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武汉市统筹城乡发展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郊区经济与城区经济发展的关系;“乡村人”与“城市人”的关系;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从政与经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指称城乡社会关系的变迁,也涉及城乡空间关系的重构。从城乡关系演进的一般规律上看,城市空间与乡村空间经历了此消彼长的动态演化过程,并且在不平衡发展和空间差异效应的动力作用下,实现了城乡关系的相对平衡。结合空间生产理论,我国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空间生产异化现象,具体表现为城市生产的空间极化和空间同化现象以及乡村空间生产的空间隔离和空间重构危机。城乡空间生产异化的出现与空间正义、空间权利和空间规划的疏失密不可分。新时代城乡关系应当在尊重城乡空间差异的基础上,重塑城乡空间正义,通过赋予城乡平等的空间权利,将城乡空间视为整体统一规划,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牛飞 《人民论坛》2020,(12):92-93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将城乡一体化看作城乡“一样化”、城市文明高于乡村文明、过分重视城市扩张忽略生态文明等问题。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应坚持“两条腿”并行,即坚持城乡共同发展、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样重要、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淮北市从加强环境治理入手,坚持以城带乡,矿镇共建,以“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为抓手,深入推进城乡发展“五个一体化”,全面提升了城乡创建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叶继红 《群众》2009,(11):42-43
一、农民集中居住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需要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与乡村之间逐步消除差异而走向融合的过程。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乡经济社会的急剧变革与发展,学术界在城市化研究过程中.从协调城乡发展关系的角度涉及了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治安学存在的理论问题与学科发展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治安学研究中存在的基础理论问题有三个方面:1.学科发展的历史局限性,包括理论体系的制约、部门办学的制约和学科体系的制约。2.学科基础理论建设不足:研究视角比较狭窄.研究对象模糊,研究内容和学科性质不确定,治安主体比较单一。3.理论建设严重脱离实际:没有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整;没有充分吸纳学术领域中的新理论。研究视角对于引导学科发展和社会实际治安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治安学的研究视角应具有“大治安”的特点,即具有较大的理论包容性。从社会系统出发探讨社会秩序运行机制的发生、发展、影响及结果。在此视角之下,治安学学科体系应确立社会秩序概念在其研究对象中的核心地位;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靠近社会学,呈现综合性和学科交叉的特点,走实证化的研究道路。  相似文献   

7.
自1995年始,中国服务型政府的理论研究就历史性地展开了。这一展开,可以从它的线性轨迹、平面铺陈与立体构造三个维度进行解读。而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展开真实地反映了“对立的双方是相互建构的”这一学术观点,它体现在学术概念的分歧、政府范式的深化与研究取向的分化三个方面。中国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还需要学术界与学者们实现“心灵的联合”。  相似文献   

8.
危旭芳  张婷 《岭南学刊》2023,(3):104-115
如何有针对性地缩小城乡差距,对于在新发展阶段重塑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前人研究,本文构建了包括居民生活差距、基础设施差距、公共服务差距和产业发展差距等在内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使用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对东西部七省(云南、甘肃、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山东)的城乡差距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在此基础上,从着力推动城乡各类要素双向流动融合、加快补齐乡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短板、以产业振兴为重点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探索差别化城乡融合路径和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融合的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政报》2009,(11):57-58,F0003-F0004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坚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在具体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努力实践和践行这一理论,以“城乡统筹、三化互动”为指导,坚持走“以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努力打造“服务内蒙古、连接晋陕宁”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协调、城乡发展相对协调、三次产业发展相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0.
20多年来,公安史研究在形成研究队伍、开展学术活动、推出和转化研究成果方面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不深入、不系统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公安史研究,当前尤其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公安史研究的对象、领域、意义、方法和公安史分期等基本问题,尽快建立公安史学科;大力加强对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公安历史的研究;充分开发、利用档案资料,继续抢救“活资料”;史论结合,进行有深度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分析;正确开展学术批评,积极促进协作交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安史研究队伍。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认为城乡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一对基本关系,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经历同一、分离、对立之后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表明我们正由第二阶段走向第三阶段,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确立,城乡将走向真正的融合。尊重城乡异质性,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浙江走在了全国前列,主要源自于先进理念的引领,生产生活的支撑,公共服务的均等,优美生态的坚守和乡村传统文化的积淀。  相似文献   

12.
大连市是我国著名的港口、工业、旅游城市,有着辽阔的乡村地域为腹地。加速乡村城市化不仅是乡村发展的历史必然,而且是加强城乡整体经济实力,推动大连向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目标迈进,适应建设“北方香港”战略的重要措施。 一、国内外乡村城市化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但当前,我国城乡融合发展仍存在一些短板,比如生产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乡村地区优秀人才匮乏等。对此,我们应加强要素融合,培育城乡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应促进产业融合,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应加强空间融合,夯实城乡融合发展的物质基础;应促进政策融合,强化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岑乾明  宋卫琴 《求索》2010,(9):100-102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与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是正确理解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与思想的钥匙。分工使生产力进步,私有制产生,从而有了"代表城市"的利益与"代表乡村"的利益的分裂,这致使城乡走向分裂与对立;近现代城市分工的结果——大工业的出现使城市战胜了农村;当代分工的逐渐均衡即分工向农业部门发展促使农业逐步工业化,从而又使城乡差距逐渐缩小;最终随着分工的消除,城乡对立消失,城乡走向融合。马克思主义城乡观对城乡统筹有着重大的理论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乡清洁工程”的深入开展,各地的市容市貌有了很大改观,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干部群众的思想和意识也有很大转变。实践证明,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区“三个文明”建设。如何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有效的机制,确保“城乡清洁工程”深入持久地开展呢?合浦县委组织部课题组对探索建立“城乡清洁工程”的长效机制进行调研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钟钰 《人民论坛》2023,(21):54-58
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农村整体数字化发展态势积极向上。但与城市相比,由于先天性资源禀赋差异,数字乡村建设也面临顶层设计需进一步深化、城乡“数字鸿沟”较大、农村数字经济潜能挖掘不足、乡村数字治理体系需要完善、农民数字化技能有待提升等薄弱点。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数字乡村建设水平,推动乡村数字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赋能新时代乡村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近些年,笔者多次到武汉市汉阳区学习、调研。现在,非常高兴看到就在这个我们生活的城市里、我们的大学附近涌现了这么多社区治理的典型。根据笔者的学习体会,认为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必须正确处理三对关系。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理论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理论的关系。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社区治理的实践来看,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当中蕴含的思想方  相似文献   

18.
“文化变迁”研究状况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中西方关于“文化变迁”的理论观点、流派和研究成果。认为我国“文化变迁”研究目前主要停留于理论层面,实证调查研究相对薄弱,因而要加强“文化变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在北京、广东等全国十个省市的城乡地区开展的针对7~18岁未成年人问卷调查数据,结合对城乡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老师的深度访谈,考察城乡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监管、功能开发等方面的异同,以及互联网对城乡未成年人的赋权情况。研究发现:未成年人触网低龄化,城市未成年人触网早,农村未成年人上网时间长;对网络深度依赖,使用存在泛娱乐化倾向,未成年人更倾向于获取视频类内容,城市未成年人更热衷长视频,农村未成年人青睐短视频;互联网使用过程中的监管存在缺位,农村未成年人青少年模式使用率低;网络安全问题凸显,农村未成年人网络消费问题更普遍。在此基础上,从信息赋权、行动赋权与关系赋权三个维度考察互联网对于城乡未成年人的影响,发现互联网对农村未成年人的赋权效果有限,存在“减权”现象,并由此发现“反向数字鸿沟”问题。最后,从内生动力和外部推力两个维度,探讨学校、家庭、社会如何合力探索一套“内外共作”机制,帮助农村未成年人跨越“反向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耦合性,两者逻辑耦合具有学理基础和现实基础,分析其学理性和现实性,为我们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乡村发展的城乡关系理论、共享理论、小农经济理论三大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振兴战略依然面临着农村人口流失严重、乡风文明有待提升以及城乡差距较大三大问题,对此,需要激发人才活力,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兴盛乡村优秀文化,打造淳朴文明乡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