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斯大林一苏联模式是斯大林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建立的,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模式的否定,这一模式具有严重侵犯农民的利益、没有社会与群众的参与、不讲法治、个人专权、对外封闭等弊端,中国曾深受其影响.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首先是从克服苏联模式忽视农民利益的弊端开始的,进而发展到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否定苏联模式.  相似文献   

2.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有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只能就编写《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一书所涉及到的几个问题 ,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一、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思路被忽视的原因在读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 ,邓小平曾讲过这样一段话 ,他说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苏联搞了很多年 ,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搞了个新经济政策 ,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从这段话可以看出 ,对列宁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探索 ,邓小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实际上 ,列宁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会主义经济思想发展史上,一般的看法是,列宁是新经济政策的思想奠基人,布哈林是新经济政策思想的捍卫者和理论辩护者。如果对列宁与布哈林俩人的经济思想作一番全面考察,确实可以发现许多类同点:俩人都推崇一种和谐的、渐进的一般过渡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俩人都重视从苏联国情出发维护工农联盟在发展苏联经济中的必要性;俩人都重视在过渡时期的经济运行中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尽管列宁和布哈林的经济思想有诸多相同之处,但仍有一些相异点,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考察其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4.
斯大林所建立的苏联模式否定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模式,二者实质性的区别在于:是否从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实际出发,是否从人民的利益、满足人民的需要出发.经过"军事共产主义"的失败后,列宁强调布尔什维克党要与农民一道建设社会主义,党不仅仅是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而且还是其他阶层,特别是农民利益的代表.他说:"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发生于农民国家——俄国。当时农民占总人口的82%。如何对待农民,解放农民,解放农业生产力,是苏俄能否顺利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设想和实践,是宝贵的开拓。20世纪20年代下半期,斯大林为了取得工业化资金,为超高速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服务,发动了暴风骤雨般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建立起一整套由国家严格控制的集体农庄制度。农民重又失去自由选择权,沦为向国家缴纳“超额贡赋”的“农奴”。从此,苏联农业陷入一蹶不振的困境,并且造成苏联经济——社会的畸形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读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程又中著《苏联模式的兴衰》 ,(湖北人民出版社 2 0 0 0年 8月出版 ) ,有不少感受和体会。我的第一点体会是 ,研究苏联模式问题必须系统化。以我的看法 ,以往我国学术界关于苏联模式的论文、论文集和专著许多研究不够系统 ,多半倾力于对苏联解体原因的探讨。程又中的《苏联模式的兴衰》则展现出了一种新的面貌。它是一部系统地、全面地研究苏联模式问题的学术专著。在这部专著中 ,有对苏联模式形成的基础的论述 ,即对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的论述 ,以及对列宁逝世后联共 (布 )内发生的大…  相似文献   

7.
高放教授终生从事苏联历史教研工作,探求对苏联历史经验的真知,把60年跟踪研究的感悟,概括为十个要点,既供资政,更供育人通鉴。我完全赞同该书关于苏联是自我葬送的结论,但在怎样理解苏联是自我葬送的问题上有不同看法。我认为,苏联共产党和苏联国家的创立者列宁,在苏联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没有意识到角色的转换,一如既往地将革命党的意识、观念,作为国家、社会的体制构建的指导,从而为斯大林模式的建立培育了合适的土壤。因此,如果资政的话,切不可把列宁时期奉为社会主义的完美代表。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政策受"苏联模式"影响甚大。当年列宁创建苏联之初,提出"联邦制"理论及民族自治理论是那个时代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采用"苏联模式",有其现实政治和理论原因,但无视中国实际而套用"苏联模式",使得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论存在弊端,这些弊端在理论研究及社会实践中引发的矛盾越来越多,需要予以重视并解决。  相似文献   

9.
十月革命首先在一个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把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建立了崭新的社会制度。这个制度,列宁在世时还只处于初创阶段。列宁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全力奋斗的就是如何巩固政权、实现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探索一条适合俄国特点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但他没有能完成这个伟大使命。继列宁之后,斯大林领导苏联党和人民,继续进行了艰巨的探索和创造,不仅在实践上使苏联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而且在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和列宁的思  相似文献   

10.
苏联历史上有过三次改革:1920年代列宁以新经济政策著称的改革,1950年代赫鲁晓夫的改革,199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列宁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次改革,也是苏联历史上取得成效最好的改革,但不幸在1929年被斯大林中断,个中教训值得记取。【列宁以辞职迫使改革行进】大体说来,历史上的所有改革都是形势逼迫的结果——太平盛世之下,统治者是不会冒风险去改革变法的。列宁的改革也是被迫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11.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苏联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和教养,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苏联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更加注重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思想政治教育是苏联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早在苏维埃政权确立初期,列宁就提出了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能够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一代新人。”遵循列宁的遗训,苏联党和政府始终把对青少  相似文献   

12.
1924年列宁逝世前后,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处在一个严重困难的时刻。列宁病重不能视事,国家在经济方面也存在着不少困难,接着,苏联人民又承受着失去自己敬爱的领袖和导师的巨大悲痛。就在这样一个需要全党和全国人民化悲痛为力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的关键时刻,长期隐藏在联共(布)党内的托洛茨基反党集团,乘列宁病重和逝世之机,更加猖狂地向党进攻,迫不及待地妄图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散,从根本上改变列宁亲自制定的革命路线和苏维埃国家的发展方向,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在这场“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斗争”中,“极严重的危险使党紧密地团结起来了。”①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党中央,继承列宁的遗志,高举列宁主  相似文献   

13.
1921年7月,正在采访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瞿秋白见到了列宁,并在“走廊上相遇,略谈了几句”。列宁还给他几篇关于东方问题的材料,让他学习。同年11月7日,是苏联十月革命4周年大庆日,瞿秋白在莫斯科第三电力劳工工厂,又一次见到列宁。他在《俄乡纪程》中写道:“忽然见到列宁登上讲演坛。全会场都拥挤簇动……后来突然万岁声、鼓掌声,震天动地。”  相似文献   

14.
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列宁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开创者 ,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 ,犯了超越阶段的错误。赫鲁晓夫把超越阶段的做法推到历史的极致。勃列日涅夫时期和安德洛波夫时期也没有走出超越阶段的迷宫。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全盘否定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 ,全盘否定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定位。苏联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随之而终结  相似文献   

15.
吉文爱 《岭南学刊》2003,52(3):52-55
一、苏共党内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及演变苏联党内监督制约机制的确立及演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列宁关于党内监督制约机制的设想及实践。苏共党内监督制约机制最初是根据列宁关于加强党内监督的思想建立起来的。十月革命后,列宁看到一些共产党员逐步成了官僚主义者,列宁清醒地认识到这些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倾向必然引起党内群众的不满,导致党内政治生活危机。列宁深刻地指出“如果说有什么东西会把我们毁掉的话,那就是这个。”①同时,列宁还发现在党中央的领导体制上,中央政治局在中央全会闭会期间能直接决定许多重大问题,因而政治局存…  相似文献   

16.
十月革命前,列宁受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思想影响,认为单一制优于联邦制,同时提出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利用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消除民族不平等。十月革命后,列宁面对极其复杂的政治局面,积极倡导建立各民族联合的联邦制国家,并在实践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联邦制思想:民族自决权是建立多民族联邦制国家的前提;联邦制是同时解决革命、民族矛盾和社会发展这三重任务的最佳结合部;各民族共和国的平等和独立自立是维系联邦国家的根本原则;联邦制不是一种永久性国家结构,而是向单一制国家的过渡形式。列宁的联邦制思想是符合俄国国情的,也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列宁之后,苏联在民族问题上违背列宁联邦制思想的根本原则,导致民族矛盾长期积累,联邦制严重变形,这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1977年是十月革命胜利60周年,11月7日,苏联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在声势浩大的群众游行队伍中,第一次出现了和列宁像制式、大小一模一样的勃列日涅夫肖像,站在列宁墓观礼台上的勃列日涅夫喜不自禁。1977年对于苏联而言,也确实是重要的一年。  相似文献   

18.
列宁将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几个特点——读《回忆列宁》有感□北京游洛屏1969年至1970年,苏联政治书籍出版社出版了《回忆列宁》五卷本。这套书收录了列宁的亲属、战友和友人回忆列宁的许多文章,从不同角度再现了列宁的光辉形象。读后,我更深刻...  相似文献   

19.
苏联时代有过各种各样回忆列宁的文章和文集,我国根据俄文版本翻译出版了厚厚5卷本的《回忆列宁》,其中有诸如列宁亲属的较为详尽的回忆。但是与列宁相处多年的那些亲密战友的回忆却看不到,原因很简单,这些亲密战友如布哈林、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都被斯大林枪毙了,他们即使生前写过回忆列宁的文章,也不会被苏联的出版社收集出版。有一些讲到真实情况的回忆,在特殊年代也不会被原封不动地刊出。因此有关领袖的回忆录经常落得这样一种情况——知情者不写或不准写,偶尔见过领袖一面的人大写特写。  相似文献   

20.
列宁极其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建设,他早期在与民粹主义、第二国际伯恩施坦机会主义的坚决斗争中,探索并初步形成了列宁主义的党的纲领理论:无产阶级政党要领导工人运动,就必须有明确的纲领;党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制定正确的纲领;党的纲领必须坚持党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并与进步阶层结成同盟军;党的纲领必须重视农民问题,结成工农联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