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独生子女政策下成长起来的“80后”第一代独生子女自出生以来就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他们被认为是与以往世代有巨大差异的“天生的理想消费者”,是拉动我国第三次消费大潮的主力军。随着“80后”独生子女规模日益扩大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把握他们的消费特点无论是对于企业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广州市20世纪70年代起政府实行“晚婚晚育,计划生育”政策后出生的部分城市青年独生子女的调查,反映出这一代独生子女以家庭的形式照料老人的现状。指出了他们的困难与问题并提出了建议。调查表明,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负担重、问题多,它将直接影响社会发展,成为今后我国普遍的社会问题。为此,全社会应及早重视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3.
独生子女家庭应加强伦理道德教育上海社会科学院苏颂兴独生子女在成为一种新的国情之后,家庭伦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是成员关系简单化。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目前已没有兄弟姐妹,若干年后也将不存在兄嫂弟媳、姐夫妹夫的概念。儒家伦理主张长幼有序,“孝梯”的“梯...  相似文献   

4.
“独生子女”是我国“第五代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有3亿多个家庭,7000多万“独生子女”。1995年后大学校园“独生子女”开始成为主体。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进入社会。最近,我国医学研究人员用国际公认的儿童智力研究方法,经过10年跟踪研究,逐一分析了影响儿童智力的43个环境因素,证明家庭教育对儿童智商影响最大。研究证明,中国“独生子女”的智力明显优于非“独生子女”。由于“独生子女”生长在一个越来越开放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追求、美学趣味和时空观念与前几代人不同。跨国的调查比较研究发现,当代中国的“独生子女”中学生与日本、韩国、美国的中学生相比,也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协商论坛》2012,(4):30-30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独生子女家庭成为我国新型的家庭结构。独生子女在家里享受几代人的呵护,养尊处优、心理脆弱、独立生活能力差,缺乏解决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勇气。培养中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当今社会的要求。因此,要想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尽快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必须让孩子学会自立,从小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立意识。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70年代末,“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人口政策使中国人口总数减少了3亿,1980年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父辈和祖辈众多的宠爱中已经长大成人。 日本投资银行百富勤在调查报告中预言,从现在到2016年,将是中国的消费繁荣期,随着中国“80后”独生子女步入成年,他们将成为消费的主力,引领音乐、互联网、数码产品的潮流。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是生育高峰年,很多80后的年轻一代也都荣升“父母”。80后的新爸新妈大多是独生子女,本来消费观念就超前的他们在育儿上也崇尚“名牌”和“高品质”.为了给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不惜一掷千金。  相似文献   

8.
他们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一边成长一边见证中国的改革开放。一些人在“穿名牌、听ipod、吃麦当劳”中长大;他们经历了高考的“独木桥”,也面临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带来的巨大压力,不再拥有“天之骄子”的自豪;他们熟知互联网,习惯在论坛“灌水”,用QQ和MSN聊天,用博客表达自我;他们思想解放、个性独立、崇尚“我的地盘我做主”、“不走寻常路”……他们,就是“80后”的大学生。面对他们,思想政治课该讲什么?该怎么讲?  相似文献   

9.
他们,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大多数属于独生子女,被媒体称为“80后”一代;他们,在很多人的眼里,还是风华正茂的青涩男孩;他们,在都市男女对婚姻失去信心、享受单身、晚婚盛行的时代,却选择了结婚生子,成为新鲜的年轻爸比族。他们,跨越了从男孩到男人,从男人到丈夫,从丈夫到父亲的成长历程,直接从男孩变成了父亲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从7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人口膨胀的压力,中国将计划生育列为国策,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如今,独生子女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一个庞大的群体。据统计,目前全国有7000万独生子女。这一群体的出现,引发了家庭结构、家庭成员关系等方面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人们都在关注这样一个问题,独生子女能够适应社会吗?独生子女是“问题子女”吗?有人说,中国的独生子女是“问题子女”。这种说法并非中国人的专利,独生子女在不同的国家里,从一开始都是被当做“问题儿童”来研究的。100年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尔曾经提出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11.
独生子女“代”已成为了中国一个独特而庞大的社会群体。独生子女“代”的概念的形成,也预示着一个全新的社会家庭结构正向我们走来。当代家庭的结构和规模、功能以及成员间的关系也都因此正在发生着改变。中国的家庭结构所发生变动,它对整个社会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80后”大学生个体展现出了较强的责任意识,他们对他人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表现较为积极,但对家庭的责任、对自我的责任尚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与此同时,他们对本群体责任意识的评价相对较低。在“80后”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基础、思想文化氛围、自身家庭结构与学校教育体制等因素,深刻影响着他们责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加强“80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重心应适当向家庭责任意识与自我责任意识倾斜,视野应由高校向社会、家庭、中小学延伸,途径应由知识输导型向实践体验型转变。  相似文献   

13.
秦艳 《群众》2006,(6):59-59
当代大学生一个最显著的群体特点是,独生子女的比例迅速上升,已经成为教育对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要切实有效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就必须准确把握独生子女的特点,因势利导地开展思想教育。特定的家庭成长环境使独生子女大学生具有以下的特征:充满自信,缺乏韧性。独生子女大学生是家庭的“独苗苗”,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受教育的机会也相对较多。这种特殊的成长环境使他们自感有非同一般的“身价”,形成了至高至尊的心理定势。对于自身能力的高估,则使其争强好胜、欲望强烈,希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但是又往往经不起挫折的考验。…  相似文献   

14.
早在2008年,网上就出现一个叫“父母皆祸害”的网络小组,以“80后”为主体,如今已经有近2万人成为小组成员。他们聚在一起交流受父母伤害的经验,并将伤害归纳为五类:1、直接肉体伤害,2、人格侮辱伤害,3、控制欲伤害,4、家庭矛盾伤害,5、其他伤害。我觉得“父母皆祸害”这个名字太网络、太生猛,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婆媳亲,全家和”。婆媳关系可以说是中国家庭内部人际关系中的一个传统难题。尽管目前婆媳受教育程度和素质均比以前高,随着“80后”独生子女步入组建小家庭进入高峰期,依然有相当部分的已婚独生女觉得“婆媳关系”很难处。  相似文献   

16.
由于出生时碰到独生子女生育高峰,所以“80后”们大都成长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的宠溺中.度过了没有电脑和综艺的童年,经历着没有战争和饥荒的成年。就是这样一代当初被前辈们唤作“叛逆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的人,如今也已经走在或正在走向奔三的路上。在他们当中,有的在爸妈的庇护下“啃老”,有的自主创业小有所成或者跌倒了再来,有的在上了几年班后当了个小领导,有的仍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城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湖北省三城市450名独生子女家长和150名非独生子女家长的问卷调查,本文从家庭互动、家庭期望、家庭观念和家教方式四个方面比较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发现“四过”现象仍然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误区,在家庭教育中引入“适中原理”,是提高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质量、促进独生子女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对“80后”的认知中,存在着“过山车”般大起大落的现象。这与成人社会的认知障碍有着直接关系。成人社会的认知障碍,主要与“80后”的独生子女身份、改革开放以来种种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成人社会期待回报的心理等等有着直接的关系。要准确认知和把握“80后”的特征和特质,成人社会必须加强对“80后”和新生事物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独生子女的社会行为取向之“个我取向”形成的结构性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社会的变迁与转型、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以及家庭教养方式是独生子女的社会行为之“个我取向”的结构性原因。  相似文献   

20.
成年独生子女死残的困境与政府责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其养老功能比多子女家庭要相对弱小,而且所有的独生子女家庭都具有风险家庭的性质。之所以说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是因为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支持具有唯一性,这和多子女家庭多支柱的养老支持显著不同。独生子女家庭缺乏起码的回旋余地。如果独生子女迁移、外出或者出现意外事故,独生子女父母就缺乏可替代的家庭养老支持,不存在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