。确立与完善合作治理理念,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组织、利益补偿机制、冲突解决机制、合作治理监督机制,是实现这一治理模式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网格是当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新的治理单元。纵观各地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网格化实现了国家基层政权渗透和提升国家治理绩效的目标,但没有完成推动社会自组织治理的任务。借助网格化微单元的优势,在网格内组建居民微社团,培育居民自组织和合作能力,开展集体行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治理,从而形成一种微自治机制,将是网格化承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使命的新要求和新内涵。  相似文献   

15.
杨国安 《人民论坛》2020,(3):142-144
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关键在基层治理,基层治理的核心是国家行政权力与民间自治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历史来看,中央与基层社会的关系,既非"皇权不下县"的"地方自治",也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集权控制"。中央集权体制的下移,以及地方民间秩序的自我运行,两者相辅而行,相互为用,构成了中国基层社会官民合治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城市基层治理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基于对武汉市城市基层治理实践之路的研究探寻城市基层治理之道。城市基层治理关键在于如何实现行政权与自治权的有效划分与两种权力运行的有机衔接。在未来城市基层治理改革中,必须以此为主线,理顺体制关系、还原社区本质,实现社区事务的分类管理,不断巩固社区自治的社会基础,实现财与事的有机统一,形成多远资金筹措机制,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治的有机衔接与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正>可以预见随着"三社联动"的深入推进并取得成效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体制机制终将确立社会治理多元主体活力终将激发政府与社会之间互联、互动、互补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终将形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治理体制从单位制、街居制向属地化、社会化的社区制转型,重构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努力一刻也没有停息。社区制的确立不仅要求重塑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还需要构建平衡各方利益关系的运行机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  相似文献   

18.
网格是当前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新的治理单元。纵观各地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网格化实现了国家基层政权渗透和提升国家治理绩效的目标,但没有完成推动社会自组织治理的任务。借助网格化微单元的优势,在网格内组建居民微社团,培育居民自组织和合作能力,开展集体行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治理,从而形成一种微自治机制,将是网格化承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使命的新要求和新内涵。  相似文献   

19.
邸瑛琪  甘秀兰 《协商论坛》2020,(2):64-64,F000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也从单位制、街居制走向社区制。现有的城市社区建设管理作用日益凸显,但其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寻求解决途径。河南省社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现状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城市社区管理与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社区居委会行政化倾向严重,自治职能弱化。  相似文献   

20.
近代汉口社会自治呈现出传统与近代并存,即传统会社、士绅咨议、近代商会、嵌入型地方自治共存共治的治理样态。传统会社是民间组织参与城市管理的雏形;咨议局为士绅阶层提供了组织化、制度化的参政、议政渠道;近代商会是社会行业自治的典范;自上而下的政府嵌入型地方自治使王权与民权分离并法律化、制度化。它是我国城市由传统封建市镇向近代城市转化大背景下的社会自治,开启了由王权专制走向民主政治的历史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