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社会分层是社会中的普遍现象,作为一种社会过程,它是社会成员、社会人群的社会分化过程;作为一种状态,它是社会分层结构即社会分化后所形成各种集团的排列、组合、相互关系状态。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分化或社会分层是社会制度化现象、合理化现象。我认为,不管社会分化、社会分层现象是否合理,作为社会过程或社会状态,制度化因素都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所谓制度化因素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结构、社会法律或普遍认可的国家规则体系基础上的社  相似文献   

2.
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基本社会分层结构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等社会成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所有制关系的多样化,中国社会结构迅速分化,人们的社会分层出现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性别意义上的分层是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一个重要表现。性别分层一方面是指男女两性社会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状态,另一方面是指女性群体内部的阶层分化问题。当代中国女性NGO组织发展与性别分层有密切相关性,一是女性NGO内部的差异化性别利益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利益分化与差别的结果;二是女性NGO由于受到了性别的影响而降低了其本身的职业声望;三是女性NGO所从事的工作作为一个女性隔离职业,造成职业的性别歧视。而女性NGO发展推动社会分层的合理建构与有效转变,主要在于其能促进建立一个利益均衡的制度结构,重新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建立一个开放、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以及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整合、形成性别平等的政治压力机制。  相似文献   

4.
社会发动是指由某些社会成员通过各种方式动员其他社会成员共同从事某一行为的活动。人们在社会中为了追求一定的社会效果和目的,总是希望有较多的人员参与其中,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和力量。社会发动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它在统一社会意志,聚集社会力量,推动一定社会目标实现的同时,也往往对社会管理活动带来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社会流动指人们社会地位和社会位置的变化。具体地说,乃是指人们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位置变更和移动。社会流动是政治稳定的重要变量,研究政治稳定,不能不研究社会流动。本文试图从西北民族地区的社会流动来分析其政治稳定,并提出相应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结构问题的核心是群体利益结构。是群体获得生存和健康发展资格的基石。我国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侧重于对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充分发掘先进生产力潜能。我国社会结构在调整和优化方面仍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与经济结构相比明显滞后。在社会结构治理方面,不仅要加大社会政策供给和救济力度.而且要注意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降低农民对中小城镇的准入门槛,致力于建立一个有效的、能够使大城市所有社会成员共享经济增长成果的社会保障制度。要采取积极的社会福利政策提高人的教育和继续教育水平,把提高农民素质纳入社会保障范畴。  相似文献   

7.
社会变迁与职业代际流动差异:社会分层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晚莲 《求索》2010,(6):62-64
职业代际流动不仅会因社会成员的地位不同而产生分化,社会变迁也会对职业代际流动的结构差异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考察社会变迁中)差异性的职业代际流动,分析了我国不同时期社会分化在职业代际流动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正是指社会资源在全体社会成员中的合理配置和享用。当前社会不和谐的主要根源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不同主体之间的不公正配置。社会公正是实现社会资源公正配置的必要条件,它有助于维护城乡、区域的平衡协调,促进社会阶层结构的开放合理,保证社会流动的顺畅有序。促进社会和谐的政策选择必须体现社会公平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必须普及国民待遇,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高效的社会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9.
赵明 《中国妇运》2009,(4):29-31
“角色”原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所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3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将此概念引入社会学研究中。一般认为,“社会角色”是指与社会成员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社会成员的行为期望,构成社会群体组织的基础。只要是社会成员,都会承担并扮演某种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10.
彭秀良 《乡音》2011,(8):17-18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发表讲话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社会管理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条件。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和谐社会,不能忽视专业社会工作的作用。所谓社会工作,既是指一种运用专业技能和知识帮助社会成员克服生活障碍,增强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社会服务工作,又是指从事这类服务的一种专门职业。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社会矛  相似文献   

11.
7月28日,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课题组”正式发布(《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报告。 报告研究的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向更高的社会地位爬升,是个人的梦想;而对于国家来  相似文献   

12.
姚伟 《长白学刊》2009,(3):105-109
当前中国的转型并非简单的市场转型,而是向由政府再分配制度、市场交换制度、社会网络资本多元共生、动态互补的综合性制度结构转型,这必然对我国社会分层机制和阶层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应把社会网络纳入社会分层研究,在把相对独立的社会网络分层机制作为研究主题之一的同时,综合功能论、制度建构论、网络结构观与个体建构论的分析视角,强调社会分层的网络嵌入性。  相似文献   

13.
社会分层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历史的、必然的社会现象.大到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小到婚嫁观念中的“门当户对”,都与社会分层息息相关.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分层结构是社会结构的核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与主题就是社会各阶层.本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来解读和分析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与现象,意从分层角度来探讨和分析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传统的社会阶层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个性化,社会阶层人员的流动分层,社会经济利益的多元化等,形成了当今我国社会的重要特点。在此过程中,由于利益的多元化又必然带来个体权利意识的政治诉求。  相似文献   

15.
刘艳茹  祝志杰 《求索》2011,(11):11-13
在新韦伯主义分层理论中,吉登斯将生产关系中的定价主导能力定义为“市场能力”,并据此提出了三种市场能力和三个阶级的概念。本文在吉登斯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效用理论对社会分层进行了重新定义.指出社会分层是由于物质资本、劳动资本以及知识技术资本在各种生产关系中获得效用的不同产生的。通过对绝对效用和相对效用的讨论,本文阐释了经济发展对社会分层的影响机理,并建立了社会分层量化指标,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效用视角下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社会分层问题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6.
蒋丽君  阳德华 《传承》2007,(7):65-66
教育是促进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在社会广泛流动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农村建设所需人才的培养和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是农村基础教育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难题。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人才的匮乏和社会流动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应通过改革以应对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青年的社会流动,使青年的横向社会流动和纵向社会流动呈加快之势。横向地域流动改变了青年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纵向阶层流动则改变了青年的社会地位。阶层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变动同时也改变了代际流动的频率,子代阶层地位大多明显高于亲代。就其实质而论,垂直向上的社会流动既彰显着青年阶层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同时又代表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进步方向。  相似文献   

18.
社会流动与中间阶层的壮大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星 《前沿》2005,(3):156-158
中间阶层的壮大与发展可以使社会结构尽快地从金字塔型转变为橄榄型, 从而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社会流动直接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 影响中间阶层的构成与发展。因此, 现阶段要扩大中间阶层比重, 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形成良好的社会流动机制, 推动社会成员实现合理的向上流动。  相似文献   

19.
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其公共性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内在本质。在社会建设中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仅能够逐步提升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水平,而且能够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促进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在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应以补偿性公正原则妥善解决弱势群体在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社会管理创新是实现社会建设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应以人性化和柔性化的姿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中心环节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20.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全体社会成员在义务教育、医疗、住房、治安、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基本而有保障、水平大致相当、机会平等、结果大体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社会成员“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劳有所得、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